魏繼新
(遼寧寬甸縣草原監理站,遼寧寬甸 118200)
淺談寬甸地區東北玉竹的發展思路
魏繼新
(遼寧寬甸縣草原監理站,遼寧寬甸 118200)
玉竹為百合科植物,不僅具有廣泛的藥用價值,同時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其干燥根莖具有養陰潤燥、生津止渴之功效。以前主要來源于野生,隨人工馴化種植成功,推廣面積有了較大提升。目前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不可替代產業。
東北玉竹 發展思路
玉竹為百合科植物,其干燥根莖具有養陰潤燥、生津止渴之功效。玉竹在我國范圍內歷史悠久,《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玉竹不僅具有廣泛的藥用價值,同時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其根莖營養豐富,富含各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將其開發成新的功能性食品,經常食用可以增強體質。
野生玉竹在國內多個省份均有分布,東北地區玉竹主要分布吉林、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和遼寧等區域。
東北玉竹商品在二十一世紀初以前主要來源于野生,隨人工馴化種植成功,推廣面積有了較大提升。從玉竹市場價格的變化上看,東北玉竹2001-2005年進入快速發展期,2005-2016年進入高峰發展期。目前東北玉竹人工栽培面積已達到6萬余畝,主要分布遼寧區域的東部山區,每年出口干品根莖3000-4000噸,銷往南韓及東南亞地區,主要加工保健品、飲品、食物添加劑等食用產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東北玉竹的銷量逐年遞增,價格逐年上揚,產地鮮根莖每千克10元,市場初加工干品28-32元/千克。隨東北玉竹藥用和保健功能的不斷發現,多功能產品的開發,應用前景及銷量也將與日俱增。
2.1 資金投入
東北玉竹采用無性繁殖的生產方式,每667㎡種栽量250千克,種栽單價10元/千克,種栽費用2500元/667㎡;以栽后三年出園為例說明,三年畝施有機肥3500千克,單價400元/千克;’復合肥150千克,單價2元/千克;磷肥75千克,單價1.2元/千克;除草劑、農藥150元,合計費用1790元/667㎡;每三年每畝整地施肥用工2個,栽植用工1個,田間管理用工4個,,采收用工4個,合計每畝用工11個,單價100元/工,田間管理用工費1100元/667㎡。種植玉竹三年共計投入資金5390元/667㎡。
2.2 資金收益
產區以出售鮮根莖形式交易,產地價5元/千克,每667㎡平均產鮮玉竹3000千克,每畝三年產值可達1.5萬元,扣除成本開支,畝收入0.91萬元。
3.1 中藥材野生資源
寬甸縣地處遼東山區,此處山高林密、溪流密布,屬長白山脈的余脈。這里野生中藥資源十分豐富且種類繁多,據專業部門調查統計,野生中草藥122個科,960多種。品種約占東北地區藥用植物的80%左右,蘊藏量居遼寧首位。
3.2 生產現狀
寬甸地區人工馴化栽培中草藥的歷史悠久,可追溯到400多年的歷史,主要栽植林下參、柱參、園參、遼細辛、遼五味、東北玉竹等主栽品種,搭配種植天麻、羊乳、蒼術、桔梗等輔助品種,人工馴化栽培品種已達十余種。目前,中草藥全縣留存面積約60萬畝,是遼寧省中藥材重要生產基地縣之一。
3.3 土地利用
寬甸縣山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1畝,而發展東北玉竹多集中在利用果園進行復合式生產。現有板栗園160余萬畝,占全省面積的80%左右,同時板栗園宜栽東北玉竹地塊80萬畝。目前利用率僅占7.5%,擴大規模栽植有較大發展空間。
4.1 中藥材產業要穩步發展
全縣東北玉竹產業種植面積增加較快,從2000年2000畝發展到2017年的6萬畝。其中,平地種植面積從2000年的2000畝增加到2017年的1萬畝,板栗園下種植面積從2001年5000畝增加到2017年的5萬畝。全縣玉竹產量和效益逐年提高,但同時要有憂患意識,“藥材多了是草,少了是寶”。藥農、種植大戶、種植基地在種植時要多考察市場,了解藥材的種植難度、采收時節及初加工方法、產銷情況、價格等,做到對種植品種心中有數,及時調控種植規模,穩步發展。
4.2 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省政府將中藥材生產列為我省農業特色產業之一,并在資金、政策上重點扶持發展,丹東市政府也相應采取大力發展中藥材生產的有效措施。一是“一縣一業”項目帶動了中藥材產業發展。2010年開始,省政府在全省開展了“一縣一業”發展戰略,丹東市加大了中藥材產業發展,要積極爭取中藥材“一縣一業”項目,加強玉竹種苗生產基地、優質玉竹生產基地建設。二是全省農業節水灌溉工程項目是促進中藥材排水灌溉等基礎設施建設助推力。三是丹東中藥材標準園創建可帶動優質東北玉竹生產基地發展,全縣共建設中藥材標準園4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極大地推動了東部山區玉竹產業的發展和優勢區域的形成。
4.3 積極調整產業結構
全縣應加大中藥材結構調整力度,堅持以發展地方名優品種為主,發展市場對路適銷、經濟效益高品種的發展理念,從而推動玉竹生產基地建設,提高建設水平,使生產逐步向規模化、區域化過渡。
4.4 不斷提升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和產業化水平
我市已成立玉竹種植專業合作社6家,中藥材初加工銷售企業或合作社(公司)約10多家;現有種植、提取、銷售為主的龍頭企業4家。全市建立100畝以上規模的玉竹種植基地近百處。今后要積極爭取玉竹GAP認證的基地,提高年生產量及交易量,逐步形成“公司+基地+農戶”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玉竹生產模式。
4.5 不斷提高中藥材生產科技含量
全市要重點推廣無公害玉竹生產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優質高產栽培及加工技術、道地安全生產技術等多項先進實用技術,提高玉竹產業科技含量,使其產量和質量逐年提高。通過玉竹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可極大地促進丹東市玉竹產業的發展。
F326.2
A
1003-1650(2017)04-0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