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熱比亞木肉孜
(新疆莎車縣米夏鄉農經站,新疆莎車 844700)
地租視角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問題研究
布熱比亞木肉孜
(新疆莎車縣米夏鄉農經站,新疆莎車 844700)
進一步推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不斷擴大土地的經營規模,已經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途徑,同時對于增加農民收入也具有積極的作用。文章以新疆莎車縣為例,因其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規模比重相對較大,所以,站在地租視角,對這一問題展開了相關性地研究與分析,以期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
地租視角 農村土地 承包經營權流轉
家庭承包經營制度是改革開放初期的主要土地制度,進一步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加了農民經濟收入。但是,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家庭承包制的規模不大,嚴重影響了現代農業的發展,同樣對增加農民收入帶來了不利的而影響。因而,經營主體規模的擴大,推動并促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已經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自西部大開發戰略實行以來,新疆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取得了理想的成績,但是,農村經濟始終面臨嚴峻的挑戰。其中,比較明顯的就是農業增效的速度不高且農民的增收途徑相對較少,具有較大的難度[1]。另外,農村的發展落后,而且勞動力轉移就業難度較大,因而土地的流轉動力并不充足,無法形成市場化與規范化的土地流轉。在這種情況下,基于穩定的家庭土地承包經營機制,積極構建了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體制,對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進行了嚴格地規范,而這也是新時期背景下亟待解決的問題。基于此,下文將以新疆莎車縣為例,闡述以地租視角為基礎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問題。
2.1 研究對象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收益分配同樣也是實現土地所有權經濟的一種形式。但是,針對不同的土地所有制與相同土地所有制下不同形態的經濟實現形式是存在一定差異的,所以,一定要正確認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經濟實現形式的本質特殊。
而在學術界角度分析,所有權和產權在對土地制度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屬于兩個不同的范疇。但是,所有權和產權之間存在聯系,但同樣也有所差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需要在國家征收農業用地的背景下改變所有權,但是,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針對的是農業用途管制背景下的農業用地使用權實現流轉。在家庭承包制度貫徹與落實的過程中,農村土地制度變遷最明顯的趨勢就是其各項權能是土地集體所有,同時基于家庭分散經營制度不斷完善。然而,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收益分配的重點則是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對農民的土地財產權利進行全面地保護,以保證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地租能夠為農民所掌握。由此可見,對于耕地使用權地租的研究,通過對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應用,可以真實地反映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在收益分配方面的問題。
2.2 制度環境變化條件
農民在實現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地租方面,會受到制度環境的影響,而且制度環境不同,其實現的形式也存在差異。在十八大明確指出具體的奮斗目標與發展道路等內容以后,同樣會對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環境產生影響,進而發生本質改變[2]。創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理論,一定要具備明顯的前瞻性特征,對于制度環境的變化同樣需要予以綜合考慮,因為會影響到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實現形式。其中,具體的發展途徑就是實現城鄉一體化,對于三農問題進行解決,進一步健全城鄉發展的一體化機制,全面推進城鄉規劃與基礎設施的發展,以保證城鄉要素間的平等交換,同時與公共資源進行合理地配置,構建全新的工農城鄉關系。但是,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需要較長的時間,所以,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地租也必然需要經歷一定的時間。為此,新疆莎車縣在此方面應給予高度的重視與關注。
2.3 基于市場經濟體制構建農業用地地租分配體系
在改革開放以來,對于傳統機制不斷消除,使得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并且由商品市場發展至勞動力市場、資本市場以及土地市場。現階段,城鄉二元體制對于一體化的發展以及市場經濟體制的健全都產生了嚴重的制約。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城鄉二元體制對于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帶來了影響,因而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規模難以擴大。
第二,二元體制使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被分離出來。由于土地地租率高低主要是受市場競爭情況來決定。然而,城市二級土地市場競爭局勢已經形成,政府對于一級土地市場而言始終是賣方壟斷的位置,在征收農地方面卻處于買方壟斷。另外,集體建設用地流轉以及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始終是市場初期,因而,土地產權的所有者地租則呈現出了逐漸降低的趨勢。
針對以上情況,必須要將經營性建設用地征地的方式進行消除,并且貫徹落實集體建設用地和國有建設相互結合的管理方式,而主要的目的則是為了保證建設用地市場的地租實現局部的均衡狀態。另外,還要將制約勞動力城鄉流動的障礙消除,以保證勞動力可以在城鄉間實現雙向的流動,進而使得農業用地市場以及建設用地的地租實現均衡發展。通過上述研究與分析,新疆莎車縣要想進一步改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問題,就一定要充分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積極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全面改進這一現狀,為承包經營權流轉的運作提供有力保障。
綜上所述,因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問題已經成為多個領域關注的重點,所以,文章從法學與經濟學的角度闡述了這一問題。其中,針對新疆地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背景展開了分析與研究,與此同時,以新疆莎車縣為例,闡述了在自地租視角下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問題,并提出新地租理論范式的構建具體途徑,希望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同時為新農村的建設提供保障,解決三農問題。
[1] 胡建.農地流轉風險規避研究——以華北五省(市、區)為例[D].河北農業大學,2014.
[2] 任潔.馬克思地租理論對我國農村土地政策改革的啟示[J].商情,2016(23):46.
F32
A
1003-1650(2017)04-0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