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鶴笛
(赤峰市元寶山區農業環保能源站,內蒙古赤峰市 024076)
元寶山區發展安全食品的思考
王鶴笛
(赤峰市元寶山區農業環保能源站,內蒙古赤峰市 024076)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業生產能力不斷提高,農產品出現過剩和賣難現象,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食品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農產品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對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并逐漸成為農業發展新階段亟待解決的主要矛盾之一。
食品 安全 山區發展
一是綠色食品的優質不僅包括無污染,而且還包括內在品質優良和營養價值高;二是綠色食品的無污染,要通過嚴密監測、控制,防止有害物質對食品生產各環節的污染,確保綠色產品的潔凈;三是要求加工、貯藏、流通過程也不受污染;四是要求對產地環境不造成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五是綠色食品在市場競爭中,拒絕不正當商業行為的“污染”。
近年來,農產品以及食品安全成為人們關心的熱心話題之一。農產品質量的不安全、供大于求以及進口農產品對我國的農產品市場的沖擊,面臨國內外兩個市場的壓力,農產品賣難和農民增收難成為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難題。因此,無論是從食品安全、保障人體健康,還是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生態農業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提高農產品在國內市場的競爭能力,抵御國外農產品對國內市場的沖擊,都要加強對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研究與開發。
元寶山區地域遼闊,生態多樣,環境潔凈,工業化程度低,氣候冷涼,并根據幾年來對全區綠色食品原料產區進行環境監測結果顯示,元寶山區絕大部分地區的土壤、水質和大氣都能符合生產綠色食品的環境質量要求。再加上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在抗病育種、肥料施用,病蟲害的防治,牲畜的飼養管理上重視產品質量,因地制宜地規劃、生產合格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
4.1 提高對發展無公害蔬菜產業的再認識
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提高認識,解放思想,抓住機遇,在政策制定,資金投入,組織建設,市場開拓等方面給予傾斜,各級涉農部門和各有關單位應當樹立無公害化、設施蔬菜和蔬菜產業化的發展意識。并樹立正確蔬菜市場營銷觀念,把資源優勢同市場優勢結合起來,使蔬菜的經營與市場多樣化和多層次的需求融為一本。
4.2 加強基地建設
按照“五統一”:統一環境質量、關鍵技術、規程標準、監測方法、產品標識,依托有一定生產規模、技術和管理水平較高的科技示范園、種植大戶、農場等,重點創建一批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引導農民按標準開展生產,探索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路子。在條件成熟取得經驗后,要按照產業化經營的路子加強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建設,逐步推行規模化種植、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企業化運作、品牌化營銷。要積極引導和采取龍頭企業(基地)+農戶、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訂單農業等形式,將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逐步做到以銷定產,實現優質優價。
4.3 加快質量標準體系建設
要立足我區實際,根據國家標準,盡快研究和制定地方和行業無公害蔬菜質量標準。重點是農藥殘留以及有毒、有害物質限量標準、產地環境標準和生產技術規范標準,逐步規范全區無公害蔬菜的產銷活動,使生產和銷售者有章可循。
4.4 積極扶持和培育龍頭企業
一是著力培養和壯大龍頭企業和流通組織,利用現有企業設備、實施,發展蔬菜深加工或保鮮運輸。二是引導鄉鎮企業調整結構,開發市場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蔬菜加工產品。三是引進先進技術,興辦蔬菜龍頭企業,帶動蔬菜生產的發展。
4.5 拓展資金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
增加資金投入,是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重要的支持條件和基本保證。要充分發揮金融部門的融資主渠道作用,加大蔬菜產業發展投入總量比例,提高其市場運作水平。同時要堅持社會及農民的主體的投入形式,廣泛吸納資金和金融信貸投入,形成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的無公害蔬菜生產開發投資機制,加快蔬菜生產的發展步伐。
4.6 依靠科技和人才,提高蔬菜質量和效益
一要加強蔬菜的科學研究,狠抓蔬菜生產的先進技術組裝配套,建立蔬菜科技創新體系,通過政策引導和體制創新,加快新型蔬菜科技企業的發展。二是鼓勵社會各界創辦一批高標準、多層次的蔬菜科技示范園區,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加速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促進蔬菜產業發展。三要加強蔬菜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各級農業技術部門要適應蔬菜產業大發展的需要,加強技術推廣力量,逐步健全和完善蔬菜科技服務體系。四要加快蔬菜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改善品種結構,提高品質,不斷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五要加強技術培訓,提高廣大菜農的文化水平和生產技能。六要加強對無公害蔬菜的檢測工作。抓好無公害蔬菜生產規程,管理辦法和體系認證制度,確保無公害蔬菜的質量。
4.7 逐步完善和建立“綠色通道工程”
首先在蔬菜經營中樹立大市場、大流通的思想,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為提高經濟效益奠定基礎。其次大力發展多形式、多成分的流通組織,拓寬流通渠道。第三,完善信息網絡體系建設。搞好產地、銷地信息收集、分析、傳遞和發布,為生產者、經營者及政府搞好宏觀決策提供及時、有效、便捷的信息服務。第四,積極發展新型的運銷方式,充分發揮網絡的作用,減少流通環節,走產銷一體化的路子。
4.8 強化關鍵環節的監管
實行無公害蔬菜,要從產地和市場2個環節入手,狠抓基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檢測等關鍵環節的監督管理,基地環境選擇是前提,生產過程的污染控制是基礎,市場準入的質量監測是保障。加強產地環境監測和監督,控制監管的重點是禁止高毒高殘留農藥在蔬菜上使用和過量偏施氮肥,并配備快速檢測儀器設備,逐步建立綜合配套的監測網絡,以最大限度地“凈化”農產品的生產和流通過程。
簡言之,無公害農產品能夠使我區的食品消費保證安全奠定基礎,有機食品和AA級綠色食品能為我區的農產品爭取國際市場,A級綠色食品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對無公害農產品起示范帶動作用,爭取國內市場,也可作為國際市場的補充。
F307
A
1003-1650(2017)04-0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