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婷婷
(黑龍江省青岡縣柞崗鎮農牧業綜合服務中心,黑龍江青岡 151600)
論種子生產經營中違法行為與執法對策
姚婷婷
(黑龍江省青岡縣柞崗鎮農牧業綜合服務中心,黑龍江青岡 151600)
目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頒布,為種子產業的發展壯大注入了強大的活力。種子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已被推向市場,參與競爭,從而徹底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地域區化和國有種子公司獨家壟斷經營的局面,呈現出國有、民營、合資、集體等多元化公平競爭的種業秩序新格局。目前市場秩序不規范和行業執法管理較弱。個別地方政府過度尋求行政權利,造成地方保護主義盛行,阻礙規模農業企業的發展和擴展;大型種子公司主推的熱銷品種往往成為假冒的主要對象,一些地方政府甚至袒護違規侵權單位;良種補貼政策在品種的選擇、購買主體的定位、操作的公平公正等方面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可能影響到已經初步建立的種業市場秩序的健康和諧發展,所以當前種業的市場秩序和行業執法管理亟需強化。
1.1 未審先推、推廣終止使用的種子或在非適宜區域推廣種子。末經許可先行經營,未經審定先行推廣種子經營者必須先取得種子經營許可證,方可憑種子經營許可證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或者變更營業執照,只有這樣才能進人種子生產經營領域。主要農作物品種和主要林木品種在推廣應用前應當通過國家級或者省級審定。可是部分種子生產商和經銷商為了牟取非法利益,置農民合法權益于不顧,推銷未經審定的玉米、小麥、水稻等作物種子。
1.2 種子生產和檢測中質量把關不嚴,質量不合格。目前有些種子經營單位的質量檢測能力有限,特別是種子純度需大田檢驗,實驗室無法做到,造成種子經營單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銷售不合格的種子。在非適宜區域推廣種子生產性引進品種必須根據本地的生態條件和栽培特點,有的放矢地引進一定數量的種子,通過引種試驗,才能推廣種植。末經引種試驗,在非適宜區域推銷種子,勢必會給農業生產帶來極大的風險。
1.3 拆包銷售散種子。主要是農村實行承包責任制,每戶均耕地面積小,種子使用量少,種子生產單位不考慮農民的需求,種子的包裝規格太大,終端銷售單位不得不拆包銷售。銷售散裝玉米、蔬菜種子沒有包裝權的種子經營單位,收購本地生產的玉米、豆類、蔬菜等種子,未經包裝直接進行銷售。
1.4 少數不法種業企業不顧及品牌形象,亂起品牌品種名稱或涉嫌制造假種子。抓住目前農民購買種子時以品牌和品種為首選的心理,盲目推出新品種,或以品牌代替品種名稱,如小麥“矮抗王子”涉嫌此種冒充它種(或非法套用其它品種審定號),假冒侵權、虛假宣傳或夸大宣傳。
2.1 市場監管不力,行業無序惡性競爭激烈。
2.2 種子市場執法管理部門插手經營。
2.3 農業綜合執法條件有限,種子市場監管力度不夠。
面對國內外種子市場形勢發展的要求,加強種子市場有效監管的總體執法對策是:一是加強法制建設,依法管理種子市場。二是加強法制培訓和媒體宣傳。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網絡、標語、墻報等途徑,廣泛宣傳種子法,并通過新聞媒體及時曝光違法案例和非法種子,提高全民法制意識。三是推行連鎖超市經營,促進“放心種子”進村入戶。以農業部建設“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工程為契機,推行種子連鎖經營,實行統一品牌、標識、標準、配送、價格,提高種子的優質率,保證讓農民買到質優價廉的“放心種”。四是牢固樹立服務“三農”的思想觀念。種子生產要嚴把種子生產質量關,改進種子包裝規格,生產符合農民要求的優質種子。五是強化綜合執法,加大市場監管力度。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加強橫向聯合執法隊伍的建設,嚴厲打擊違法經營種子的行為,促進種子市場的規范,保證農業生產安全。六是提高質量檢測技術水平,提高種子質量檢測的效率,為種子市場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七是實行種子管理信息資源共享。建議農業部和省級農業廳網站整理編輯成種子管理信息網上查詢系統,供基層執法單位搜索查詢,便于基層更好地開展種子管理工作。種子管理體制改革是必要的,政策性強,涉及面廣,事關農業、農村發展大局,在搞好改革工作的同時,還要加強種子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讓廣大農民用上優質、合格的放心種子,幫助農民增產增收。
F326
A
1003-1650(2017)04-00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