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瑞
(山西省原平市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山西原平 034100)
農村土地確權問題研究
趙 瑞
(山西省原平市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山西原平 034100)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農村地區的改革進程也在不斷深入。在這一過程中,農村土地作為村民生產和生活的基礎性生產資料,無疑成為了新農村建設與改革工作中的核心要點。本文通過對農村土地確權必要性的分析,在此基礎上對農村土地確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應的改善策略,從而維護農村的社會穩定,推動農村建設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惠及更多的百姓。
農村 土地確權 問題 對策
政府為了加快農村的建設、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以及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對農村土地確權問題高度重視,這就要求下屬當地政府對當地農村土地確權問題進行分析與研究,從而在保障廣大農民根本權益的前提下,探索合理的農村土地確權方法。下面,我們會對農村土地確權的必要性進行初步分析。
首先,有益于對農民的合法權益進行有效保護。建國以來,政府對農村土地的使用權、所有權等權利并沒有進行明確的法律保障和規定,因此,為了今后的農村建設和發展,必須對農村土地進行各項權利和關系的明確確認,從而有效保障農村百姓的合法權益;其次,有利于提高農民的經濟收益。農村土地的流轉必須建立在土地確權的基礎上,因此,農村土地確權有助于農民通過土地獲取正當的經濟收益。例如,將土地承包給他人進行種植作業等;最后,有助于政府簡政放權。長期以來,中央政府需要對下屬省、自治區、直轄市等多地地方政府進行管轄,造成政府職能重疊嚴重、責任劃分不明確等狀況,致使政府工作出現效率低下、冗員繁雜、機構臃腫等問題。而農村土地確權問題的改善無疑能夠幫助政府進行精兵簡政,從而有效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幫助人民及時進行問題的解決。
2.1 農村土地確權存在的問題
第一,農民缺乏對土地確權的重視。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中西部地區的許多農民選擇通過外出務工的方式來提高家中的經濟收益,這就使得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流失嚴重,在家的農民多是文化水平較低的老人,致使村民對土地確權認知欠缺的問題出現。現階段,許多村民在對農村土地確權的工作過程往往只重視政府的補貼發放或占地補償資金等眼前經濟利益,而并沒有對土地確權的長遠作用進行實質的了解和認知,這就給土地確權工作的順利展開帶來了挑戰。
第二,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有待進一步完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農村建設發展工作,并在制度層面上邁出了第一步,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有關農村土地隸屬關系及權利的政策法規,然而這些法規政策上仍存漏洞,并且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落實程度低。這是因為這些法規知識對土地權利進行了基本型的原則確立,卻沒有對具體的問題進行細致的規范,致使土地確權工作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欠缺相關法律法規的保障,這就給土地確權工作人員帶來了挑戰。同時,也不利于農民權益的有效維護。
第三,資金問題嚴重制約了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順利展開。在進行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常常需要對土地進行現場勘查作業,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然而,現階段本市政府部門專業勘測技術人員存在人員不足的狀況,欠缺足夠的資金支持,這就給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順利展開帶來沉重壓力。因此,為了有效保障土地確權的精確度,資金的及時到位以及專業人員的選拔培養就成為了農村土地確權工作中的基礎性要點問題。
2.2 農村土地確權問題的對策
第一,加大土地確權內容的宣傳。農民作為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主體對象,無疑是土地確權工作直接的參與者與最終的受益者,因此,在進行土地確權工作的展開前,必須加大對本地農民關于土地確權內容的宣傳力度,使農村真切意識到土地確權對于自身的重要性,從而爭取到百姓的支持和理解,從而幫助土地確權工作的順利展開。例如,在進行土地確權宣傳工作時,以本地土地確權工作的正面例子進行示范性的宣傳工作,使百姓真切理解土地確權是攸關自身的重大事宜,它直接關系著農村百姓日后的經濟收益,提高當地百姓對土地確權的重視。
第二,建立健全土地確權的法律法規,為農村土地確權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保障農民的根本性利益。只有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才能夠彌補土地確權工作中的漏洞,為土地確權工作的順利展開提供強有力的指導依據,同時,也能夠有效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例如,在本地過往的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一些百姓由于欠缺法律法規常識,在進行土地轉讓時,一部分非農子女表示愿意對祖輩土地無償放棄,他們自動放棄了對農村土地的有效經營權,這就使得他們自身的權益受到了損害。因此,土地確權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有助于維護百姓的合理權益,也能夠進一步推動土地確權工作的穩步發展。
第三,加大資金投入和人員培養。由于土地確權工作的繁瑣性和長期性,這就使得農村土地確權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資金的加大投入才是土地確權工作展開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對專業的勘測人員進行選拔培訓,使得他們能夠有效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設備,對農村土地進行有效勘測,保證勘測數據的精確性,從而保障本地農村百姓的根本性利益。例如:在進行現場勘測時,將土地面積數據及時錄入工作電腦,以免出現數據丟失需要重測的現象。同時,也能夠使當地百姓對此有著更為清晰地認識,做到土地確權的公開性、透明性和公正性,從而產生積極效應,帶動本地其他區域土地確權工作的順利展開。只有依照這些對策,才能夠有效推動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順利展開。
第四,測繪作業隊伍要加強專業技術人員力量,少雇用大學畢業實習生和當地人員,按合同規定嚴格執行,確保從頭至尾能拿得下來專業技術人員的數量,以期加快確權工作進度,避免頻繁更換工作人員致使進工作進展緩慢。
第五,鄉村兩級要確實負起主體責任,與測繪作業單位協調配合好,積極主動發動村民積極參與,消除測繪人員因不熟悉村情而導致無法開展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隨著農村建設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三農問題成為了我國政府和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本文通過對農村土地確權問題的研究,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應的對此,以改善當地農村土地確權問題的現狀,從而推動確權工作的進一步展開,惠及當地百姓。
F321.1
A
1003-1650(2017)04-00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