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洪濤
(鄆城縣隨官屯鎮政府,山東鄆城 274700)
試論生物技術在農業種植中的推廣和應用策略
姚洪濤
(鄆城縣隨官屯鎮政府,山東鄆城 274700)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生物科技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生物技術在農業種植方面也尤為突出,所謂的生物技術也就是指生物的改造技術和利用技術。生物技術在農業種植方面非常廣泛,它不僅對農業的種植方面起到巨大作用,還提高的農業的產量,為農業更好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策略,還在其他技術領域廣泛推廣,為其他技術領域提供了很好的基礎,促進其他技術領域的發展。
生物技術 農業種植 推廣應用
21世紀的中國,科技的發展非常突出,生物技術在農業種植方面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視,如生物技術中的轉基因技術、現在的生物農藥、組織培養技術等在農業的發展中也占有很大的突出地位。生物技術在農業種植的過程中,保護了土壤的肥沃程度,節約了一定的資源,在一定意義上促進了生態保護的作用,并且,生物技術在農業種植的過程中,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保證了農產品的高效增收和質量,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帶動了現代農業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也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生物技術在農業中也越來越重要,作為第三產業,自身具有產量高,投資小等特點。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對農業的需求非常大,并且我國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就意味著對農產品的需求也很大,我國的耕地面積大,這樣就要保證農產品的質量,產量,以及田地自身的狀況,利用生物技術可以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情況下,保證農產品的質量,產量,土壤肥沃,生物技術是一種可持續發展技術。在農業種植的過程中,會出現種種問題,如病蟲害多,需要用農藥去除病蟲害。在用傳統的農藥過程中,化學因素很多,不僅會造成對環境的污染,降低土壤的肥力,降低農作物的產量,而且不能從根部去除病蟲害,只能局部除害,局限性大,而生物藥物,是利用生物的新陳代謝等來去除病蟲害的,不僅減小了對農藥的使用,可以保護環境,提高農作物產量,而且還可以從根部去除病蟲害,不會在使病蟲害復發。大力發展生物技術在農業種植中的應用,可滿足我國人民的需求,帶動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提高農民的收入,加快經濟的發展。
2.1 抗病蟲。在農業種植的過程中,有時候農作物的產量并沒有像人們預期的那樣高,在這一過程中,往往是因為大量的病蟲害侵害農作物,糧食的產量因農作物侵害造成的損失占有大約六分之一,導致農作物的產量急劇減少,人們往往采用化學藥劑進行滅蟲,這樣不僅不能對病蟲害完全消滅,而且對農作物自身也具有不良的影響,影響農作物產量,利用生物技術配制的生物藥物,可以將病蟲害完全消除,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2.2 抗寒。在寒冷的冬季,有些植物往往熬不過冬季便已死亡,特別是在東北這種超冷的地區,大部分植物都過不完冬季都已死亡。種種跡象表明在寒冷的冬季大部分植物的抗寒性較差,而利用生物技術,可以產生抗寒能力的轉基因作物,可使在寒冷的冬季,提高農作物的抗寒能力。
2.3 抗金屬。越來越多的人挖煤礦,挖鐵礦,采各種各樣的礦類,造成環境污染嚴重,空氣污染嚴重,水污染嚴重,土壤破壞嚴重等問題,而且采各種各樣的礦類會造成金屬污染,大量的重金屬會造成各種環境問題加劇。重金屬的污染,會破壞土壤的肥力,導致農作物植株矮小,生長周期不正常,導致生長周期比其他植物生長周期長,從而導致土壤肥力下降,從而降低農作物的產量,并且重金屬還會危害人類的健康,對人類身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巨大,利用生物技術改良農作物對重金屬的抗性,可提高農作物對金屬污染的抗性,促進農作物恢復正常生長。
2.4 促進其他技術領域的發展。生物技術的發展,不僅在農業種植方面有很大的貢獻,還會促進其他技術領域的發展,如促進轉基因技術的發展,轉基因技術是通過一種優良的農作物基因,轉移到一種與其毫無關系的農作物身上,從而提高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推動其他技術領域的發展。
2.5 制作生物農藥。通過利用生物技術的發展,可以制作出與傳統農藥完全不同的生物農藥,傳統的生物農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傳統的農業不能將病蟲害完全的消滅,并且化學因素較多,降低土壤的肥力,破壞環境,造成對環境的污染,而生物農藥則不同,生物農藥不僅減少對農藥的使用量,而且還能完全消滅害蟲,不污染環境,不對土壤造成傷害,不會降低土壤的肥力。
3.1 加強宣傳。加強生物技術在農業種植中的推廣和宣傳力度,可利用現代傳媒技術的發展,通過微博、微信、新聞、報紙、電視等手段進行傳播,讓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生物技術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對農業種植方面有什么巨大的貢獻,讓生物技術引領農業的發展,只有讓更多的人了解生物技術,才能更好的促進生物技術的發展,從而推動生物技術在農業種植方面的發展。
3.2 政府加強政策扶持。政府應該加強對農業技術推廣的支持,對農民進行補貼,出臺相應的惠農政策,建立培養基地,讓更多的農民進行學習,使更多的人了解生物技術,這樣可以保證對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也會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促進可持續發展。建立健全技術設施保障,建立農村合作根據地,與一些生物技術公司合作,建立生態技術農業技術,提高專業人員的技能,加強培養專業人員,讓專業人員帶動農村人員,從而培養農村人員的專業技術技能。
3.3 改革創新。生物技術的發展,不能死搬硬套,要有創新意思,改革創新,與時俱進,要與當今經濟的發展相適應,生物技術的發展,要適應農業的發展,要與當今農業道路相適應,只有進行了改革創新,與時俱進。才能很好的促進生物技術的發展。
生物技術在農業種植當面具有很大的貢獻,使農業得到很大的發展,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加居民的收入,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帶動相關經濟的發展,促進其他產業的發展。
[1]張麗雙;淺議生物技術在農業種植中的推廣與應用[J].中國科技博覽2011,(10):157
[2]張仰峰;生物技術在農業種植中的運用初探[J].科技信息2013(23)
[3]胡文武;探析農業種植中生物技術的推廣與應用[J].2014(23)
[4]羅國生;淺談農業種植中生物技術的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2(7)
S188
A
1003-1650(2017)04-00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