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群
(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水湖鎮人民政府,安徽合肥 231100)
淺析溫室大棚草莓扣棚保溫后的管理注意事項
李小群
(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水湖鎮人民政府,安徽合肥 231100)
草莓具有適應性強、結果早、繁殖迅速、易管理、果實色澤鮮艷誘人、風味濃郁等特點,深受消費者喜愛,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溫室大棚草莓扣棚保溫后是大棚草莓管理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要做好多方面的管理工作,確保草莓產量和品質。
溫室大棚草莓 扣棚保溫 管理 注意事項
近幾年,長豐縣水湖鎮立足實際,始終堅持將草莓作為一項重要的特色高效富民產業來抓,不斷壯大草莓產業規模,通過舉辦草莓文化節、抓宣傳、做服務等途徑,多措并舉力拓草莓銷售渠道,探索出一條草莓發展新路子,草莓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按照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跨越的要求,以科技為先導,因地制宜,不斷完善各種基礎設施。還聘請專家來到大棚內對草莓進行“把脈問診”,幫助種植戶解決了技術難題,讓農民在技術上不斷進步,促進草莓增產。在保證草莓增產的基礎上,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對草莓殘留進行實時監控,嚴把草莓質量監督關,從生產到銷售每個環節力保草莓質量安全。
10月下旬至11月初是我縣草莓扣棚保溫適期。如扣棚過早,會造成植株生長旺盛,側花芽分化不良,而導致減產;扣棚過晚,植株易矮化,發育不良,成熟期推遲,產量低,達不到促草栽培的目的。為了保持地溫,扣棚膜一周后要鋪地膜防寒。
大棚草莓從扣棚保溫后到花蕾伸出前,一般都需要有較高的溫度,以促進根系吸收更多的養分,在這段期間,要求大棚內白天氣溫為24-30℃,夜間為12-18℃?,F蕾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之間,夜間溫度控制在8-12℃之間。開花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2-25℃之間,最高不能超過28℃以上,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不利于草莓花朵的正常授精和授粉,夜間溫度控制在10℃左右比較合適,最低不能低于8℃。夜間大棚溫度超過13℃之后,會導致腋花芽退化,雌蕊和雄蕊發育受到影響。一般情況下,大棚內濕度保持在50-60%左右,濕度過大或者過小都會對草莓正常授粉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需要在白天溫度最高時期進行大棚通風透氣,降低大棚內的濕度。
大棚草莓扣棚保溫后正是草莓花芽發育的關鍵時期,隨后很快會進入現蕾期、開花期和結果期。頂花序采收之后,腋花序又會抽生出來開花結果,植株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負擔很重,如果這個時期不及時進行施肥,很容易出現早衰現象,因此,一定要合理追肥,追肥至少要進行4次以上,分別在開花前、果實膨大期、側花序發生期、側花序結果期追施肥料。一般情況下,每畝追施45%的氮磷鉀復合肥10-15公斤,并間隔一周左右使用0.3%的尿素溶液和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葉面施肥。溫室大棚室內濕度通常比較大,很容易造成一種不缺水的假象,常常導致草莓生長缺水,嚴重影響到草莓生長。一般情況下,在大棚草莓扣棚保溫前和覆蓋地膜前需要各澆水一次,以后結合追肥進行適當灌溉,如果在清晨草莓葉子不出現吐水現象,證明草莓缺水嚴重,需要適當補水。對于有條件的種植戶,我們推薦采用膜下滴灌或者滲灌等模式進行灌溉,草莓果實進入發育關鍵期要特別注意保持土壤水分,維持土壤濕潤。為了提高草莓植株光合作用能力和施肥效果,還可以采用二氧化碳氣體施肥。二氧化碳氣體施肥一般在冬季天氣晴朗時期進行,釋放氣體前密封大棚,釋放2-3小時,濃度為每升700-1000mg。
在草莓種植過程中應用赤霉素能夠促進植株細胞分化,提高授粉授精效率。在大棚草莓扣棚保溫后,草莓展開2片新葉,現蕾30%左右,使用赤霉素進行第一次處理,促進花柄生長,提高花朵授粉授精效率。每公斤水兌赤霉素3-5mg,將配置好的溶液噴灑在苗心上。用藥一周后結合草莓花序生長情況再處理一次。
大棚草莓扣棚保溫后,草莓生長期每株保留葉片8-10片,一般除了植株主芽之外,還要保留1-2個側芽,植株上生長的過多側芽要及時去除,將植株上的病蟲害葉、老葉、無用的匍匐莖要及時去除,確保養分供給集中,為果實生長發育提供充足養分。進入幼果期后,還要做好疏果工作,將每一個花序上的第四個果序以上的幼果全部去除,逐漸將弱果、病果、殘疾果去除。最終第一花序保留草莓幼果15個左右,第二個花序保留10個左右,每株保留幼果25個左右。
當草莓進入花期之后,每個標準大棚內釋放1箱蜜蜂,提高草莓授粉率,降低畸形果實產生率。同時還可以采用人工授粉提高授粉率。一般使用軟毛筆在開放的花朵上輕輕涂抹。有條件的種植戶,可以進行第二次的二氧化碳顆粒施肥,使用二氧化碳顆粒劑穴施入草莓植株旁邊,每畝施入50公斤,這樣能夠顯著提升植株抗性,對授粉有很大幫助。
首先,做好溫度管理。果實進入膨大期和成熟期后,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之間,夜間溫度控制在5℃以上,濕度維持在60%左右。草莓果實八成熟后要及時采收,及時運輸上市,同時做好溫室保溫工作。白天溫度控制在22℃的,晚上溫度控制在8℃;其次,果實采收后管理。前期果實采收后應該及時將老葉、枯黃葉子、病蟲害葉子去除,提高下一茬果實的品質和產量,同時還要做好病蟲害預防工作。
大棚室內溫度和濕度較高,白粉病、赤霉病和炭疽病容易發生,針對這種情況,在做好農業防治的基礎上,還要做好藥物防治。使用10%世高水分散粒劑1000-1500倍液、43%菌力克懸浮劑3000-40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2000-3000倍液、40%福星乳油5000-8000倍液防治草莓白粉病都有較好的效果。使用咪錳·多菌靈、戊唑·福美雙、氰烯菌酯、60%多·酮和80%多菌靈可濕粉等防治赤霉病。使用32.5%秒殺(苯甲嘧菌酯水劑)1000-1500倍液,或30%乙醚醚菌酯水劑1200倍液,或70%安泰生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干懸浮劑600倍液等噴霧,每10天1次。若大風或暴雨天氣,在雨過天晴后,立即選用32.5%秒殺(苯甲嘧菌酯水劑)1000-1500倍液噴施一次,防治炭疽病。
S668.4
A
1003-1650(2017)04-00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