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雪
(黑龍江省青岡縣青岡鎮農牧業綜合服務中心,黑龍江青岡 151600)
論大小辣椒病蟲害防治技術
韓 雪
(黑龍江省青岡縣青岡鎮農牧業綜合服務中心,黑龍江青岡 151600)
1.1 病毒病
受害病株一般表現為花葉、黃化、壞死和畸形等4種癥狀。花葉型病株的葉脈輕微退綠,或呈濃、淡綠相間的花葉,病株無明顯畸形,植株矮化,不造成落葉。黃化型病葉變黃并出現落葉。壞死型的病株部分組織變褐壞死,表現為條斑、頂枯、壞死斑駁或壞斑等。畸形的病株變形,葉片變成線狀即蕨葉,或植株矮小、分支極多呈叢枝狀。有時幾種癥狀在同一植株上出現,引起落葉、落花、落果,嚴重影響辣椒的產量和品質。
防治措施:(1)選用抗病品種:一般辣椒比甜椒抗病,早熟品種比晚熟品種抗病,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當地栽培的抗病、高產、優質品種。(2)適時播種,盡早定植:適時播種,培育株型壯矮的秧苗,或利用保護地設施早栽植、早結果,待進入病毒病盛發期時,辣椒已花果滿枝、根系發達、植株壯健、抗病力強。(3)浸種催芽:種子用10%磷酸三納浸泡20~30分鐘后洗凈催芽,在分苗定植前和花期分別噴灑0.1%~0.2%硫酸鋅。(4)加強栽培管理:實行輪作和間套作。施足基肥,勤澆水,尤其在采收期注意保水保肥。(5)用鈍化劑、黃豆粉或皂角粉11.25 kg/hm2加水225 kg/hm2噴椒;發病初期噴施高錳酸鉀1 000倍液,或1%過磷酸鈣浸出液提高抗性;噴克病靈藥液800倍液,或病毒A等藥劑;噴0.3%的86制劑,于栽前15 d、栽后30 d及蕾期各噴1次。
1.2 疫病
辣椒疫病在整個生育期都可發生,且易造成毀滅性損失。苗期受害,莖基部呈水浸狀軟腐,其上部呈暗綠色而倒伏。成株期危害主莖、枝條、果實、葉片及花瓣。莖基部及枝條受害,初為水浸狀斑點,后擴大且變黑褐色,并常易從病部處折斷,受害株病情發展迅速,染病后20天左右便整株枯死。病果呈不規則暗綠色水浸狀病斑,軟腐,常見白色霉狀物,略皺縮,后漸變為灰白色,最后成褐色或黑色僵果。根部受害變褐色、腐爛,植株萎焉,但維管束不變色。根腐、枝枯及爛果所造成的損失都很嚴重。該病在高溫多濕條件下易發生、流行,特別是在夏秋季大雨或暴雨后病害蔓延快。
防治措施:(1)實行水旱輪作,避免與茄科、葫蘆科作物連作。(2)用25%甲霜靈1000倍液浸種2小時后,用無病新土育苗,以防種子帶菌。(3)采用高畦種植,避免積水,注意控制澆水量和次數。(4)定植后用氧氯化銅800~1000倍液淋根部和噴灑植株。(5)發病后用撲霉特、露克星、可殺得、瑞毒霉噴灑,防治效果較好。
1.3 炭疽病
是常見且危害較重的一種病害。莖、葉、果實均可感染,病斑初呈水漬狀斑點,發展成中央灰白色、周圍深褐色圓斑,流行時似水燙一樣的蔫狀、落葉,久旱遇雨、雨后驟晴、高濕有利于病害流行。
防治措施:(1)雨后及時排水,避免積水。(2)選擇較通風的地方種植。(3) 用硫酸銅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400倍液,或70%百菌清500倍液,或65%福美雙可濕性粉600倍液,也可用2%農抗“120”150倍液,重點噴施植株中下部及葉背面。澆水時氣溫低時中午澆,氣溫高時早晚澆,伏天中午勿澆,以防該病暴發。
1.4 日灼病
生理性病害,果肉腐爛,向陽面褪色變硬,失水變薄,淡黃色或灰白色。
防治措施:合理密植,防止落葉;午前10時,澆水降溫或噴清水;用硫酸銅溶液1 000倍液噴霧。噴硼:40 ℃溫水50 kg加四硼酸鈉0.1 kg噴株;午后3時,噴0.1%氯化鈣溶液或過磷酸鈣浸出液,葉背、葉面要均勻周到。
1.5 青枯病
該病危害初期僅個別枝條的葉片或1張葉片的局部呈現萎焉,后擴展到全株。葉片初呈淡綠色,后變褐枯死。病莖外表癥狀不明顯,縱剖莖部木質部變褐,髓部腐爛空心,橫切面保濕后可見乳白色液溢出,有別于枯萎病。該病為土傳病害,在高溫多濕的條件下極易發生。
防治措施:主要以預防為主,如實行水旱輪作,深溝高畦種植,定植后用氧氯化銅800~1000倍液淋根部和噴灑植株等。發病初期噴或淋200國際單位硫酸鏈霉素,或用77%可殺得500倍液與硫酸鏈霉素4000倍液交替灌根,每株250克,隔7~10天1次,連用2~3次。
2.1 螻蛄、蠐螬
防治措施:(1)毒谷誘殺。小米或玉米5 kg,水煮半熟,稍晾干,互不粘著,拌入90%敵百蟲120倍液0.20~0.25 kg,攪勻晾至7成干使用,一般用毒谷22.5~37.5 kg/hm2,可施入土內或土表,也可與種、苗混合。
(2)毒餌誘殺。用麥麩5 kg,噴入90%敵百蟲30倍液至手捏成團,一觸即散時可用,于灌水或雨后傍晚撒于苗、株附近地面,用量22.5~37.5 kg/hm2。
2.2 蚜蟲
1年發生15~25代,適溫(<28 ℃)、干燥有利于其發生,應掌握早治原則。
防治措施:(1)用銀灰色地膜覆蓋,避蚜效果明顯。(2)人工飼養瓢蟲、蜘蛛、草蛉等,釋放于椒田。(3)用80~1 000 mg/kg慶豐霉素噴霧。(4)尿洗合劑∶洗衣粉∶水=2∶1∶1 000噴霧,或用50%敵敵畏1 000倍液、70%殺蚜粉2 000倍液、2.5%敵殺死3 000倍液、50%抗蚜威可濕性粉2 000倍液、21%滅殺斃3 500倍液防治。
2.3 白粉虱
又稱小白蛾,大棚、溫室害蟲,較蚜蟲小,群居葉背吸食汁液,使葉褪色變黃、萎蔫,甚至死亡,易誘發煤污病,年發生10多代,與蚜蟲習性相似,趨黃色。
防治措施:可通過黃色機油板粘殺,飼養并釋放草蛉,用天王星、敵殺死、撲虱靈2 000倍液噴霧防治。
2.4 棉鈴蟲
1年發生4代,喜歡溫暖、潮濕處。與棉花上不同的是產卵不光在幼嫩的正面,背面也有。防治策略是壓低1代,控制2代,重防3代,掃殘4代。
防治措施:(1)生物防治。用NPV核角體病毒、BT乳劑、白僵菌、阿維菌素、赤眼蜂、青蟲菌6號,在3齡以前用藥。(2)化學防治。滅殺斃2 000倍液、辛硫磷2 500倍液、敵殺死3 000倍液噴防。(3)昆蟲生長調節劑。滅幼脲3號3 000倍夜噴防。
S436.418
A
1003-1650(2017)04-0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