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東瑞
(肇慶市農業良種示范推廣中心,廣東肇慶 526060)
柑橘綠色栽培技術初探
黃東瑞
(肇慶市農業良種示范推廣中心,廣東肇慶 526060)
柑橘是當前人們所喜愛的一種水果,也是目前種植面積世界第一的水果,我國生產柑桔包括臺灣省在內有19個省市地區。隨著我國的社會經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極大的改善,柑橘鮮果和加工制品的消費量都在穩步增加,種植柑橘的農戶也逐年增多,促進了柑橘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本文主要圍繞綠色柑橘栽培技術進行簡要的探究。
綠色 柑橘 栽培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和國家對食品安全生產的重視,安全、環保、綠色生產的農產品將是今后農業生產的主要方向。在柑橘種植過程中,采用綠色種植栽培技術,能夠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促進柑橘生產效率的提高,能夠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為了促進柑橘產業的發展,就需要重視綠色柑橘栽培技術。 下文就對綠色柑橘栽培技術進行探究。
因地制宜制定一份關于種植柑橘的完整計劃。在規劃中,首先需要對園地以及品種進行選擇,包括道路、排灌、蓄水等,不能夠選擇一些容易受到工業生產污染(包括大氣污染)的園地,要盡可能的選擇陽光充足、土壤肥沃的園地。此外還要注意園地周邊的環境是否適宜,要注意土壤的有機含量是否符合標準,注意土壤的酸堿性是否符合標準。對于品種的選擇,要選擇一些適宜當地種植、質量較好、經濟價值較高的品種,選擇無病毒良種壯苗種植,為柑橘的高效栽培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采果完成之后,在第七天這個時間段,要使用腐熟的禽畜糞肥來進行施肥,在肥料的選擇上,要選用專業的用于柑橘的復合型肥料和腐熟有機肥,少用化肥。開挖點要在樹冠的滴水線這一位置之上,挖的深度不宜過深,也不宜過淺,通常控制在20-40 厘米之間,并且在施肥時要選擇對稱的方向來進行施肥。在種植時,可以使用微生物肥料(菌肥),因為這些肥料包含以下兩種物質[1],一種是好氧菌、另一種是厭氧菌,這兩種物質能夠分解土壤中有毒物質,使土壤的有害物質有所下降,增加有機質和保持土壤最佳的結構狀態,為綠色柑橘種植提供了充足的有機肥,保持植株健康,有效減少病蟲害發生。同時可選擇兩次追肥,第一次追肥要選擇春季,初期,要對微生物肥進行激活,在水里添加兩千克的尿素,水溫需要控制在一個合適范圍之內,在35℃左右最為適宜。再通過攪拌來使水和尿素的溫度不斷的升高,當超過23℃時,再將微生物肥料放入其中,兩三天以后,再將肥料澆至柑橘樹冠,對其進行追肥。第二次追肥的時間在六月中旬,激活方式與第一次追肥相同。
對柑橘進行整形修剪,能夠充分利用光合效能,有助于提高果實產量和品質,也有助于防止病蟲害。整形是修整樹形,使之形成理想的樹體結構;修剪是對樹體進行枝梢處理技術,如疏剪、短截、回縮、摘心、抹芽放梢、曲枝、環割和斷根等。在對年幼的果樹進行整形修剪時,其高度要控制一般在25-40cm。至于總量配置,則一般側主枝5-6個,副主枝為7-8個。與此同時,將其修剪成向四周分散狀,讓樹冠長成圓頭型。成年的果樹,需要在夏天采用摘心的方法,以防止過于茂盛,對果實產生負面影響。在春天和秋天,要將一些長勢不良的樹葉以及被病蟲為害的樹葉進行減掉。如果樹枝長得過于茂盛,那么就需要把主枝減掉,促使其能夠透過陽光的照射。同時還要根據樹勢對營養枝進行修剪或環割,調節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矛盾,防止出現比例不均問題,讓果樹更加健康的成長,達到早結果、早豐產、穩產、優質和高效的目的。
柑橘園比較適合采用生草制,種植的間作物或者是草類等,都應該是與柑橘無共生性病蟲害且淺根為好,以豆科植物和綠肥為宜,適時對生長于樹盤的作物進行刈割。在10月份結合翻耕,將綠肥等結合施有機肥埋入土中,將其作為肥料。在次年3月份,橘園內再種植綠肥等,在7月中旬干旱時,刈割覆蓋于樹盤,以促使樹盤土壤的水分蒸發有所減少。
5.1 農業防治措施
在冬季進行清園,將其中過于密集的樹枝、病枝、殘葉等進行剪除,將園中的落葉殘果、枯死樹進行集中燒毀處理。在春季,將園土進行翻耕,可以將花蕾蛆、象甲、大實蠅、天牛等越冬蛹以及幼蟲進行消滅[2]。及時將零星抽發夏梢以及晚秋梢進行抹除,以此減少病蟲源。
5.2 物理機械防治
在3月下旬,開始采用頻振式殺蟲燈來滅殺金龜子以及卷葉蛾等,在5月下旬-11月上旬,利用3%的紅糖再加上2%的醋加樂斯本800倍液,對全株全冠進行噴施,并對大實蠅以及地老虎等害蟲進行誘殺。在4月份開始,在橘園內掛黃板誘集粉虱以及蚜蟲等害蟲。
5.3 生物防治
對果園的生態環境進行改善,通過人工引移以及繁殖釋放天敵。在橘樹上,掛上捕食螨,用來防治螨類,利用座殼孢菌來對柑橘白粉虱進行防治,以及利用松毛蟲赤眼蜂來對卷葉蛾進行防治。
5.4 采用植物源農藥“清洗劑”來對柑橘的紅蜘蛛、砂皮病等進行防治,在春芽長1-2毫米時,噴一次植物源農藥,在春梢萌發之后20-30天的時間內,再各噴一次。在9月中旬以及下旬,紅蜘蛛的回升較快,應該根據園內的蟲情,采用清洗劑來進行普治。
5.5 選用無毒、低殘留農藥來對柑橘木虱、潛葉蛾以及銹壁虱進行防治,采果后,隨即噴園百式500-800倍液,如此就能夠對紅蜘蛛以及蚧類進行防治[3]。在3月中旬以及8月上旬,柑橘木虱、潛葉蛾、矢尖蚧幼蟲正處于盛卵期,可以使用定蟲脒1000倍來進行噴霧防治。在6月中下旬,如果出現“灰果”,可選用苯丁錫來進行噴霧防治,也可選用大生M45來進行噴霧防治。
在柑橘綠色種植中,需要采用科學的規劃和管理技術,對園地和柑橘的品種進行優質的選擇,并且科學地進行施肥,定期對柑橘進行整形修剪。此外還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保證柑橘健康壯旺的生長。如此通過科學的管理,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做到低殘留低污染,就能夠有效的提升柑橘的產量和品質,能夠實現柑橘種植的綠色化發展。
[1]文靈清,龐新華,郭麗梅.柑橘生態果園建設及配套栽培技術[J].中國熱帶農業,2013,01:31-34.
[2]黃國林,肖遠志,李健權,何濤.柑橘設施栽培現狀與發展趨勢[J].湖南農業科學,2013,15:123-125.
[3]黃燕平,袁少榮.探究柑橘的綠色種植策略[J].農民致富之友,2015,02:194.
S666
A
1003-1650(2017)04-0147-01
黃東瑞(1969--),男,漢族,廣東肇慶人,農藝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