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仙
(楚雄州祿豐縣和平鎮農技中心,云南楚雄 651207)
和平鎮九頭山高寒山區反季大白菜特色產業發展優勢及栽培技術
張美仙
(楚雄州祿豐縣和平鎮農技中心,云南楚雄 651207)
簡述了祿豐縣和平鎮九頭山高山反季大白菜栽培的生產現狀及發展優勢,根據當地地理及氣候特點對高寒山區反季大白菜栽培技術作一些總結,期望能進一步提高高寒山區反季大白菜的產量及品質。
特色產業 反季大白菜 發展優勢 栽培技術
祿豐縣和平鎮九頭山是一個典型的邊遠高寒山區苗族聚居地,海拔2210米,較全鎮平均氣溫低2—3℃,有著年溫差小、日溫差大、日照充足、夏無酷暑、風色大、氣溫低等低緯度高海拔特殊的地理氣候特點,非常適合反季大白菜的種植。自2000年開始推廣示范種植以來,已有17個年頭。目前九頭山反季大白菜產業已成為當地繼烤煙后的一大特色支柱產業,為當地苗族同胞增收致富拓展了新路子,當地農民都引以為豪。
大白菜只要氣候適合,一年四季均能生長,然而云南省大多地方每年5—10月雨水來臨,氣溫升高,就限制了大白菜的生長,而由于九頭山有獨特的高海拔氣候優勢及地理區位優勢,遠離城區及污染企業,空氣好,土壤肥沃,水質優良,山高風大氣溫低,高寒山區反季大白菜的生產剛好彌補了夏季壩區大白菜生產因氣溫高、雨水多帶來的病多、蟲多的不足之處,九頭山所種的大白菜具有生長周期短,節約資源,生產成本低;上市時間早,搶占市場先機,經濟效應高,據市場調查及實地測產數據分析,不同品種產量在3500—5000公斤,每公斤2—3元,每畝產值在7000—10000元;病蟲害少,農藥及化肥用量少、品質好、口感好等優勢,是真正的綠色無公害蔬菜,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在祿豐縣的蔬菜市場很有名氣,市場潛力大,供不應求。
2.1 選種
品種應選擇生長期短、耐熱、抗病、豐產、優質的品種,適宜的品種有春喜高抗王AC-3、改良城雜五號、抗熱早50、青雜五號等。要注意早、中、晚熟品種搭配,以便在適宜的播種期內分批分期播種,使其錯開供應,延長上市時間。
2.2 選地
大白菜根系強大,所以要選擇土質深厚、富含有機質的沙壤土種植,避免與十字花科蔬菜連作,最好與糧食作物、蔥蒜類、豆類作物輪作。前作收獲后,先清除田間的枯枝、殘葉及雜草,以減少病源。并在播種前10-15天深挖曬垡,以增加土攘溫度。
2.3 理墑打塘,施足底肥
選擇晴天整地,將泥土耙細后起墑。一般夏播白菜必須采取高畦窄墑栽培,溝直溝通,這樣有利于防澇排灌,通風透光,防止病蟲危害。墑面寬100-120厘米,墑高30厘米。根據栽培的品種選擇株行距,一般每行4塘,行距40—50厘米,每畝種植密度在3800—4500株。由于雨季施肥困難,所以要重施基肥,每畝施農家肥3500-4000公斤,復合肥25—30公斤,一次性作基肥施入,然后翻挖整平,以保證生長期間不缺肥,增強植株的抗病蟲抗逆能力。
2.4 常規栽培技術:播種蓋膜
2.4.1 種子處理
在播種前1—2天進行晾曬種子,使種子活化。采用溫湯浸種或播種時可用多菌靈、甲霜靈錳鋅或百菌清拌種,即拌即用不影響發芽率。
2.4.2 播種
選擇5—7月播種。播種前先澆透映塘水,待土壤充分吸水后,再播種。每塘點播5—7粒種子,播種后用腐熟細糞蓋塘,厚度0.3厘米,澆水后不露種為宜,過厚不利出苗,定塘水要一次性澆足。然后噴施殺蟲劑,所有藥劑應選擇毒性小,對幼苗無傷害的藥劑。
2.4.3 蓋膜
夏季選用黑色膜,既可防除雜草又可降低土壤地表溫度有利于大白菜生長。
2.5 漂盤育苗或塑盤育苗大田移栽
此技術源于當地烤煙漂浮育苗技術,育苗移栽大田的關鍵在于:一塘一株,塘土一定要細,移栽前一定澆足映塘水,移栽后一定澆透定根水,一個星期內一定要勤澆水。
2.6 田間管理
2.6.1 破膜、補種
播后3—4天就可出苗,當露出兩片子葉時,要及時破膜,破膜口直徑大小在0.8-1厘米左右,以后隨苗長大逐漸撕大破膜口。若發現缺塘,要及時補種,補種后應及時澆透水。
2.6.2 間苗、定苗
當幼苗長到2-3片葉拉十字時,間第一次苗,每塘留3-4株;當幼苗長到4-5片葉時,間第二次苗,每塘留2-3株,當幼苗長到6-7片葉時定苗,每塘留1株。間苗、定苗要及時進行,以免植株間爭光爭肥,使幼苗長勢纖弱,影響后期產量。每次間苗、定苗的原則是“去弱留強,去雜留純”。
2.6.3 水的管理
整個生長期應保持濕潤狀況,在高溫干旱時,土壤干燥,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及水肥供應;連下陰雨時,及時清溝排澇,保持土壤透氣。
2.6.4 肥的管理
原則上提昌施用農家肥,苗期根系不發達,深層底肥不易吸收,宜施速效肥,如人畜清糞水兌水澆施。若施用化肥,第一次施肥在定苗后,畝用尿素8公斤加復合肥10公斤兌水澆施;第二次施肥在蓮座及結球初期,此期生長量大,對肥水需求量最大,畝用尿素10公斤或復合肥20公斤,硫酸鉀10公斤兌水澆施;結球中期用1:250的磷酸二氫鉀作根外葉面噴施,隔7天再噴一次。注:上市15天以前,不準施用任何農藥和化肥。
2.7 病蟲害防治
因九頭山獨特的氣候特點,加上選用優良抗病品種、合理密植及輪作、科學施肥、及時中耕除草、防旱排漬,相對病蟲害發生較輕。在整個生長期過程中,病害以霜霉病、軟腐病、黑腐病、根腫病為主,蟲害以菜青蟲、蚜蟲、菜蛾、跳甲為主,不管選用何種方法及化學藥劑,都應遵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害化治理原則。同時,不同蔬菜品種和生育階段的耐藥性常有差異,應嚴格掌握用藥量,不要隨意增加濃度。禁用有機氯,有機汞等高毒、高殘留農藥,嚴格執行農藥安全使用規定,遵守施藥安全間隔期,保證蔬菜食用安全。
當白菜結球堅實,外葉微變黃即可采收,雨季必須及時采收,否則會腐爛,收獲要求做到清潔、整齊、分類包裝,防止擠壓破損,保持新鮮美觀。
[1]胡蓮瓊 劉炳順.高寒山區反季大白菜種植技術.云南農業科技.2010年第2期
[2]胡菊香 黃加英.和平鎮高寒山區無公害反季大白菜產業發展對策與建議.新農村.2013年第20期
S566
A
1003-1650(2017)04-0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