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民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農牧局,河北承德 068150)
農藝發展應用農藝節水技術的探析
張英民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農牧局,河北承德 068150)
在國內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農業發展與進步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中國是農業大國,所以,實際用水量也很大。在這種情況下,農藝的發展若不能夠采取合理的節水措施,則會導致水資源的大量浪費。基于此,文章將農藝發展作為研究重點,闡述了農藝節水技術的具體應用,以供參考。
農藝發展 農藝節水技術 應用 探究
中國是農業大國,所以在農業種植面積以及利用效率方面都具有獨特的優勢。而農業節水手段是其中重要的內容,技術的更新不僅可以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同樣還能夠為農藝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進一步推動了農業發展。對農藝節水技術的應用必須要綜合考慮氣候條件與地形條件,有機結合農業技術和抗旱節水品種,才能夠在節約水資源的同時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在我國,農藝節水技術的發展時間較長,但是工藝實施的方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要保證和實際情況相吻合,有機結合種植環境以及地形地勢,合理地分析并判斷整體過程。其中,農藝節水具體指的就是對土壤蒸發予以抑制,進而達到控制農作物生產的目的并節省水資源[1]。而農藝節水具體的措施就是化學調控、土地利用率增加以及水肥耦合等,在整個過程中都和農藝步驟相互貫通,因而執行力與檢驗性都很強。對于水肥耦合而言,是根據不同時期農作物的生產活動來完成定期化的制作,合理利用階段性供水的方式達到水資源節約的目的。如果光照條件相同,那么土壤消耗則相對統一。而采取階段性供水的方式不僅可以與生產實際需求相吻合,同樣可以增加植物體內部的水分存儲量。除此之外,農藝節水中的光合效率提高也是十分關鍵的措施,控制供水量以保證降低農作物過度蒸騰的幾率,確保土壤內的水分充足。在此基礎上,農作物還可以保證更好地吸收陽光,使得株體物質大量地累積,最終實現水分利用率提升的目標。
2.1 覆蓋保墑技術的應用
覆蓋保墑技術是農藝節水技術中典型的一種,而實際效率也很高。覆蓋保墑技術可以被劃分成四種類型,即覆蓋秸稈保墑技術、覆蓋化學保墑技術、覆蓋砂石保墑技術與覆蓋地膜保墑技術[2]。其中,覆蓋保墑是對溫度進行適當地控制,進而實現節水的目標。而覆蓋保墑技術被應用在農業生產當中可以有效地保護地表,只有農作物生長環境得以保證,農產品和土壤凝聚力才能夠隨之提高,對于地表層內部的養分流失問題予以有效地控制。除此之外,對于普通作物用水而言,可以有效地擴充無效水分,以保證水資源流經的范圍得以拓展。在此基礎上,覆蓋保墑技術的應用還具有抑制的作用,使得農業蓄水的功效得以充分地發揮。在四種覆蓋保墑技術當中,地膜保墑技術和秸稈保墑技術的應用率最高,且實現范圍也是最為廣泛的。所謂的秸稈覆蓋保墑技術具體指的就是將干草放置在土壤表層,以保證土壤的表面溫度變化不會過大,為農作物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在這種情況下,水資源能夠有效地滲透至小麥亦或是水稻內層空間當中,進而在冬季期間增強升溫的效果,而春季期間還可以達到降溫的目的。要想全面增強覆蓋的效果,必須要根據農業種植面積對覆蓋率進行估算[3]。通常來講,覆蓋率應控制在30-40%范圍之內,使得水資源可以滲透至土層25厘米之下,使得水資源蒸發的速率轉變成原有速度5倍。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節省水資源使用量,同樣還能夠進一步增加農業產量與質量。
2.2 有機肥與秸稈還原技術的應用
根據對農作物的研究結果可以發現,秸稈當中含有很多纖維,而纖維則可以釋放大量氮、氧、磷等元素。所釋放出的元素能夠對土壤資源利用率以及結構分配予以有效地改善,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節約水資源的效果。在此過程中,秸稈還原使得相鄰農作物間的距離有所增加,而種植的孔隙也隨之增加。另外,土壤中所含有的微量元素還能夠改進生長環境,這樣一來,澆注農作物的過程中,使得土壤有機物集中明顯,在相同區域中予以適當地調控[4]。而微小有機物能夠以更快的速度滲透至土壤當中,更好地和磷元素予以融合,加快了農作物的生長速度。在此基礎上,秸稈還原技術的應用可以使水長時間保留在農作物當中,使得土壤蓄水的能力不斷強化。與傳統的施肥方式進行比較,雖然投入量很大,但是收獲的效果確十分理想。
2.3 耕作覆蓋保墑技術的應用
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耕作措施多種多樣,而節水工藝中表現最突出的方式就是對天然給水措施的合理利用,有效地實現水資源節約的目的。通過給水措施的運用,可以提高地下水、大氣降水以及土壤水的利用效率。所謂的耕作覆蓋保墑技術,具體指的就是將輸送水的管道進行細化,且各部分都具備分管的區域以及利用空間。在此過程中,土質松軟區域的管理應被關注,最好將水管道切斷,盡量降低地表水的無效流經[5]。隨后,需要將松軟土地分層處理,確保滿足土地覆蓋效率的要求。這樣一來,以底層水分的上移方式可以實現階段性吸收的目的。
2.4 培育高產抗旱品種
對農藝節水技術的應用也可以將重點放在高產抗旱品種的培育方面。由于抗旱品種在生長過程中對于水資源的需求量并不多,所以,在實現節水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品種不同,其自身的抗旱性能也存在差異,因此,會對水分利用率產生一定的影響。
綜上所述,在現代農業生產過程中,農藝節水技術的應用具有可觀的發展前景。其中,農藝節水技術能夠使土壤的覆蓋效率不斷提高,在此基礎上對節水措施予以利用,使得農作物吸收水資源的能力增強。在實踐過程中,將覆蓋保墑技術與秸稈還原技術作為重要基礎,科學合理地規劃節水方式,以保證節水工藝在廣度與深度方面得到全面地發展,進一步推動農業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1] 蔡飛龍.農藝節水技術在現階段農藝發展中的應用[J].農技服務,2014,31(6):228,236.
[2] 孫巍.現階段農藝發展中農藝節水技術的應用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5(13):139-139.
[3] 紀小芹.農藝節水技術在農藝發展中的應用[J].中國農業信息(上半月),2015(6):140-140.
[4] 鄧雙雙.農藝節水技術及其在現代農藝中的應用[J].江西農業,2016(14):63.
[5] 萬平.我國農藝節水技術研究進展及發展趨勢[J].農家科技,2015(8):258.
S274
A
1003-1650(2017)04-01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