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偉
(黑龍江省克山縣曙光鄉政府,黑龍江克山 161600)
北方寒地玉米大壟高產栽培技術探究
邱 偉
(黑龍江省克山縣曙光鄉政府,黑龍江克山 161600)
玉米是北方的主要農作物之一,玉米在我國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中的應用頗為廣泛,因此,對于玉米種植戶來說找到提高玉米產量的方法尤為重要。本文就北方寒地玉米大壟高產栽培技術進行探討。
北方寒地玉米 大壟高產 栽培技術
北方寒地玉米大壟高產栽培技術是一種時下比較流行的玉米栽種技術,它通過科學的施肥方法,選取優良的玉米種子先進的栽培技術和適當的植被保護等一系列適當的手段的綜合運用使玉米產量不斷提升,增加了玉米種植戶的收入,提高了經濟效益和農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大力推廣北方寒地玉米大壟高產栽培技術具有重要的意義。
1.1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提高玉米產量的重要方法
玉米生產有其自身的規律,土壤的肥力和成分也各有不同,因此,一定要對土壤的成分做出檢測和判斷,選擇最合適的土壤進行玉米的栽種,如果在土壤中缺少一些促進玉米生長的必要成分可以通過人工添加的方式使其達到玉米生長的最佳環境。這樣不但有利于玉米的生長也提高了肥料的使用效率,這項技術也在多年的試驗當中有了非常大的技術突破,使得肥料的使用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因此,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對于玉米產量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2 選用優良品種是玉米高產的重要保證
選用優良品種進行耕種不僅能夠提高玉米的質量,而且還能夠在自然條件相同的條件下提高玉米的產量,選擇優良品種進行耕種可以降低了病蟲害對玉米的損害,此外,現代工業的迅速發展也要求玉米的品質要更高一些。因此選擇優良品種也是市場的必然需求。在選擇玉米種的時候盡量選擇緊湊型和中矮型的品種,這兩者的光合作用要更好一些,玉米的品質相對更高,因此也能夠產生更高的經濟效益。另外,還要因地制宜,根據各地的自然條件選擇適合的品種進行耕種,這樣才能在同等條件下有更高的玉米產量。
1.3 科學的栽培技術是玉米增產高效的有效措施
在玉米生產過程中,種植方式是否科學有效,通風透光性是否良好都會影響到玉米的生長情況,因此,在玉米生產當中一定要在選擇優良品種的基礎上重視種植技術的改良和使用,只有這樣才能用更少的資源和成本來改良玉米品種,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從而促進玉米的高產和增收。
1.4 合理采用植保綜合技術有效減少和避免病蟲害的發生
植保綜合技術能夠利用自然界食物鏈的自然規律有效方式病蟲害的發生,可以使玉米得到更多的養料,同時也減少了害蟲對玉米的侵襲,有效地提高了玉米的質量,有效減少了由于病蟲害給種植戶帶來的損失。
2.1 選擇優良品種,保證種子純度
播種前要精選種子,使種子質量達到純度不低于98%,凈度不低于98%,發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6%。播種前采用質量分數為2%立克秀,按種子量的0.4%拌種,播種時每667m2再用毒死牌顆粒劑2-3kg,隨種肥下地,防治玉米絲黑穗病和地下害蟲。
2.2 科學選茬,特細整地
選擇大豆、馬鈴薯等肥力較高的茬口作前茬。選擇耕層深,質地適中,土壤肥力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塊。實施以深松為基礎的松、翻,耙相結合的土壤耕作制,三年深翻一次。耕翻深度20-30cm,做到無漏耕、無立坐、無坷垃,平整細碎。秋起壟鎮壓,達到待播狀態。秋翻秋起壟尚未鎮壓的地塊,要搶在清明前鎮壓完。豆茬原壟種地塊提早粉凍茬,加快化雪整地;墑情較好需春起壟的地塊要頂凌起壟隨起隨壓,結合整地施足底肥;墑情較差的地塊,為防止散墑,在播種時進行原壟種床深松播種或苗期壟溝深松。
2.3 測土配方施肥
一般每667 m2施優質有機肥2000-2500kg,結合整地撒施或條施夾肥。一般地力條件下,化肥的施用量是每畝施磷酸二按15-20kg,尿素25-30kg,氯化鉀12-15kg;偏堿的土坡易缺鋅,每667m2應加施2kg鋅肥,N,P,K的最佳施肥比例為2.28:1:0.88。采用先夾肥,后播種的一次性施肥法,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2.4 適時播種,合理密植
播種時要考慮土壤溫度,土壤墑情,品種特性等因素,當耕層土壤溫度穩定通過7-89℃時搶墑播種。播種密度要根據不同栽培方式、不同品種、生產水平、地方等因素,確定玉米播種密度。總的原則是間作比例大,密度宜稀;間作比例小,密度宜密;植株繁茂、高大品種宜稀;植株矮小、緊湊型品種宜密。
播種深度依據土壤質地、墑情情況和種子拱土能力等因素確定。播深一般在3-6cm之間。在土城貓重、墑情好、種子拱土能力差的條件下,應淺些,在土坡質地疏松,墑情不好、種子拱土能力強時,應深些,4-6cm即可。播種做到深淺一致,及時鎮壓,且做到不漏壓、不拖推。
2.5 加強田間管理,防治病蟲草侵害
(1)查田補栽。全苗是玉米高產的基礎,出苗前及時檢查發芽情況,如發現粉種、爛芽,要準備好預備苗;出苗后如缺苗,要利用預備苗或田間多余苗及時坐水補栽,在玉米3-4片葉時,將弱苗、病苗、小苗去掉,一次等距定苗。(2)中耕除草。出苗后進行鏟前深松或鏟前趟一犁。根據春季當地氣候條件,若適于中耕,則頭遍鏟趟后,每隔10 d趟一次,做到三鏟三趟。(3)化學除草。在土壤墑情較好的地塊,選用播后苗前除草。在土壤墑情較差的地塊,于玉米3-5葉期,雜草2-4葉期莖葉噴霧。(4)蟲害防治。主要是以防治玉米螟為主:當百株玉米有活玉米螟80頭時,達到防治指標進行防治。每hm2用3.5%銳丹乳油225 ml,拌細砂150kg,每株撒放2.5-3g,或hm2用3.5%銳丹乳油225 ml加水150kg,灌礦泉水瓶內,蓋上扎眼,每株2-3ml,在玉米株高1.5m時施入。(5)適時收獲,科學貯藏。在完熟末期收獲,收獲后的玉米要進行晾曬,有條件的地方可進行烘干。
由于受北方氣候條件的限制,東北地區農作物只能一年成熟一次,因此采取先進技術提升玉米的質量和產量是極其重要的,要大力推廣北方寒地玉米大壟高產栽培技術,在提高玉米產量的同時也會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為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S513
A
1003-1650(2017)04-01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