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榮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農牧機械化技術推廣站,新疆巴音郭楞 841000)
關于農業技術推廣與農業機械化問題的探討
姜 榮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農牧機械化技術推廣站,新疆巴音郭楞 841000)
新疆地區正不斷推動農業現代化和機械化進程,研究新疆農業機械化水平,有助于理清當前形勢,把握機會,找準目標,對新疆地區各級農業管理、技術推廣和服務部門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文章主要針對新疆地區農業技術推廣與農業機械化問題展開分析。
農業技術 農業機械化 現代化
農業機械化水平是指農業生產中所使用機械設備生產數量占總產量的比重,目前國內主要采用的是農作物耕、種、收過程中的機械化水平進行調查[1]。但是在實際生產中,仍有部分地區仍采用傳統的手工作業形式,生產率較低,無法實現收入增長,因此加強農業技術和設備的推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1 區域發展不平衡
新疆北部地區的農業機械化水平為81.3%,而南方地區僅為46.3%,新疆北部地區機械化水平要高于南部地區,且南部地區農業機械化水平低于全國平均機械化水平(49.6%)[2],從中可以看出,新疆地區機械化水平存在差異。
1.2 產業結構不平衡
從新疆地區農作物種植機械化水平來看,糧食種植機械化水平要高于棉花,而棉花種植機械化水平高于特色農作物,尤其是小麥種植機械化水平較高,其他農作物的機械化水平較低。從農作物種植過程中來看,耕作機械化水平要高于種植,而種植機械化水平又高于收獲,因此可以看出收獲時的機械化水平偏低。
1.3 機械化體制不完善
新疆每100公頃耕地擁有農機動力540.63KW,要低于全國的915.62KW,每100公頃耕地有機械化作業服務組織326個,參與人數僅有5638人[3]。這些說明新疆農業機械化組織水平較低,機械化運行機制不完善,服務組織比較散亂,服務能力低,農業作業水平和質量有待提升。
1.4 投入力度小
2015年新疆農機總投入為2653萬元,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所占比重較大,中央財政投資力度較小,僅依靠地區財政、集體組織以及農民投入無法滿足日益增大的農業需求。農機庫、耕道、氣油等基礎設施與資源,農業技術推廣、信息咨詢、執法管理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鍵位之后,尤其是基層農機推廣力度小。新疆地區缺乏農機管理人才,在人才培訓和知識培訓方面更是存在嚴重不足。
2.1 加大政策支持,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
貫徹并落實國家關于農機采購補貼政策,通過實施優惠和補貼等政策,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主要圍繞新疆地區“四大基業”與“六大產業”的發展,確定新疆各地區的補貼資金,并明確各地農業發展的重點,促使農業設備數量增長;制定科學的財政扶持策略,加速建設和發展多途徑農業融資發展機制,確保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改善機械化生產實施環境。充分發揮政府財政資金的服務功能,吸引社會資金投資新疆地區的農業現代化建設,充分利用財政支持,積極推動新疆地區的農業機械化發展。
2.2 確定地區發展重點,改善不平衡現狀
新疆南部地區需要提高機械化水平,全面推廣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同時也要啟動農業機械化組織運作,在林果種植較好地區推廣林果機械化生產設備與技術。北部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機械化水平相對也較高,農民整體素質和生產力也不斷提升。全面協調新疆地區機械化生產,需要與北部地區相協調。打瓜、香料等特色作物的種植量較少,各地可以根據供求情況加大種植水平,并積極引進適合的機械,提高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
2.3 加快機械化生產組織水平
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積極引導農業合作社的健康發展,積極組織農業機械化生產合作服務組織的建立,并規范農業合作社的規劃,從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支持農業合作社的建設,積極建立機械庫、維修間、停放場以及加油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也要加快農機管理人才的培養,推動新疆地區農業的規模化和機械化生產。
2.4 加強市場監管
進一步完善農業機械化生產的法律法規建設,加速配套法律建設,堅持依法治國、科學管理的原則,建立職責清晰、行為科學、運作合理、公正廉潔和高度透明的農業行政管理體系,加強農業監管團隊素質的培養,根據《農業機械化促進法》、《自治區農業機械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行使農機管理權利,維護新疆地區農民的合法權益,推動農業管理的依法治理水平。
2.5 加強對農機作業管理
為了保障農業機械化生產的質量,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農業機械化生產質量標準,從而保障農機生產質量。依法開展各農業機械的質量檢驗,強化對財政補貼機械的質量進行抽查也檢驗,重點對實際生產環節使用的農機質量進行檢查,對不符合質量標準的農業技術進行取締和打擊,嚴厲追究未獲得生產許可證的農業機械生產商和銷售商的責任。對于生產假冒偽劣農機的行為進行依法追究,并嚴格規范二手農機交易市場、維修市場、租賃服務市場等,同時對農機操作人員進行強化培訓,堅持持證上崗的原則,對于未持有證的人員禁止提供農機租賃服務。
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現代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帶來了技術支持,尤其是計算機與農業生產的集合,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精確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例如智能灌溉、智能施肥、智能飼養等機械的出現。通過現代機械的使用能夠有效提升農業生產水平,有助于提高農民的收入。因此,政府要加大政策的扶持,通過各種有效的干預措施來提高農業技術推廣與機械化水平,從而推動我國第一產業的優化與升級。
[1]羅廣欽.廉江市舉辦農業機械化示范縣特色農業技術演示會[J].現代農業裝備,2015,23(3):70-71.
[2]劉耀華.農業機械化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J].新農民(上半月),2015,23(10):260-261.
[3]趙勝榮.農業機械化的關鍵是提高技術裝備水平[J].現代農業,2016,34(2):99-100.
F323.3
A
1003-1650(2017)04-02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