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菊觀
(浙江省嘉興市科技城農經水利科,浙江嘉興 314009)
發展浙江省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 促進現代農業建設
楊菊觀
(浙江省嘉興市科技城農經水利科,浙江嘉興 314009)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用于農業生產中的機械技術不斷更新和進步。隨著國家發展戰略的制定,浙江省的農業機械化發展越來越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策略的實施,能夠提高浙江省現代農業生產的進步,將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理念貫徹并實施。農業機械化生產的穩定發展,對我國的民生穩定有重要意義。促進地區農業發展,能夠推動社會的經濟發展。
農業機械 社會化服務 現代農業
農業的穩定發展是一個國家穩定的基礎,農業發展的進步能夠推動社會經濟的增長。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年傾向到城市中進行發展,因此農村剩下人口多是老人和幼兒,無法進行大量的體力勞動。使用機械化的農業生產方式能夠改變無人耕種的現象,推進農村地區農業發展。本文通過分析浙江農業發展現狀,研究如何推進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促進現代農業的生產。
1.1 農業發展概述
浙江省農業發展受到政策的指導不斷完善,但還是存在一些發展問題。由于省政府對農業規劃的不完善,導致農業發展出現一些問題。例如對農業發展過程中使用的農業機械生產技術的指導工作,不能及時向農民進行農業生產機械設備使用方法的培訓,導致設備使用錯誤造成農業生產質量下降。
農產品的銷路成為農民關注的問題,農產品銷路較差,農民的經濟利益下降。例如大面積的種植玉米,到了豐收季玉米賣出的價格低于土地和肥料等收入的總和,收入小于支出,農民的經濟利益受到損傷。
1.2 機械化生產發展必要性
傳統的人力種植方式不能夠滿足大量土地種植農產品的需求,需要進行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1]。農業機械化順應農業種植方式的改革趨勢,能夠提高農業種植的生產效率。由較少的農業機械化試點逐漸向全省范圍內進行推廣,成為一種社會化的服務。
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順應了市場競爭的要求,提高了農產品的競爭力。市場競爭的條件下,農產品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可以從成本投入方面進行改進。降低農產品種植的成本,改進農產品的種植方式,降低人力成本的輸出。機械農業化生產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提高了農產品產量,為農產品的競爭提供優勢。
1.3 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現狀
由于浙江省農業生產在發展中遇到一些問題,導致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發展受到阻礙。人們對于農業機械社會化的需求較高,但實際能夠滿足的農民需求不能達到既定目標。例如人們對于水利設施完善的需求,水利設施的完善對灌溉農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水利設施發展不是十分完善,導致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發展滯后。
農產品的種植包括播種,收割等,從需求程度來分析,對于收割方面機械化程度需求較高。農產品的收割具有一定的時期性,農產品的種植面積較大,增加了農民的收割負擔。但在機械化發展過程中,并不能按照農民的實際需求進行,不能實現真正的農業機械社會服務化。
2.1 從政策體系方面進行改進
從政策體系方面進行改進,能夠完善農業機械社會服務化建設。政府可以設置一些政策來扶持社會化服務的發展,設置相關的制度保證社會化服務的良好構建。對農產品的銷路進行開闊,可以直接以農產品的形式銷往外省,也可以政府開辦農產品加工工廠,對農產品加工之后再進行銷售。
聘請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培養農民熟練的掌握高技術生產方式。根據當地地形特點,進行農產品種植的設計。符合地理特點的種植業,結合科學的機械化設備,能夠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提高農民經濟效益。
發展多元化的農業生產方式,科學合理的利用土地。根據農業產品的種植特點,可以進行套種方式。套種方式能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農民的經濟收益。根據地理位置和氣候變化,可以在不同的季節種植不同的農作物,來完善機械社會服務化。
2.2 從農民需求進行改進
從農民需求方面進行改進,能夠完善農業機械社會服務化建設[2]。調查農民對農業機械社會化的需求,針對需求迫切程度來完善機械化生產方式。例如農民對農產品收割機械化的需求較為迫切,政府可以先重視農產品收割機械化的發展,同時發展其它農業機械化。
對進行農業生產的農民進行補貼,例如補貼化肥等農產品肥料的支出。對于管理農業的有關部門,完善有關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和崗位編制。聘請到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工作編制,以及一定的薪酬支付。
2.3 從配套設施方面進行改進
從配套設施方面進行改進,能夠完善農業機械社會服務化建設。農業生產的配套實施包括很多,例如灌溉設備,銷售市場等。要想發展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需要完善相關的配套設施。例如水利工程的實施,完善水利工程,農民灌溉的方式進行優化,提高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
對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災害進行防止和研究,例如病害蟲的出現,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農業品的減產。政府設置相關的農業害蟲治療部門,有效的解決農民害蟲防治工作。對農民種植農產支出進行貸款支持,降低信貸利息率。
農業機械社會服務化的發展,能夠促進現代農業的建設,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完善相關的政策體系,結合農民的實際需求以及完善相關的農業種植配套設施,都能夠完善農業機械社會服務化建設。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能夠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穩定我國的民生,促進我國的可持續發展。
[1]梁祚青,李鵬.健全完善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農業機械化和現代農業提質提速發展——關于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考[J].現代農機,2014,(2):1-4.
[2]王建松.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思考[J].現代農機,2013,(4):5-7.
S23
A
1003-1650(2017)04-02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