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柏順
(浦城縣永興鎮畜牧獸醫站,福建南平 353400)
水產生態養殖技術的實踐要點與應用研究
董柏順
(浦城縣永興鎮畜牧獸醫站,福建南平 353400)
本文首先對水產生態養殖技術的實踐要點展開了詳細分析,并對水產生態養殖技術的實際應用進行了研究,希望對我國相關領域的全面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水產生態養殖技術 實踐要點 應用 研究
作為養殖技術,綜合性較強是水產生態養殖的一大特點,在該技術進行應用的過程中,使用者必須對多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術內容進行全面把握,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技術應用的合理性,同時構建良好的生態環境,為維持相關養殖產品的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還必須對科學養殖方法進行綜合應用,提升管理措施的系統化。在對水產生態養殖技術進行合理應用的背景下,當地生態環境可以得到充分的調節,為水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1 科學選擇優良苗種
在對水產生態養殖技術進行充分應用的過程中,要想將該技術的價值充分的發揮出來,首要環節就是對優良的苗種進行選擇。養殖戶在經營過程中,必須從當地養殖特點入手,對苗種進行科學的選擇,同時應用科學的技術方法展開對幼苗的培育[1]。在這一過程中,養殖戶必須實時關注當地水環境的質量,合理的應用投喂飼料,才能夠促使相關幼苗實現健康的成長。在特殊情況下,如果需要對一定的藥物進行應用,應充分的判斷抗生素等違禁藥物,嚴禁其對幼苗培育造成不利影響,同時幼苗培育的過程中,應盡量避免當地溫度環境過高。
1.2 水質環境的科學調控
要想確保水產動物得到健康的成長,必須對一個關鍵性的基本條件進行有效的控制,那就是水質環境。值得注意的是,緊密的聯系存在與水產養植物與水質環境質量之間,所以,在實際展開養殖工作時,對水質環境進行嚴格的控制是養殖戶的工作重點,其應通過加強觀察和檢測,對水質的變化進行及時掌握,從而對良好的水產養殖物生存水環境進行動態掌控,促使水產養植物在生長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較高的質量,為養殖戶不斷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礎。
1.3 優質飼料的合理投喂
值得注意的是,水產生態養植物的質量以及水環境的質量都同飼料的優劣具有緊密的聯系,因此也會對養殖戶的經濟效益產生影響。所以,在實際進行水產植物養殖的過程中,養殖戶應合理選擇飼料,對飼料的質量進行充分的掌握,并對合理的投喂方式進行應用[2]。
1.4 藥物的合理應用
病害在水產生態養殖物中通常擁有較長的潛伏期,在給藥的過程中,通常治療效果不明顯。所以,在實際展開養殖工作的過程中,必須提升病害預防力度,對治療和預防的方式進行綜合應用,同時科學的使用相關藥物。藥物使用的合理性應從其副作用、治療效果等角度出發進行判斷,在實際治療過程中,應保證相關藥物的應用不會產生過多的殘留,同時具有無毒或低毒的特點,養殖戶必須對休藥期進行充分的掌握和判斷,在嚴格遵守這一規定的背景下,避免使用抗生素等違禁藥物。
2.1 循環水式水產生態養殖技術
該水產生態養殖技術在使用的過程中,能夠很好的轉變水生態環境,因此,通常情況下被廣泛應用于嚴重缺乏水資源以及破壞相對嚴重的水生態環境中,在對這一技術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兩種形式入手:第一,在實現三級凈化水環境效果的過程中,應對循環水式水產生態養殖技術進行應用,如果主要場所為河道,那么屬于一級凈化,如果主要場所為天然池塘,那么屬于二級凈化,如果主要場所為1.3hm2的池塘,那么屬于三級凈化;第二,在凈化水環境的過程中,還可以對固定化的微生物系統進行應用[3]。該系統包含兩個組成部分,主要場所為2hm2的池塘時,該系統被叫做水環境的凈化系統,而針對喜濕性植物和水生性植物來講,則可以對人工浮床系統進行應用。
2.2 魚-稻米式水產生態養殖技術
在對該水產生態養殖技術進行應用的過程中,需要綜合應用水產養殖區域和稻米使用面積,二者融合過程中的比例為1:3,四個池塘共同構成了這一水產生態養殖系統,從整體上來看,形成了一個“田”字形,2000平方米為單一池塘的占地面積值,其中稻米被種植在第一個池塘中,水產物被養殖在其他三個池塘中,在放養幼苗的過程中,需要在每年的5月進行,同時必須根據科學養殖需求,有針對性的進行飼料的喂養,同時還應當對磷肥和氮肥進行適當的施加[4]。
2.3 池塘生態修復技術
在對這一水產生態養殖技術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實現凈化水環境的目標,而這一水環境通常都包含相對豐富的營養成分。而根系發達是水生性植物的一大特點,其在生長的過程中,可以對水環境中的營養進行自主吸收。在綜合應用濕地環境與水環境營養技術的過程中,可以對部分水生性植物進行科學的選育,目前我國在對這一技術進行應用的過程中,主要以在黃河沿岸水產養殖區中的水生植物為主要對象,其所產生的凈化效果非常好,同時不會消耗過多的成本,部分水產養殖區域在運行過程中,如果是以人工的方式展開操作的,該技術的優勢更加明顯[5]。在實現凈化池塘水環境目標的基礎上,還可以有效減少水產養殖污水排放量,可以創造出更多的水產養殖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水產生態養殖對于我國的國民進行具有一定促進作用,近年來,我國在積極展開水產生態養殖技術研究的過程中,循環水式水產生態養殖技術、魚-稻米式水產生態養殖技術、池塘生態修復技術等的優勢以及功能充分的發揮了出來,不僅有效凈化了我國的水生態環境,同時也對我國水產資源的豐富起到了促進作用。
[1]馮亞明,熊文藻,周萍等.藕田套養小龍蝦高效生態養殖技術[J].科學養魚,2014(1):30-31.
[2]包海巖,張勤,尤宏爭等.魚蝦菜生態循環養殖技術在北方鹽堿地池塘的應用[J].中國水產,2015(10):64-66.
[3]王初田,魏長松.茅潭江水產健康生態養殖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工作總結[J].大觀周刊,2015(30):78-78.
[4]肖溫溫,包門華,蔣永康等.蟹蝦新品種套養沙塘鱧生態高效養殖技術[J].科學養魚,2014(9):30-31.
[5]吳小蘭,陳凌云,王云娣等.杭州市應用池塘循環流水生態養殖技術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水產,2016(11):42-44.
S964
A
1003-1650(2017)04-02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