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力秋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民經濟的飛躍發展,農民的物質生活日益改善,與此同時農村的文化狀況也有了很大改變,并產生了新特點、新情況、新問題。從農村文化現狀出發把握主要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村文藝輔導工作,在普及和推廣上下功夫,這是我們當今在農村開展文藝輔導工作的立足點。為此,在農村新文化建設中,文藝輔導人員如何履行職能,轉變職能,完善智能、輔導農民,服務農村,提出以下幾點不成熟的思路。
一、加強對現階段農村精神狀態的認識
1要認識到,從整體看,改革后的中國農村,從物資文明到精神文明日新月異,一片大好。好人好事接連不斷,道德模范不斷涌現。但在個別的農村不良現象抬頭和蔓延,現狀是:物質富有了,精神貧窮了。有些人,沒有明確的是非觀念、對法律一知半解,對政策斷章取義,只知道要自己的權利而不去履行義務,由于對法律、政策的無知,因此出現與政府無理糾纏和上訪,擾亂社會秩序的等等現象,正在蔓延。
2要認識到,我們發展文化的目的是占領農村文化陣地,用正能量戰勝歪風邪氣。
3要認識到,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送文化”不如“種”文化。即通過基層文化館、站的文藝輔導工作,留住農村文化之根,讓農民群眾真正成為農村文化建設的主力軍。因此,有效地組織、輔導農民文藝活動的前提,是找準文藝輔導的立足點,找準了這個立足點,就找到了繁榮農村文化的一把鑰匙,一個新的切入點。
二、加強對農村文藝輔導的認識
先要認識到,群眾文藝的培訓輔導永遠需要做普及的工作。借用一句話,“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立足農村實際,有針對性開展文藝輔導工作,把工作的重點放在普及推廣上,精心培育扎根鄉土的農村文藝骨干隊伍,留住農村文化之根,對于農村文化工作者來說,這是一種歷史責任。
隨著農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民越來越注重文藝生活,農民參與文藝活動的需求比較大,自娛自樂的情緒非常高漲,鑒于這種情況,對于文化館的群眾文藝輔導工作來說,就滿足了農民對文藝的需求和愿望。在輔導的過程中,要以農民的愿望為出發點,考慮農民的切身利益,把輔導工作切實做到農民的與生活中去,這樣就能把農民參與文藝活動的積極性全面地調動起來,也能把農民群眾的力量聚集起來,一起構建和諧社會。
三、做好農村文藝輔導工作的具體措施
越是偏遠山區農民群眾的文藝活動就越差,培訓輔導工作就越薄弱,開展文藝輔導培訓是加強基層文藝隊伍建設,提升鄉、鎮、村、文藝活動的重要手段。具體措施是。
1做好群眾文藝活動的普及和推廣。
2抓住基礎輔導和培訓農村文藝骨干。
3組織農村文藝作品創作。利用文藝作品寓教于樂的功能,精心組織好反應農村生活村題材的文藝作品,結合本鄉本土,本村本屯,農民身邊的好人好事和不良現象,編成文藝演唱等節目,讓農民自編、自演、自受教育。
文藝輔導人員可以通過收集、整理、改編、創編等小型多樣的戲曲節目和曲藝節目的腳本,提供給農民編排。
4讓文藝輔導,別具特色。因為文化館分布在各個地區,各個地區的各個鄉鎮、村屯,都有各個比較鮮明的地方風情和民族特色。首先要讓群眾文藝輔導工作所開展的內容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F在大部分農村的文藝活動選用的一般是比較單項的傳播方式,以娛樂演出為主,但是這些娛樂演出大部分脫離了農村的生產和生活,所以不能跟上廣大農民群眾共鳴。由此可見,作為文化館的文藝輔導人員,應該認識到這一問題,對本地區的文化進行研究分析,根據地方特色結合當地人們的需求來創作文藝作品。其次要把文化館的服務進行創新,現在很多農村文化活動在服務方面還是以前的舊模式,沒有新內容,當然也不會引起農民參與文藝活動的興趣。
四、在農村創建業余文藝團體
1農村文化活動的開展,隊伍建設是組織保證的重要前提和基礎,也是文藝工作者服務農村的一項應做的工作。
目前很多富裕的鄉村經濟基礎雄厚,農民生活富裕,自娛自樂的興趣濃厚,文藝愛好者眾多,但人員分散,各自為戰,文化館的文藝輔導人員應該把他們組織起來,建立農村文藝演出隊。
農村文藝團隊建設是一項艱苦、長期的工作。業余藝術團隊建設,是農村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農村業余文藝骨干隊伍既能被作為基本隊伍的主要構成成分,建立鄉村文藝隊伍,首先要深入村鎮,了解情況,發現文藝人才,根據調查了解的情況,建立村老、中、情活動隊伍,常年開展農村文藝活動,豐富當地的文化生活。通過各種健康有益的、豐富多彩文藝演出的文藝演出活動,使村民廣泛參加,使其在活動中偷悅身身心,陶冶情操,提高藝術水平,吸收他們加入村業余文藝團隊,使農村業余文藝團隊不斷發展壯大,更主要的是通過健康向上的文藝節目,教育隊員自己和廣大村民。
2文藝工作者要不斷探索農村眾文化活動規律,以為他們提供文化服務為天職,除辦好經常性的鄉村培訓、日常輔導工作外,還要結合節假日,農村群眾文化活動活躍之機進行有組織有計地各村屯的交換演出和巡回演出。向農民推廣一批自編自導的小戲小品等喜聞樂見的優秀的曲藝節目,和國內外的精品節目,讓他們表演,一方面促進藝術交流,提高他們的創作、表演水平,另一方面讓村民享受到人類共同創造文化成果,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促進農村文化的發展建設。同時要加強調查研究領導關心的熱點和群眾對文化的取向熱點,抓住不同地區的文化特點、特長、人才優勢,將幾方面有機結合起來,開展大型群眾演出活動,將日常組織輔導的成果展示出來。調動村民文藝愛好者向高層次文藝追求的積極性,保證日常組織、輔導工作持續發展,也可通過此舉選拔培養有較強實力的,在全縣有一定影響的特色農村業余文藝團隊,出精品,創品牌。
五、專研業務更好地為農民服務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傳統的文藝輔導所采取的方式早已不能滿足當前的日繁榮昌盛的要求,尤其是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文化館的文藝輔導方面的相關工作也要緊跟時代步伐,向現代化方向發展。
打鐵必須本身硬。作為群眾文化的文藝輔導員,對自己的業務水平要不斷地努力加強和提高。現在影、視、碟的傳播和網絡的擴大,對廣大農村的文藝表演傳播起到很大的作用,使農民青年在文藝表演上有很大的提高,如果文藝輔人導員不努力提高自己業務水平,將遠遠落后于農村文藝愛好者。
農村文化雖然落后,但蘊藏的民族文化寶藏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寶庫,需要文藝輔導者的開發、學習和利用,再經過普及、提高,還藝于民,以保證我國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代相傳,生生不息。文藝輔導員要在農村的藝術寶庫中尋找瑰寶,優秀的民間表演藝術,再應用到為農民文藝輔導當中去。
文藝工作者的工作廣泛,擔負任務繁重,既是第一線的指揮員,又是第一線的戰斗員。既有艱難的腦力勞動,又有艱苦的體力勞動。是“又說又練的真把式”。搞好農村群眾文化組織輔導工作,除了需要文藝輔導人員具備健康的體格外,還應該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要有強烈的事業心、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找苦吃,苦中作樂的精神,要充滿朝氣,開拓進取,勇于創新,敢為人先,時刻保持旺盛的青春活力,這是當好配角服務農民的基本保證。
作為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群眾文藝的引導者,應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為廣大農民提供文藝輔導服務,使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文藝活動與農民零距離,使文藝輔導人員與農民業余文藝骨干零距離。
開展文化藝術活動任重道遠。沒有新農民就沒有新農村,沒有農民文化素質的提升和優化,就不可能取得農村建設的成功。只有文化建設抓好了,農民的綜合素質才會逐步得到提高,鄉風文明,社會穩定和諧,經濟穩步發展的目標才能實現。因此,需要文化工作者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搭建社會平臺,與農民同臺演出,做好輔導工作,讓農民唱主角,自己當配角,還要當好配角,真正服務農村,服務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