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珀尼什繪美“四海八荒”
●李丁
旅行中到過不少名不見經傳的小鎮。那別樣的風景,比模樣長得越來越像的城市更令人難忘。
美國華盛頓州中部托珀尼什鎮地處印第安人雅克瑪部落保留地內,1907年建市。這個安靜的小城人口僅9000,街道不寬,路燈老式,房子多是兩層舊木屋。市政廳是超簡單的棕色小木房,門口唯一的裝飾是一只用廢鐵焊接的棕色瘦馬。這不關體面不體面的問題,人們喜歡這樣。小城里看不到現代建筑,壓根不想跟上世界的節奏,仿佛兩百多年前原住民和西部移民的生活還在延續。
這個小城有著別致的風景:每個街區,每個十字路口和房屋外墻都畫上了壁畫,連屋檐下、門窗上也有。有的巨幅壁畫幾乎占據了整個街區。這些壁畫色彩鮮艷,人物生動,展示著匠心獨運的設計,詮釋了小城土洋并存的文化和獨特風情。
從1989年開始,作為紀念華盛頓州建立百年活動的一部分,一組畫家聚集在小鎮,開始在房屋外墻畫上一幅幅壁畫。接著舉辦了首屆“一天畫壁畫,Mural-in-A-Day”活動,由十幾個人或更多人合作,在一天內共同完成一幅露天壁畫,并形成了傳統。

號壁畫《手工摘收啤酒花》,描繪印第安人摘收啤酒花,包裝進倉,夜宿帳篷里

號壁畫《去市場的十字路口》占據整個街區的外墻,描繪農民車拉馬馱,將產品運到市場銷售
當地壁畫學會按計劃邀請各地畫家,每年6月的第一個星期六來到小鎮,合作完成一幅露天大型壁畫。這個傳統一直持續到現在,已經有76幅不同風格和內容的壁畫分布在小鎮的每個街區、公園圍墻、棒球場等地。這些大眾藝術生動地展現托珀尼什小城一個世紀以來的生活、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多樣性。濃烈的壁畫也是土著與歐洲移民之間直抒胸臆的溝通。
游客中心展示,壁畫學會完全基于私人捐款贊助。每幅壁畫有嚴格的要求,內容由董事會擬定,必須是1850~1950年間,在準確的地點發生的真人真事。學會先委托某藝術家打樣,再開始畫壁畫。藝術家包括本地區和國內人才,不少畫家在一個以上的壁畫工作過。
壁畫內容以印第安部落的歷史和傳統,與歐洲移民文化的碰撞和融合為主,包括印第安人的生活、勞動,牛仔賽馬,西部拓荒者的創業,19世紀歐洲移民的生活,野生動物保護等。有幾幅大壁畫很精彩,也保存得很好。
首屆一天畫壁畫活動在1989年6月3日舉行,畫的是《清理土地》,這是農業區里最普通的農活,編為1號。
9號壁畫《手工摘收啤酒花》長達十幾米。每當啤酒花收獲季節,華盛頓州西北地區所有印第安人都會聚集在一起摘啤酒花,收集包裝入庫,或直接送到市場。他們白天勞動,工余唱歌跳舞,夜宿圓錐形帳篷里。
17號壁畫《去市場的十字路口》,描繪農民們從各地車拉馬馱將產品運到市場銷售。這是鎮里面積最大的壁畫,占據街心花園一側整個街區的外墻,色彩靚麗,形象生動,藝術水平很高。
41號壁畫,《Alex McCoy》,巨大的一幅人頭畫像,我以為是某大酋長。其實他是原住民,當過幾個小區的警察和法官。他一定深受百姓愛戴,才能獲此殊榮。


壁畫城中心,右側市政廳是超簡單的棕色小木房

號壁畫《》,十幾米長,他是原住民,當過幾個社區的警察和法官

第一幅壁畫《清理土地》,于年完成

公路上的壁畫城廣告牌,展示此地域是印第安部落農業區
有一幅新壁畫還沒有編號,《學校谷倉》,描繪早年沒有校車,師生都騎馬去上學。學校谷倉用來安置馬匹。
鎮上還有“美國啤酒花博物館”,是美國獨一無二的。亞基馬谷是美國最大的啤酒花生產區。這種平凡的多年生藤本植物對釀造業至關重要。亞基馬谷因此也成為著名的葡萄酒之鄉。“雅克瑪原住民文化中心”是美國最好的原住民博物館之一,再現了雅克瑪族的歷史、人民的生活,禮品店展示手工藝術品、首飾的制作。
無論現代文化如何凱歌高奏,小城并未跟隨快車道上跑出太遠。所有壁畫真實地再現美國西部歷史和普通百姓的生活。土著民族被逼迫到只剩下偏遠的幾處保留地,回不到過去了。對民族文化和傳統的尊崇,也只能靠這些鳳毛麟角的壁畫和展品得以延續和回憶了。
這些壁畫是托珀尼什人民的驕傲。5~9月間,可以坐西部電影里那種馬拉老式大篷車游覽,導游會自豪地解釋每一幅畫的內容和背景。置身這座沒有現代符號的歷史小鎮,我想如果缺少了這些壁畫,會讓人覺得簡陋蕭條。還沒有太多人知道這個地方,旅游者很少,也許這對保護當地的風俗而言,不見得是壞事。
小貼士:托珀尼什鎮在華盛頓州82號公路上。周邊農莊盛產新鮮瓜果蔬菜,當季農產品新鮮又便宜。有幾家葡萄酒廠可以順路參觀。■(摘自美國《世界日報》)(編輯/李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