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甄言
2016年底,江蘇鹽城市公安局交通巡邏警察支隊官方微博@鹽城交警一次性發出兩張海報,提醒騎電動車的人們遵守交通規則。一張為“像我們這個年紀,騎電動車一定要記住戴安全頭盔,否則會被開奔馳寶馬的同學認出來”,另一張為“像我們這個年紀,騎電動車一定要記住停車不越線,否則在路口會被開保時捷路虎的同學認出來”。這兩張海報甫一公開就引起網民爭議。
筆者認為,這兩張海報的宣傳方式值得我們爭一爭,議一議。必須承認一個事實,不少人對常規交通安全宣傳方式已經麻木,有的人我行我素,有的人對交警執法不以為意,更有甚者辱罵、毆打交警,交通規則之于這些人有如一紙空文。與此同時,交警也苦于找不到更有效的宣傳途徑和辦法。@鹽城交警拋出這兩則交通安全海報,本意無非是希望通過創新宣傳形式吸引網民“看過來”。從內容和方式來看,這是兩張突破常規的海報,其目的在于宣傳交通安全常識,提醒市民注意遵守交通規則,避免發生交通事故,或者即使發生交通事故也能把安全風險降到最低,沒有偏離主題。從“面子”角度提醒市民騎電動車要戴頭盔,等紅燈時不要越過停車線,可謂用心良苦,“海報字里行間傳遞出嫌貧愛富的價值導向、思維導向”類的批評倒顯得有點吹毛求疵。退一步說,“怕同學認出來”交通宣傳語比“放狠話”、用雷語含蓄隱誨得多,“怕同學認出來”的交通安全提示語則風趣、幽默、含蓄得多,值得正在“改文風”的媒體人借鑒學習。畢竟宣傳報道也需要“接地氣”,也需要研究受眾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