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明銘
摘 要:本文就圍繞因哈爾濱市地下水過量開采誘發的環境問題進行分析,說明了地下水開采過量的環境地質對策。
關鍵詞:地下水開采;過量開采;環境地質;問題;分析
中圖分類號:P642 文獻標識碼:A
目前哈爾濱市因為過量開采地下水資源所導致的環境地質問題較為突出的有地下水降落漏斗以及地面沉降、部分河水干枯等,并且這些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由越來越嚴重的趨勢,已經對哈爾濱市的用水以及環境地質保護產生影響,為了加強人們對地下水的保護意識,下面就對過量水資源開發對環境地質方面產生的影響進行詳細分析。
1.地下水位下降導致用水量衰減
從黑龍江環境水文地質總站所提供的檢測資料可以看出,在1970年時哈爾濱地下水的開采量還較少,雖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位下降,但依然能夠保持地下水的采補平衡,從1971年開始,社會發展速度加快,水資源供給不足,于是加大了地下水資源的開采量,出現了采量遠大于補量的現象,導致哈爾濱市的地下水位大幅度持續下降。1980年至今,哈爾濱市出現了各種新型產業,以重型機械廠、松江罐頭廠、道理煤氣公司、電焊條廠為主,提高了整體城市的水資源使用量,在20年之間地下水資源的開采率呈直線上升,并導致以上廠區位置中出現了小幅度的水位下降,形成小型下降漏斗。在這樣的持續情況下,2007年采水量達到了一個新高峰,水位也出現了較大幅度地下降,5個區域的小漏斗在隨著不斷擴大最終匯聚成一個大型水位下降漏斗,以重型機械廠為中心不斷擴大。與此同時,哈爾濱市平房地區以東安機械廠為中心也出現了小面積的漏斗。自2010年開始人們已經感受到地下水過度開采造成的負面影響,所以逐漸減少開采量,整體地下水水位的下降速度有所減緩,到2016年10月,該地區漏斗中的水位累計下降了36.8m,并且因為地下水水位下降,導致當地的靜水壓減小,含水層越來越薄,單井的用水量已經由1980年的5000m3/d衰減至當前的2000m3/d。但因為地下水是必需品,無法徹底關閉地下水開采系統,所以漏斗問題持續發展,水位也成持續下降狀態。
2.江水入侵引起沿江一帶水質變差
因為地下水的水位一直處于持續下降狀態,所以導致松花江的江水水位一直要高于地下水水位,引發江水倒灌補給地下水現象,而江水因為環繞著人們的生活區域,并大量雨水地下沒有地層的過濾,所以其中含有大量雜質,地下水在長期的江水入侵影響下,水的質量有了很大變化,經過抽水試驗,可以看出水中的Cl以及懸浮物呈成倍增長趨勢,雖然地下水所處含水層對水資源有一定的凈化,但凈化的能力十分有限,長久的江水與地下水混合,勢必會降低地下水資源的整體水質。
3.過量地下水開采導致河流斷流或干枯
哈爾濱市現有西河溝、信義溝、馬家溝以及運糧河四處河流,統稱“三溝一河”在七十年代初期時,這些河流附近存在幾個水源豐富、水質清澈的泉眼,但隨著地下水的大量開采導致泉眼中的水量減少,起先位于上游的泉眼開始干枯,隨著地下水開采力度增大,有些地區的層間水小時,下游的泉眼也隨之干枯,從前“三溝一河”中的清水消失不見,直到目前已經只能起到排污與泄洪的作用。
4.關于地下水開采過量的環境地質對策
(1)分區控制開采地下水。根據地下水超采造成危害的程度的預測評估,并考慮地下水資源的恢復、補給能力,將地下水開采管理劃分為禁采區、限采區和控采區或不同的保護區,進行分區開采。深層地下水和淺層嚴重超采區實行禁采政策,如市區內、長期農業灌溉的嚴重超采區;淺層地下水一般超采區、已引發地質災害地區和受污染地區,并具有一定的補給及恢復能力的地區實行限采政策;輕微超采區實行控制開采,實現采補平衡。并通過適當調整不同地區的水資源費來協助施行分區管理的政策。(2)合理配置,加強調控。超采區地表水與地下水進行聯合調度與合理配置,優先利用地表水,嚴格限制開采地下水,充分利用其他水源,如:污水處理回用、攔蓄雨水等。(3)總量控制,計劃開采。加強超采區水資源的統一管理,以實現地下水采補平衡為目標,根據各地實際,實行超采區地下水年度取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采取綜合措施,實行計劃用水,強化節水意識。(4)加大節水力度。節水措施可以從三方面開展,一是農業節水,大力發展廣泛使噴灌節水灌溉技術、滴灌技術等,并加強灌溉水渠的防滲技術運用,保證有限的水資源能夠得到充分利用。二是工業節水,對污染嚴重、高耗水的企業工廠進行管理,禁止發展過程中使用用水量大并過于落后的設備,要求企業內部增強產出污水的處理力度,便于水資源的二次利用。三是生活節水,更新老化管網,更新舊的較為落后的用水器具,杜絕滴、冒、漏水現象。提倡一水多用,廢水儲存處理后再用。
結語
總而言之,造成哈爾濱市地下水超采造成的環境地質問題是多方面的。對此,我們應該從地下水超采區水資源條件和實際狀況出發,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建設需要,科學規劃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體布局,明確不同階段地下水超采區控制和治理的目標和任務,提出具體治理實施方案,建立相應的管理體制、法制和機制,采取合理的綜合保障措施。
參考文獻
[1]王應旭.哈爾濱市地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保護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2(15):14-15.
[2]劉群.論地下水資源開采對環境地質產生的影響[J].科技與企業,2014(1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