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劉旭穎
外資加速涌入,越南零售業還剩多少空間
□ 文/ 劉旭穎

游客在越南樂天超市購物
開放國門、加速國際化的越南吸引了眾多國際零售商的注意。自2009年越南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定承諾開放零售市場后,包括麥德龍、BigC、樂天、永旺、歐尚等在內的國際零售業巨頭紛紛進駐越南。如今,越南革新開放30年后經濟飛速發展,市場開放程度不斷提升,并且越南身為東盟共同體的成員,諸多“誘因”正加速外國零售業布局越南市場。
越南零售業整體來說不夠發達。據越南工商股份商業銀行證券股份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鄧陳海登披露,越南國內現在大約有700家超市、132個貿易中心,而且大部分集中于城市,目前只占有市場份額的25%。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聶慧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援引數據指出,與周邊國家相比,越南零售業占市場份額比重仍很低,比如這一數字在菲律賓為33%,新加坡為90%,在中國這一比例為51%。
不過在聶慧慧看來,這既是劣勢也是優勢,未來幾年將是越南零售業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按照越南計劃投資部規劃,到2020年,越南將建成1200~1500個超市、180個貿易中心、157個購物中心。2015年越南零售額為1020億美元,越南計劃投資部計劃到2020年將這一數字提高到1790億美元。

并不只有越南政府注意到了這點,嗅覺敏銳的外國投資商也十分看好越南零售業的發展潛力,紛紛赴越投資。聶慧慧介紹說,2014年泰國Berli Jucker Plc(BJC)以6.55億歐元收購了越南麥德龍超市,并于2016年1月7日完成所有并購手續。這是迄今發生在越南零售業的最大并購案。“可以發現,在越南近幾年較大的零售業收購案中,日本企業收購越南企業的有3個,泰國有3個,要多于其他國家。”
現在,這些外國零售業巨頭正加速布局越南市場。越南媒體報道資料顯示,法國歐尚計劃于2020年前在越南北方地區開設20家超市,并與越南C.T集團合作在南部建立S-Mart超市網絡;日本永旺已在越南河內、胡志明市和平陽省建立3個商貿中心,未來計劃再增加10~20個;美國7-Eleven零售集團2015年7月底與越南SevenSystem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擬在越南布設便利店網絡;BerliJucker公司等泰國零售業巨頭在收購越南麥德龍和日本FamilyMart(已更名為B’Mart)網點后,宣布將繼續收購法國BigC品牌。
Vingroup、胡志明市貿易合作社聯合會(SaigonCo.op)、Hapro、Satra等越南本土零售業企業也在快速發展,但大多數仍存在聯通性不足、缺乏戰略規劃、管理人員專業能力差等短板。“越南零售業較大的不足在于分布不均勻,多集中在大城市,中小城市和農村仍主要依靠市場和雜貨鋪;尚未建立自己的品牌,因此近年來有較多零售企業被外資企業收購。”聶慧慧說。
這些外國零售業集團憑借資金、技術和企業現代化、專業化管理水平的優勢從生產端和銷售端不斷開拓越南國內市場,整體規模已相當于越南國內零售企業的40~45%。
事實上,“更值得擔憂的是,外資企業在進行收購后,會對銷售本國商品有一定傾向性,比如泰國集團收購麥德龍后就表示,其各超市所售泰國商品比例將占60%。”聶慧慧認為,隨著越南簽署的系列自貿協定生效和已經建成的東盟經濟共同體帶來的連鎖影響,將會有更多來自外國的質優價廉的商品享受零關稅待遇,涌入越南市場,沖擊越南本土商品。
在分析越南零售業發展前景時,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大國關系研究室主任鐘飛騰指出,這可以從兩個因素進行判斷。首先是越南的人均收入水平,越南目前人均收入約3000美元,與印尼差不多。“現在越南吸引外資的能力不斷提高,2015年吸引外資就達230億美元,在東盟諸國中僅次于新加坡,吸金能力可見一斑。”鐘飛騰說。
其次是年輕人口的結構比例。鐘飛騰認為,這點可以判斷越南人“消費口味”是否好培養。“目前,越南年輕人口占比達60%,他們對西方文化的心理接受度更高,越南輸送赴美留學生的數字在全球排名能在前10位中。這部分人群適應能力強,消費習慣很好培養。”鐘飛騰認為,現在外資零售業還在布局階段,除了收購還要進行管理和銷售人員的培訓、媒體宣傳等工作,更多的效果短期內還不會顯現,但是后期也會產生更多具體問題。比如,相關自貿協定對越南國企以及制藥業、農產品業會產生較大沖擊,而且這種沖擊可能會延伸到零售業的食品和農產品。
此外,開放過快加劇收入對比,這又會衍生出貧富階級對立等問題,不過這也僅限于胡志明等大城市的零售業。“越南體量小,以出口為導向,依賴國際市場明顯,現階段其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很有優勢。”鐘飛騰指出,越南在吸引外資的同時欲借此加強產業控制,加速融入國際產業鏈,并進行國內的產業調整。但要看到,過快的開放更有可能產生別的問題:比如外資控制某些行業、環境問題加劇等。同時,更快融入地區網絡的同時,也要面臨同類產品和資源的競爭,比如與越南的產業有同構性的印尼等。
·摘自《中國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