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黎敏
東盟電商江湖已定? Garena 有話要說
□ 文/本刊記者 黎敏

2016年2月Shopee團隊在菲律賓進行推廣
東盟的電商江湖,遠比你想的要精彩。當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于2016年4月收購東盟最大電商Lazada時,人們認為阿里巴巴將在東盟復制自己的電商神話。而當美國電商大佬亞馬遜意欲進入東盟時,人們又不禁猜想其與阿里的“瑜亮之爭”。不過,就在關于兩大巨頭競爭的討論甚囂塵上時,作為東盟最大的互聯網公司,Garena也沒閑著。
2016年12月,Garena旗下的移動社交購物平臺Shopee宣布年度商品交易總額(GMV)已達18億美元。這一數字超過了Lazada于2016年3月發布的13億美元,這是否意味著東盟電商的頭把交椅即將易主?Garena又是什么來頭?巨頭涌現的東盟電商江湖,未來又將誰主沉浮呢?
成立于2009年的Garena,名字來自于“Global arena(全球競賽場)”,跟它最初網絡游戲公司的身份倒是十分相符。作為網游公司,Garena擁有包括《英雄聯盟》、《火瀑》等多款游戲在東盟的獨家代理權。
不過不用多久,Garena就迅速成長為東盟電商零售和支付領域最大的公司之一:公司于2013年推出了類似微信的Beetalk,又先后于2014年、2015年推出了在線支付平臺AirPay和移動社交電商平臺Shopee。涵蓋游戲、社交、支付和電商業務,讓Garena從業務上看,簡直是中國騰訊的“東盟版”。實際上,Garena與騰訊也的確頗有淵源。
騰訊先是早幾年領投了Garena的A輪融資,2016年3月又追投了Garena的D輪融資。在這次D輪融資中,Garena共獲得了1.7億美元的資金,投后估值達到了37.5億美元。在位于新加坡的Garena公司總部,他們用投資者的名字給一些會議室命了名。“Antarctica(南極洲)”指的是騰訊(企鵝),“Shangri-La”指連鎖酒店香格里拉,因為億萬富翁郭鶴年家族的一些成員也是該公司的早期投資者。
2016年9月,Garena又獲得了新一輪融資,不過公司未披露該輪融資金額和投后估值。根據公司規劃,這些資金將主要用于支持Shopee和AirPay在東盟(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和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地區的強勁增長。
據Garena董事長尼克·納什(Nick Nash)介紹,AirPay目前的年交易額已經達到5.1億美元;Shopee的GMV已達18億美元,平均月度增長43%,擁有逾100萬賣家。盡管戈壁創投東南亞合伙人邱家睦指出,Shopee比Lazada多了中國臺灣市場,而當地又是Garena早期游戲業務的重要市場,因此直接比較運營數據并不公平。但相比Lazada用5年造就的13億美元,Shopee一年內的成長顯然是非常矚目的。而這驕人成績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
Shopee跨境業務總經理黨輝(Hans)認為Garena在中國臺灣地區的品牌、人才、技術能力以及銷售渠道都對Shopee的成長大有裨益,“該地區是我們兩大營收市場之一,而Lazada并未覆蓋。”
除此之外,Shopee的快速發展與“大手筆”的補貼也不無關系。一方面,按照東盟某代運營商的說法,Shopee在B端(企業)的物流補貼多、免收傭金,可稱作“現階段當地最適合入駐的平臺”。另一方面,Shopee還頻頻推出針對C端(個人)的折扣,2016年9月以來就有9.9、10.10、11.11、12.12四次大規模的促銷活動,10.10期間相關關鍵詞還登上了印尼Twitter的熱搜榜。
“燒錢”似乎是電商甚至整個互聯網創業難以避開的路徑。雖然從目前來看,Shopee的用戶獲取成本大約為其他公司的1/3或者1/4,“燒錢”的程度并不大。但要做一個健康發展的平臺,始終離不開塑造平臺的自身魅力。
Shopee不僅擁有分類目瀏覽、搜索和千人千面推薦等功能,在社交電商上的買賣家交互功能更是其最大的特點之一。“亞洲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是比較high touch(高接觸)的模式,買東西之前有很多互動和溝通;而且把客服的主動權,交還給賣家,對于提升客戶體驗和降低平臺客服壓力都有幫助。”黨輝說,“目前在包括Lazada在內的很多東盟電商平臺上,買賣雙方是不能交互的。”
而且,Shopee用戶可以通過在東盟滲透率很高的Facebook(臉譜)的賬號登陸平臺,將Facebook好友邀請進來,并將產品分享到Facebook上,進行關注、評論等。賣家的店鋪首頁也會清晰顯示該賣家的表現,包括消費者給的評級,賣家的粉絲數,聊天回復率和回復速度。而這些賣家的業績和服務質量將換算成一個綜合評分,最終影響賣家的流量分配。
不過,東盟消費者除了喜歡社交,現階段也更熱衷于移動端消費和現金支付。要做東盟“最合適”的電商消費平臺,Shopee從一開始就定位在了(手機)移動端的社交電商上。而AirPay則采用了“反向ATM”網絡——用戶可以在實體零售商店把現金轉換成數字貨幣,用來支付實體和數字產品,包括公共費用、博彩費用和電商購物。
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瀏覽、購物和出售物品,并且進行及時分享,如果說發展初期的Shopee主打的是C2C(個人對個人),與中國的阿里巴巴、蘑菇街有些許相似。那么眼下,天貓的B2C(企業對個人)似乎已在Shopee的選擇范圍內,這意味著在本土市場上,Shopee將直接挑戰Lazada。黨輝說:“我們正在向B2C方向轉型,大賣家的比例將逐步增長。”
“我們的愿望是在10年時間里,打造一個千億美元的消費公司。”Garena的創始人、主席兼集團CEO李曉東說。這個如今已經入籍新加坡的中國天津商人,給自己選擇了電影《阿甘正傳》里男主人公的名字Forrest作為自己的英文名,他為人低調如電影里的阿甘,卻掩蓋不住Garena計劃上市的鋒芒。“在未來兩到三年時間里,Garena計劃到美國首次公開募股,或者在東南亞某個地方進行二級上市。”李曉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為了上市,李曉東跟他的團隊還需要做很多準備。一位新加坡投資人公開表示,Garena的核心業務游戲發行吸金能力十足,但缺乏上市所需要的“故事”, 所以需要社交、支付、電商來創造更大的商業想象空間。
而具體如何拓展Garena的企業版圖,根據尼克·納什的說法,正如搜索引擎之于20世紀90年代,聊天將是未來一段時間的主流范式,所以公司將陸續建立起“聊天+內容(游戲)”、“支付”、“聊天+電商”的三大業務線,即Garena+、Airpay、Shopee,其中支付工具將起到連接作用。“三大業務是我們能力的極限與最佳狀態,而且暫無拆分發展的計劃,以支付深度綁定游戲和電商,三者能夠形成動態平衡。以后的發展路徑是縱向延伸,比如通過Airpay向賣家提供貸款。”也不排除通過Garena積累的近3000萬男性游戲玩家用戶向Shopee引流,以增加其男性用戶及3C產品的消費。
就在Garena進一步做大支付及電商業務的同時,在東盟社交電商領域,Facebook和Instagram都添加了點擊購買功能;在B2C領域,阿里巴巴旗下的Lazada與亞馬遜即將狹路相逢,東盟電商江湖已是風起云涌,但誰將“一統江湖”還難下定論,用邱家睦的話說,“東南亞電商滲透率才不到5%,大局遠遠未定,尤其在B2C領域,競爭才剛剛開始。”
·聯系編輯:3134643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