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李易之
防城港市大西南臨港工業園:“17”努力,寫好產業轉型升級大文章
□ 文/本刊記者 李易之
一直以來,中國廣西防城港市大西南臨港工業園充分利用自身與東盟各國和中國西南各省的資源及市場優勢、防城港深水良港的交通及物流成本優勢、本地的勞動力成本和環境容量優勢,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2016年,防城港市大西南臨港工業園在人才引進、企業服務、產業升級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進一步完善了園區企業“唱戲”的“大舞臺”。而對于已經開啟的2017年,園區管委已制定明確計劃,以確保園區在新的經濟形勢下處于有利的地位。
扶持產業發展是園區的重要使命,經濟建設中的各項指標則可以衡量園區的價值。可喜的是,2016年,園區在經濟建設方面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就。
當年,園區投產企業達到62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51家;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初步預計完成816.88億元,同比增長11.8%;工業增加值初步預計完成187.88億元,同比增長17.51%。
園區在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服務企業等方面極為重視。在服務企業方面,園區著力幫助企業解決在生產經營、融資貸款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如2016年組織了15家企業參加園區財稅專項知識交流會,幫助園區30家企業申請養老保險降低比率等。
項目建設方面,園區列入防城港市“邊海經濟帶”的項目總投資64.27億元。初步預計2016年1~12月累計完成投資3.15億元,新開工9個項目,2個竣工投產項目,全部完成任務目標。
古人云“人不可不務也,此天下之極也”。而今天我們所需的創新驅動,實質上正是人才驅動。
2016年7月,防城港市邀請了中國知名高校的專家教授和博士生參加“百名博士防城港行活動”,并選拔了一批優秀人才掛職鍛煉。其中中央民族大學的副教授王眾利、北京科技大學的博士生段生朝來到了園區掛職指導。
兩位掛職人才和工管委負責人就推動大西南臨港工業園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化”的深度融合,促進園區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召開了專項座談會深入研究探討。王教授表示將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和人脈資源,推進大西南臨港工業園兩化融合試點示范園區建設;段博士則針對一些企業生產工藝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專業建議。
而為了適應鋼鐵產業的轉型升級,大西南臨港工業園管委還邀請了鋼鐵冶金專家,北京科技大學郭漢杰教授前來開展專題講座和調研。

防城港市大西南臨港工業園內的廣西源盛礦渣綜合利用有限公司
郭教授分別從當前世界和中國的冶金現狀、冶金在工業中的定位等多方面作了闡述,并對鋼鐵企業今后發展方向提出許多現實而又具有開創性的建議。百余名冶金行業相關人員參加了講座,與郭教授分享了彼此的經驗。
未來的挑戰依然很大。中國經濟在2017年依舊面臨下行壓力;世界經濟不確定性增多,也不可避免地給中國經濟帶來新的變數。為繼續保持良好的表現,2017年園區將繼續全力以赴促發展、穩增長,全年爭取完成產值、增加值、稅收等經濟指標增長率10%以上。
針對園區存在的部分基礎設施尚未配套完善、用地等問題,園區管委會提出了相關對策——園區2017年將主要抓好招商引資、項目推進、服務企業、園區市政精細化管理、國家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創建與自治區“兩化”融合試點園區建設工作等一系列工作,力爭2017年打造成為防城港市第一個千億元產業園區。
·聯系編輯:3810943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