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陳惟杉
“首先需要向你們表示道歉,這次發布會本來想安排在上周,因為內部領導調整,推遲到今天。”
作為今年全國兩會前夕最后一位亮相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的“部長”,3月2日發布會伊始,郭樹清便向記者表達了歉意。此時,距離他2月23日晚從濟南趕赴北京,就任新一任銀監會主席,還不到一周。
恰在這段時間,前海人壽、恒大人壽接連收到罰單,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2月2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再就監管做出嚴厲表態,在金融監管的多事之秋,剛剛返回金融監管部門的郭樹清略顯“生疏”。
“請你原諒,我今天上班第三天,所知道的不多。”“請我的同事再補充一下。”……整場發布會,郭樹清多次做出類似表述。
這份“生疏”似曾相識。2011年12月,剛剛由建設銀行董事長轉任證監會主席的郭樹清在第九屆中小企業融資論壇發表演講時表示,“大家知道,我剛剛從間接融資領域轉崗到直接融資戰線,對資本市場并沒有多少成熟的想法。”但在任職證監會的18個月中,郭樹清推出70余項改革措施,包括完善新股發行改革、退市制度、推進新三板等,幾近“7日一新政”,而他是已卸任的證監會主席中任職時間最短的一位。
如今,被外界視為“改革者”的郭樹清再度回歸間接融資領域。
“還沒有得到相關信息。”面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金融監管框架將作何改變的問題,郭樹清如此回應。
整場發布會,郭樹清多次面對類似問題。“翻譯已經給你回答了,他用的詞是‘謠傳,已經代我發言了。”在回應自己會否主導金融監管框架改革時,郭樹清予以否認,但在面對何種監管模式更適應當下中國金融業,而銀監會會在其中扮演怎樣角色的問題時,郭樹清坦言,“我過去4年都是做實體經濟的工作,所以沒有考慮太多金融監管的事情,也想向你們請教。”
自2015年6月底,股市異常波動暴露出單個監管機構無法準確識別風險來源的問題后,現行“一行三會”的監管框架如何變革成為各方關注重點。成立于2003年的銀監會是“一行三會”中最“年輕”的部門,《中國經濟周刊》2016年第25期封面故事《金融監管“拆”還是“合”》中曾分析稱,其成立的初衷是為了增強央行的獨立性,但現實中銀行監管與貨幣政策的目標密不可分,將兩者分離存在潛在風險。“一行兩會”(將銀監會并入央行)也是被熱議的改革方案。
外界甚至一度傳聞,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會在2016年“提前召開”,確定金融監管改革方案。而如果按照此前4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5年召開一次的“慣例”,2017年將召開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
因此,盡管“一行三會”掌門人中有過國有四大銀行以及金融監管機構任職經歷的不在少數,但自2001年3月起,歷任央行副行長、外管局局長、建行董事長、證監會主席的郭樹清,在任職山東省省長4年后回歸金融監管舞臺,這一人事變動還是被外界解讀為金融監管變陣的前奏。
更何況,郭樹清此前就曾在王雪冰、張恩照兩任行長涉案落馬的“敏感時刻”出任建行董事長,此后,作為國有四大行中首先啟動股改的一家,建行順利赴港上市。
盡管并未明確更多關于金融監管框架變革的信息,郭樹清在明確2017年工作時表示,“積極參與、全力配合監管協調機制的建設,深化與‘一行兩會,當然還有外匯局,以及其他部委的信息共享和統籌協調,健全完善系統性風險監測預警和防控機制。”

《中國經濟周刊》視覺中心
銀監會副主席曹宇亦在發布會上透露,目前央行牽頭,會同“三會”正在制定統一的資產管理產品標準規制,“進展很順利。”
劉士余此前也曾表示,證監會與保監會兩個部委一直無縫連接,精誠合作,對資本市場的發展會更好。
看來,無論“一行三會”會否整合,監管機構間加強監管協調機制的建設已成定局。
“像我在山東工作的時候,有個肥礦集團進行結構調整、債務重組,債委會就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先后談判了40多次,最后達成了一個各方都比較滿意的結果,使債務得到了重組。”郭樹清以肥礦集團為例,介紹債委會在解決“僵尸企業”時的意義。
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表示,“山東省是債權人委員會發揮作用比較好的省份,有很多好的案例。”郭樹清笑言,這正是自己被調來銀監會的原因。
在全國已經成立12836家債委會,涉及用信金額約14.85萬億元,以及市場化債轉股簽約金額4300多億元,實施金額400多億元的情況下,如何有效地探索債務處置方式,事關去產能、去杠桿的推進,無疑是對監管的考驗。
盡管表示自己過去4年都是做實體經濟的工作,但郭樹清任山東省省長時曾以力推“金融新政”著稱,而“山東”也成為整場發布會的“高頻詞”。
2013年8月,山東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被外界稱為“山東金改22條”,提出“到2017年年底,全省金融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5%以上,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12%以上”。彼時,距郭樹清到山東任職尚不足150天。
2016年8月山東省金融辦曬出的“金改”3年成績單顯示,2012年金融產業增加值占山東GDP總量的3.87%,2015年金融產業增加值占GDP總量的4.98%。
此外,僅2013年,山東就先后引入30名高層次金融干部來魯掛職,并選派34名干部到中央金融單位鍛煉。山東“金改”啟動之初,山東便從中央各金融機構引進13人掛職“金融副市長”,后又引進至少兩人。
同時,山東17個市、137個縣(市、區)全部獨立設置金融工作機構,并加掛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牌子,承擔地方金融監管職責。
這份“山東經驗”在銀監會主席助理楊家才看來,對于處置近年來在各地多發的非法集資有著借鑒意義,對于“誰來執法”的問題,楊家才表示,正是“層層設置的監管局、有專職的金融副市長”成為“山東的非法集資相對來說比別的地方好一些”的原因所在。而銀監會受國務院授權委托,正是國家層面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的牽頭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