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紅
摘要:政治學習來源于生活,整個政治思想體系都是從生活和實踐出發的,所以要想真正學好政治這門課程,必須將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在生活中學會用政治思想分析、解決問題,另外教師要通過對學生生活化思維的引導,讓學生真正了解政治的內涵。
關鍵詞:生活化思維;初中政治;教學模式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057-01生活化思維的政治教學模式是讓教師作為學生的指導者,讓學生根據生活中所反映出來的事物的本質去學習,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自主。在初中政治課程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政治領域中各方面的知識,并應用到實踐中,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1.生活化思維教學的要求
1.1以學生為主體。基于生活化思維的初中政治教學模式,要求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生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鼓勵思考,鼓勵創新,鼓勵將生活和學習聯系起來,學以致用。
1.2與時俱進。在現實的初中政治教學中,要做到與時俱進,生活化的思維就能夠充分地利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反映的一些思想向學生傳授,學生學習到這方面的知識,又會反過來關心生活,關心政治。
2.生活化思維教學的原則
2.1結合實踐。對于初中學生,已經備有一定的政治常識,所以關于社會上存在的一些普遍現象,他們可能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只是他們看問題還不是很透徹,這時候就需要一個引導者,指導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如過去發生的汶川地震、吉林發大水等問題,這就是政治知識的現實例子,通過黨和政府的一系列努力,可以讓學生們了解到政府完成政府職能的一面,而對于我國的紅十字會中郭美美炫富事件,也讓同學們反思,這可能是政府職能尚未完善的一面。
2.2結合時事。課本中的內容總是局限的,它只是把最重要的精髓記錄在里面,其余大部分的內容都是補充說明,很多的知識與例子都不是時事,導致學生們在閱讀到此時,都會覺著這些與自己沒有絲毫的關系,這時候學生就需要教師的指導,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下,理論結合實際,本著與時俱進的原則,讓學生感覺政治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這樣才會激起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
2.3結合鄉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諺語的表面意思可能學生都懂,但是要想體會這句話的深意,恐怕僅僅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無論是什么人,無論做什么工作,都應該首先熱愛自己的家鄉,學生只有學會怎樣愛自己的家鄉,才會去慢慢思索怎樣愛國,這種循序漸進的方法在教學上也很受青睞。
2.4結合興趣。政治這門課程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比如電視上播出的新聞、周圍有趣的事件等,學生要擅于把學過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并且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學會挖掘其中有趣的話題,以便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政治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學生才會自發地去研究政治這門課程。
3.生活化思維教學的方法
3.1基于生活思維基調開展的初中政治教學形態。在課堂的知識傳授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進行充分的教學互動,老師居于知識傳授的引導位置以積極而富有興趣的課程設計吸引學生的關注,使學生的思維由被動形態的知識接受轉變成主動狀態下知識灌輸,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在課堂中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思路轉變教學態度,以幽默而富有哲理的教學語言為引導,提高學生的關注度,輔之以知識原理的風趣解釋,帶動學生的求知欲,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在進行生活模擬化的條件下,要充分開展"教"與"學"的有機結合,組成優化的教學模式搭配,帶動課堂氣氛,啟發學生思維,適當地對學生進行鼓勵,提高學生的自信,進而引導學生關注知識原理,從而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提高知識的學習效率。還要十分注意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除了創設情景教學法,還適時采用講故事、演講、小品,競賽、課本劇表演等方法,激發學生們學習基于生活的政治的興趣。在課堂上利用表演教學時,注意兼顧各種檔次的學生,讓他們人人都有機會參與,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要求同學們在課堂上進行想像表演,由優生和后進生進行組合,由優生帶動后進生,教師做適當指導,由于準備充分,安排合理,從而獲得成功,讓他們充分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興趣,從而進一步培養了他們的自信心,增強了他們的上進心。
3.2基于生活思維的政治教學目標的確定奠定課堂教學基調。在生活化的思想教學的活動學習中,教師和學生這兩類主體應該在活動開始前,設計明確的生活學習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等教學目標,且要明確設定生活化活動在課堂中開展的合作基調。首先是要以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極積發言并耐心傾聽學生的意見。二是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盡可能的給其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以此來增強學生學習信心。三是要培養學習興趣以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四是傳授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教會學習并順利實現自主學習。五是建立多元的評價機制,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其自主學習的表現進行激勵。六是要給學生以充分地獨立思考、自主參與的時空,使其有學習,有體會,有展示,有思考的機會。
3.3生活化內容的結構優化突出政治學習任務的主體地位。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要以課堂學習任務為教學導向,即在教學中建立問題解決模式,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保證擁有與利用豐富的學習機會,以真正獲得學習經驗。問題解決模式是多種具體教學方式的集合體,包含著"以問題為定向、以探究為過程、以解決為目的"的共同特征。以任務為導向的學習還包括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教學場域,走向校園、走向社會、回歸生活世界。通過同伴活動、社區活動等其他社會活動,主動建構認知結構,完善學生的心理適應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塑造整體人格。基于生活思維的政治教學方式的重要轉變就在于改變學生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真正使學生的以生活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完成任務、解決問題為主要內容。
3.4構建"規劃性"政治教學綜合分析機制。生活化思維的政治教學"規劃性"分析機制就是落實到每個學生具體的學習責任,將教學過程進行精細化、方向化設計,提高教學中的學習效率。為進一步構建"規劃性"政治教學綜合分析機制;首先,要把課堂教學步驟進行精確劃分,保證每天的教學工作高效完成,并且對當天的教學狀況進行總結,對錯誤及時糾正。
4.結語
生活思維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改變了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現狀,創建了良好的教學情境,不斷優化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融合,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使政治教學具有多樣化的特點,更具有趣味性,有利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靈活應用到實踐中,逐漸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谷峰.基于生活化思維的
初中政治教學模式分析[J].才智,2014(36):214.
[2]甘維青.對基于生活化思維的初中政治教學模式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5(1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