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蘭靜
摘要:傳統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受到一定的影響。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有助于提高生物教學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就思維導圖的優勢及其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306-02
高中生物課程是概念內容較為廣泛的科學課程,其對學生的抽象能力、記憶能力等有著一定的要求。但是,傳統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學生的記憶效率不佳,對知識的理解也不夠深入,因此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不足,嚴重制約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新課改要求教師能夠重視思維導圖的重要作用,進行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形式的改革,以下本文就相關問題進行簡要分析。
1.思維導圖的優勢
思維導圖又被稱之為樹狀圖和概念地圖,其在概念類的教學中應用十分廣泛,學生只需要確立一個中心的概念或者關鍵詞,就可以進行無限的思維延伸。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具有明顯的優勢:首先,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重構知識體系,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并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內容較為廣泛,學生容易邊學邊忘,思維導圖的運用可以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其次,可以幫助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備課效率。對教師來說,教師也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備課,減輕教師的備課壓力;最后,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思維導圖的繪制不是簡單的知識提取,還對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廣度有著一定的要求。因此,采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的發散思維。
2.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 指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網絡。思維導圖的繪制具有放射性特征,學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不斷的知識和記憶延伸,構建更加完善的知識網絡。但是,如何進行知識網絡的構建卻是需要教師特別注意的地方。知識網絡的建構是由點向線、然后由線向面進行擴展的,教師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應該要幫助學生找到知識的關鍵點,然后引導學生建立越來越完善的思維導圖。建構完善的知識網絡體系較常用于復習課的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進行知識網絡的建構。例如,在細胞知識的復習中,教師先要引導學生找到復習知識的主干部分。細胞這一章節包括的內容較為廣泛,其主干應該是細胞的基本結構[1]。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將細胞的結構做到思維導圖的中心。細胞的基本結構應該包括細胞壁、細胞核、細胞質基質、細胞器以及細胞膜幾部分。教師指導學生沿著細胞基本結構這個中心畫出幾條長線,保持長線相互之間的距離,方便繼續進行知識網絡的建構。這就是知識網絡結構的基本框架。然后教師再根據這幾條主干線讓學生進行進一步的知識拓展,完善知識網絡。
2.2 指導學生及時做好筆記。思維導圖可以將教學內容優化,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可以幫助學生利用關鍵的字詞進行知識的記憶。在思維導圖的運用過程中,教師需要知道學生適時做好筆記。做筆記的方式包括畫線、畫圈、涂色或者標上數字等,對重要的內容進行特殊的標記,這樣,學生在以后復習時就可以一眼看到重點內容。當然,做筆記必須要求字數較少、精簡干練,否則將會影響整個思維導圖的篇幅和結構。因此教師也需要指導學生如何縮減知識內容,在思維導圖中做好筆記。例如,在"遺傳因子的發現"思維導圖建構過程中,學生需要對基因自由組合定律進行思維導圖運用。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包括三個部分,及對現象的解釋、對自由組合現象解釋的驗證以及對雜交實驗的解說。這其中包括的具體內容十分復雜,教師要指導學生采用簡單的文字做筆記。如在對現象的解釋中可以標上三點,對每一點進行歸納和總結,如純種只產生一種配子,n對相對性狀由n對基因控制(同源染色體)等[2]。以此來節約空間,同時又對重要知識進行解釋和記錄。
2.3 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總結。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有效性。小組合作教學法是教師經常使用的教學方法,在合作教學中,教師會為學生布置較為任務,學生自主學習之后再進行討論學習。討論學習過程中,每個小組成員都需要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最后進行所有建議和建議的綜合分析,選出最佳方案。這個過程中就存在提取不同學生的觀點和意見的問題,如何提取就需要依靠思維導圖的力量。小組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選出一人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當其他學生在討論時,這位學生就需要將其他學生的觀點以關鍵字詞句的形式進行記錄。這樣,學生在最后結論時就可以綜合思維導圖進行迅速的總結,有助于提高學生討論的結果,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如,在生態環境的保護中,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任務是:應該對那些生態環境進行保護以及怎樣進行保護?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選擇一名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討論過程中,有些學生強調要重視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并提出采用生物技術和政府政策保護,也有學生主張對水資源的保護以及土地資源的保護等。負責繪制思維導圖的學生應該以生態環境的保護為中心,然后以生物多樣性、水資源、土地資源等為主線展開進行思維導圖繪制,并將其他學生的補充和建議添加上去,最后形成完整的答案。
3.結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是將人腦的思維進行直觀化的圖形思維方式,將思維導圖應用于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一方面,思維導圖可以促進學生知識結構的更加完整化,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促進學生發散思維的發展;另一方面,高中生物教學的概念知識較多,適合使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因此,要求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幫助學生正確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學習和記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 印寶軍. 巧借他山之石 優化課堂教學——例談思維導圖在高考生物復習中的應用[J]. 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03:99-100.
[2] 孫志妍. 高中生物教學中思維導圖教學策略構建與應用的研究[J]. 亞太教育,2016,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