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邵大帥 高惠中
提高后勤裝備建設效益的對策與思考
文/邵大帥 高惠中
后勤裝備建設效益分析貫徹裝備發展全壽命是全面建設現代后勤的客觀需要,是提高后勤保障力的現實需要,是降低后勤建設成本的有效手段。本文從需求牽引、發展模式、研發水平、激勵機制、整體效益幾方面提出對策與思考,對提高后勤裝備建設效益具有積極意義。
后勤裝備;建設效益;對策

后勤裝備建設質量取決于科技實力、經費投入和建設效益。加強后勤裝備建設效益分析研究,對提高后勤裝備建設水平,推動后勤裝備建設跨躍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在此談幾點對策與思考。
堅持軍事需求牽引就是堅持提高保障能力導向,是解決后勤裝備現有問題、提高建設效益的主要途徑。應把后勤裝備發展與軍事需求緊密結合起來,軍事需求既是后勤裝備建設的起點,也是評價后勤裝備建設效益的根本標準和依據。為解決需求不明、需求不準的問題,主要應從兩個方面提高后勤裝備發展的有效性。一是以作戰部門為核心,吸收后勤部隊、部隊后勤分隊、科研人員參加,成立需求評估常設機構,提出需求規劃與需求建議。二是要制定體現需求牽引原則的政策和法規,明確規定后勤裝備發展各個階段的時間要求、任務要求、責任要求等。此外,要對需求進行廣泛的分析,規范分析標準、方法、程序及分析機構和人員的責任。
堅持以創新思維指導創新實踐,不斷探索創新發展新模式。一是積極開展調研,探索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在武警后勤裝備研發過程中落地生根的有效途徑。后勤裝備技術軍民兼容、軍地通用性強,在保障功能上與民用裝備相近,可以相互替代、相互支援。二是要堅持全面統籌的發展模式。統籌不同戰術層次裝備的協調發展,統籌專用裝備與通用裝備系統配套,統籌現有裝備升級改造和新型裝備研制,統籌重點部隊和一般部隊的裝備配備,統籌方案設計、研制定型、配備標準和專項維修等關鍵環節的管理控制,實現后勤裝備整體協調發展。三是要把后勤裝備發展作為互相聯系又有明確區分的若干階段,在每一個節點對后勤裝備建設適時進行全面質量評估,避免盲目投入、重復投入和無效發展,從而降低后勤裝備建設成本,提高后勤裝備建設效益。
強化后勤裝備科研工作,提升總研發水平,就是要求在后勤裝備的需求分析、方案論證、方案評估、技術革新和配備建設方面,應注重頂層設計、通盤考慮。一是要加強后勤裝備建設的系統規劃和設計。要加強裝備需求分析和綜合協調,組織一體化的研制開發。貫徹系統集成、技術融合、標準一致的要求,按照統一的發展規劃、統一的設計目標,合理分工、聯合攻關,協調有序地展開論證與設計。二是要重點突破,帶動裝備技術的整體升級。要抓好對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具有倍增作用的裝備科研工作,在重點方向上求突破。要根據“十三五”后勤裝備發展規劃,切實抓好實施,力爭在關鍵項目研究和配套建設上取得突破性成果,帶動后勤技術升級、提高后勤裝備檔次、大幅度增強后勤裝備保障能力,在建成基于信息化條件下體系作戰后勤保障相適應的裝備體系上有明顯進步。三是要注重裝備研發的信息化水平。要通過走以自主研制為主、自我改裝為輔的路子,加快后勤裝備信息化建設,提升后勤裝備建設整體水平,不斷提高后勤裝備建設效益。
要加強后勤裝備質量激勵機制研究,建立健全競爭機制,對質量好、價格優的合作商實行優先訂貨,從激勵機制上提高后勤裝備質量。在此基礎上,積極開拓后勤裝備采購管理的新路子,全面提高后勤科研成果和采購裝備的質量。在裝備采購管理體系、辦法上,積極響應軍民深度融合政策的新形勢、新要求,走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后勤裝備采購管理新路子。在裝備采購招標上,引人競爭機制,公開招投標,逐步擴大后勤裝備的招標范圍,將科研、生產、采購環節均納入指標范疇,以此來全面提高后勤裝備科研、生產和采購的質量。同時,配合部隊編制體制調整,靈活構建層次銜接的后勤裝備保障體系、維修體系、力量體系,做好預案,確保技術人才儲備。要研究探索后勤裝備維修保障的有效途經,加大過渡型后勤裝備維修器材和零配件的儲備,確保在更新換代交替時期后勤裝備保障力的持續和延伸。有效解決后勤裝備維修難的問題,不斷提高后勤裝備維修效益,從而提升后勤裝備綜合保障能力,促進后勤裝備整體效益的提高。
在后勤裝備建設發展上,要始終堅持大后勤觀,一是要充分依靠科技經濟建設成果搞建設;二是后勤裝備建設要適應非戰爭軍事行動下全域機動、多方聯動、重點突破的特點,打破后勤裝備管理分工界限的束縛。完善與作戰裝備協調發展機制,著眼“多能一體、有效維穩”的大目標,協調后勤管理部門,統一籌劃建設,統一論證設計,統一組織實施。對后勤裝備進行大面積整合,優化品種結構,填補缺項空白,實現后勤裝備體系精干的同時,進一步優化戰術層次裝備結構比例,實現整個裝備系統的結構合理、性能匹配和效能最優,最大限度提高后勤裝備建設整體效益。
(作者單位:武警后勤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