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Joy
“只要我喜歡,有什么不可以?”這就是川久保玲(Rei Kawakubo),一個七十五歲的“少女”。
她的設計正如其名獨創一格,融合東西方的概念,被服裝界譽為“另類設計師”。在2018年春夏巴黎時裝周的秀場上Comme des Garcons(川久保玲個人服裝品牌)展示了她有史以來最大、包得最嚴實的一系列作品。
為此,看客們褒貶不一……


服裝設計師 川久保玲

如果其他設計師說他們的靈感來源于“隱身衣”,你可能會覺得他們說的是運用可以透出身體的透明布料(本季很多時裝秀上都出現了這些)。但川久保玲卻恰恰相反,在2018年春夏巴黎時裝周的秀場上展示了她有史以來最大、包得最嚴實的一系列作品。她以“多維涂鴉”為創作主題,創作出極其夸張的藝術造型,充滿趣味。
現年七十五歲的川久保玲在她的時尚生涯中,幾乎挑戰了所有關于時尚的東西,包括她的時裝秀是否真算是“時尚”這一問題。看著這些雕刻般的龐然大物在秀場上巡游,讓人不禁思考她的主題是否是隱身女性,而不是隱身衣。幾乎在每個造型中,身體、頭部,都快被這些游走的服裝給遮完了。但很矛盾的是,每個造型又都透露出足夠的藝術氣息和少女心,占據全場。
川久保玲親自掌管著自己建立的時裝零售帝國,那是很多前衛小設計師的天堂。作為一個獨立企業家,她有足夠的自由去隨意打造自己想要的時裝秀。雖然很久之前她選擇走一條完全不同于任何普通時尚潮流的路,但在她的時裝秀中,我們完全可以感覺到她為創新服裝藝術所經歷的煩擾痛苦。比如,她的開場造型是件被挖出洞的龐大荷葉邊大衣,能看到鼓起的黑色肚子,寓示著她認為的孕育。
她到底想表達什么呢?或許,這次的主題更多是關于川久保玲風格以及她那么多年來的創意。雖然本季不是對以往作品的一次回顧,但是那些80年代起就跟隨、尊敬和研究Comme des Gar?ons的人能從這些雕像般的龐大作品中發現川久保玲參考了以往各種作品。
有一條彼得潘式圓翻領的天真女學生連衣裙,被嵌入到巨大夾棉圓盤里;她對格子呢的喜愛表現在那巨大的蘇格蘭短裙上;而她對黑白圓點的喜愛顯現在一件巨大大衣上。本系列還有明亮紅色、漆皮和褶邊,這也許是為了與她“感性”的一季相互呼應。
這樣探究下來,引發了更多問題,而得不到簡單答案。但是,又相互矛盾的是,沒人能輕易地理解川久保玲,但這也是時尚界很愛她的原因……



服裝設計師 川久保玲(左二)




在今年五月Comme des Gar?ons于紐約大都市博物館舉辦的展覽開幕前,川久保玲似乎很肯定沒有人會前往參觀,她認定成千上萬的參觀者絕對不會認同她的試裝態度。
對于展覽后舉辦的首場時裝發布會,川久保玲選擇在輝煌的俄羅斯領事館舉行。她保留了高于平地的伸展臺,她要讓所有人都能夠看到他們所認為“讓人失望”的作品。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強烈充滿Comme des Gar?ons時尚權威的系列。服裝的比例挑戰著實用性。袖子長及地板,臀部比任何門都要寬。一件夾克足足有5英尺寬。當16件作品展示后,時間與空間消失了,我們看到11位橫跨文藝復興的幻象大師,從16世紀意大利藝術家Arcimboldo到同為16世紀的禪意僧的Sesson Shukei,再到當代圈外藝術家Anne Grgch和虛擬新星E-Boy的作品。發型師Julien D’Y打造的融合了非洲與中世紀風格的發型讓作品錦上添花。由著名音樂人Frederic Sanchez制作的秀場配樂則選擇了11位年輕女性的作品,來搭配每一位藝術家作品的出場。
將最后提及的音樂這一點放大很有意義,因為這個系列“關乎”的是少女時期。畢竟川久保玲對于靈感的闡述都十分直白。這里有卡通、花朵,或許還有一個小女孩做公主的夢想和其他什么的。它會是一件婚紗嗎?有人問。還有人將模特頭發比作鳥巢,在“鳥巢”中,一大堆裝飾物使其愈發顯得特別。
編輯認為,這些服裝里面裝滿了日本可愛文化的碎屑,如同Hello Kitty留給我們的可愛感,這從中隱隱傳達出七十五歲的川久保玲想要回歸大藝術家的少女心。

在瑣碎的裁剪、結構設計、夸張廓形中,似乎充滿了巨大的哀愁。川久保玲在告訴人們,人類不可避免的遭遇誰都無法逃脫。這些衣服充滿了儀式感,這種儀式仿佛是在紀念成長,紀念少女時期所逝去的童真,輪回新的希望。
在所有的可愛之下,一只巨大的黑烏鴉盤旋著。該系列中最令人驚艷的一間作品,就是一大堆可愛的東西被碾壓揉做一團,與大衣、內衣同時裹在連體衣之外。但是這里看上去是刻意而為之。因為,它不會,也不能,永遠維持下去……
可以說,現在的川久保玲是一個簡單、天然、美麗的少女,她用最童真的手法嫻熟地傳遞著民族精神,表達的是一種“立體主義”的內涵。
沉郁不一定消極,川久保玲用她的創作去體現嶄新的、積極的民族印象及展望,這何嘗不是獨立、自我主張的少女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