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詳盡地分析了心理學領域中引進版圖書對心理學研究、出版業發展和社會大眾的重要價值,同時指出目前引進版心理學圖書占據較大市場份額的主要原因及引進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最后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建議,以期促進引進版心理學圖書市場的長遠發展。
【關 鍵 詞】引進版心理學圖書;重要性;問題;建議
【作者單位】楊莉,成都醫學院。
當下,面對社會大眾的各種心理需求,很多出版社將國外的心理學圖書系統地引進并出版。這些引進版心理學圖書受到了中國讀者的歡迎,在心理學圖書市場上占據了很大的份額。因此,我們應該對引進版心理學圖書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了解它的優勢與不足,解決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規避風險,以便更加理性、有序地將其引進。
一、 引進版心理學圖書出版的必要性
引進、翻譯和出版國外圖書是一種常見的出版行為,尤其在心理學領域,引進版的心理學圖書一直是心理學圖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我國心理學的發展和滿足社會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歷史根源性
19世紀末,西方工業文明迅速崛起,而中國的封建王朝正在衰落,巨大的差距迫使中國知識分子奔赴歐美,尋找能夠拯救中國的真理,而他們中的一些人在海外學習的正是西方的心理學。20世紀初,一些早期在西方學習的中國學生開始返回中國,并開始在中國介紹西方心理學。他們在回國后翻譯出版了西方心理學的許多重要著作,建立了心理學的實驗室,還成立了心理學的教學和科研機構。例如,郭任遠回國后,通過著書立說、實驗研究等方式,不遺余力地宣傳行為主義,掀起了一場關于本能的論戰。但在這個時期,中國的心理學還只是停留在對西方心理學的復制和模仿上。盡管如此,這些早期翻譯出版的心理學圖書還是為中國科學心理學的起步和發展帶來了科學的研究方法、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術,為中國心理學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對心理學學科發展的重要意義
中國的心理學是在移植、吸收了西方心理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可以說心理學發展的歷史是一個西學東漸的過程。據《民國時期總書目》記載,從清末到20世紀初期,中國從日本引進的心理學圖書有13種,占據我國引進書目的較大比例。1918年以后,我國從美國引進的各類心理學圖書達到107種,占引進書目的57%。這些從國外引進的心理學圖書對當時西方心理學在我國的本土化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時至今日,引進版的心理學圖書對我國心理學學科的發展依然起著借鑒和積極的推動作用。
3.滿足了社會需求
大量引進版心理學圖書不僅豐富了我國的心理學圖書市場,而且彌補了國內相關圖書供應不足,難以滿足社會需求的短板。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各種社會問題不斷出現,各個年齡層次的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然而我國的心理咨詢從業人員數量遠遠不夠,人們已經習慣于在各種各樣的心理學書籍中尋求方法,解決日常的心理困惑。《心理學的邀請》《心理學改變生活》等圖書已成為許多讀者的選擇。面對國內心理學圖書相對缺乏的局面,國外的心理學圖書種類甚多,實際應用性很強,引進版的國外心理學圖書對專業和普通讀者來說無疑都是最理想的—種選擇。
4.較高的經濟回報
引進和出版國外的心理學著作不僅能夠壯大出版社的實力,還能使出版社獲得豐厚的經濟回報。國外經典的心理學圖書因為理念體系嚴謹、素材翔實及表述生動有趣,在國內圖書市場很受歡迎。例如,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學與生活》(第16版)、《理解孩子的成長》、《親密關系》以及《心理學》等圖書,有的圖書成為國內的心理學教材,有的圖書則被選為心理咨詢及培訓機構的用書。尤其《心理學與生活》(第16版)近年來已經重印了十幾次,早已成為心理學領域的暢銷書和常銷書。
二、引進版心理學圖書占據心理學圖書市場較大份額的原因
最近,有專家指出,某知名網站推薦的300本心理學圖書中,引進版圖書就達到了70%以上,并且還有不斷攀升的趨勢。分析引進版心理學圖書在中國備受追捧的原因,對規范引進版心理學圖書出版,提升本土心理學圖書品質都有重要意義。
1.引進版心理學圖書的自身優勢
出版社選定的引進版心理學圖書大都是知名度較高、評價較好的精品圖書,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引進版圖書擁有較高的質量。此外,由于中西思維方式存在較大的差異,引進版心理學圖書與國內出版的圖書不同,它們大多制作精良,內容精練,更為實用。引進版心理學著作突出人性化,設計也很新穎,圖文并茂,其中有些圖片還是難得的珍品。尤其是近年來我國引進的心理學教材,其內容緊貼市場和學科研究的前沿,大多教材還配有教師和學生互動的輔導教材。
2.我國原創心理學圖書出版還比較薄弱
心理學在我國的社科領域是一門特殊的學科。我國心理學是在對西方心理學的引進和模仿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在“文革”時期曾遭受挫折和重創,這不僅拉大了我國心理學與西方發達國家心理學的差距,還導致我國心理學至今的發展水平仍不能和其他學科相比。當前,我國心理學科的發展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在圖書出版領域也不乏高質量的圖書問世。但與巨大又復雜的市場需求相比,我國原創心理學出版仍然比較薄弱。而且還有一些作者,抓住人們想要通過簡單快捷的方式解決問題的心理,拼湊出許多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心理學著作,這些著作涉及婚姻、工作和教育等方面,一般內容雷同,直接拉低了我國心理學圖書出版的質量。更有甚者,一些作者將一些生活經驗冠上心理學的名義并進行出版;有的書還以市儈、庸俗的處世之道冒充心理學,不僅對大眾起不到良好的引導作用,還阻礙了心理學圖書市場的發展。
3.良好的出版環境
引進版的心理學圖書在我國獲得較好的發展,實則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在改革開放初期,雖然人們在思想領域獲得了解放,國外各種思潮和學說也被引入國內,但心理學卻只有零星的幾本書被引進,例如,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論》等圖書。即便如此,這些圖書也對當時我國民眾了解和學習心理學知識發揮了重要作用。2001年,圖書公司開始與出版社合作,推出了一批國外的心理學教材,并就此形成了幾個心理學圖書品牌,例如,“萬千心理”“新曲線”等圖書品牌。2006年左右,國內出版社逐漸看到心理學圖書的潛在價值和發展前景,紛紛推出了獨具特色的心理學圖書,引進版心理學圖書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當前,心理學圖書的發展更加多元化,各種優秀著作層出不窮,參與的出版社也不再局限于一些教育大社,其他有實力的出版社也開始加入這個行列。引入心理學圖書較早的幾家出版社,如輕工業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和北京大學出版社等,正在努力完善品種,做大做強,而其他涉獵引進心理學圖書的出版社更注重獨辟蹊徑,引進具有自己特色的心理學圖書。其中有的出版社將名著重新包裝,有的出版社瞄準名家的新作,有的出版社做一些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心理選題。這些出版社所推出的品類也不再局限于心理學教材,而是瞄準了更適合普通讀者和社會大眾閱讀的心理學專著,為心理學圖書的引進營造了良好的出版環境。
4.社會環境的推動
從社會的大環境來說,引進大量的心理學專著、心理學教材對加快我國心理學科學建設,提高科研水平,普及心理學知識和滿足社會大眾的心理需求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隨著高等院校雙語教學改革的實施,一些高等院校更加關注外版教材,加快了引進的步伐。國家有關部門對此也是持積極態度,使得引進版心理學圖書在國內形勢一片大好。
三、引進版心理學圖書市場存在的一些問題
當下,引進版心理學圖書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引進的品種、類別也非常多,毋庸置疑,我們取得的成績是顯而易見的。可以說,引進版心理學圖書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但這些圖書在引入、翻譯、出版的過程中,仍存在諸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加以關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進一步開發引進版圖書的市場潛力,使其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
1.圖書質量不高
目前,我國引進版心理學教材的出版較為成熟,但其他范圍心理學圖書的引進則顯得不夠成熟。不少出版社和圖書發行企業更傾向于出版心理學教材,對其他薄弱領域的心理學圖書則關注不夠。還有一些實力較弱的出版社將目光聚焦于通俗讀物、勵志類圖書,對心理學經典著作、心理學研究著作的出版較少。筆者隨機購買了5冊國有出版社和5冊民營出版機構出版的引進版心理學圖書,發現民營出版機構出版的引進版心理學圖書的疏漏達23處之多,而國有出版社出版的引進版心理學圖書的疏漏也達9處。由此可見,無論是引進版心理學圖書的內容選擇,還是出版圖書的水平和品質,都有待提高。
2.譯本質量較差
國內翻譯工作一般稿酬較低,而真正高水平的譯者也較少。這不僅表現在心理學圖書領域,其他領域也同樣如此,譯本質量可能是一個共同存在的問題。引進版心理學圖書雖然品種繁多,但真正質量過硬的譯本并不是很多。為了搶占市場的先機,有的出版社往往找來不合格的譯者,或者采取多人分譯的方式,甚至還采取邊翻譯、邊發排的流水翻譯法。還有一些出版社借口譯者文責自負,削弱甚至放棄了翻譯質量把關,有的出版社連編稿也承包給譯者。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些出版方過分追求利潤,致使心理學圖書市場譯本質量參差不齊。
3.無序競爭嚴重
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是一本具有代表性的經典之作,曾由多家出版社出版發行。據不完全搜索統計,至少有20家出版社推出了《夢的解析》,分別署不同譯者的名字,在這些譯本中不乏簡單的低級復制版本。又比如,可歸結為“普通心理學”的教材也有10種以上的版本,這些書到底哪些更好,適合哪些需求的讀者使用?這給讀者選擇圖書造成了極大困擾。這種出版行為不僅損害了原創出版社的權益,而且助長了這種投機取巧的不正之風。筆者購買5冊書名相同、不同出版機構出版的引進版心理學圖書,發現其中兩本圖書內容極為相似,由此可見,惡性競爭現象普遍存在。
4.缺乏本地適用性
引入國外心理學圖書的過程中,還存在一種懶惰的“拿來主義”行為。心理學本就是一門來自西方的新學科,這類書的大量“拿來”本是無可厚非,然而,國外的某些心理學技巧并不一定適合我國讀者,一味地“拿來”就容易導致圖書的“水土不服”和“消化不良”。引進版心理學圖書涉及國內、國外兩種不同的文化,其在引進時要求出版社必須具備心理學領域的相關知識,而現實的情況是出版社對原作影響力把握不準,僅僅是將目光瞄準了國外的暢銷書排行榜,引入的賣點也是基于該書在國外的暢銷熱度,忽略了引入后該書是否適合國內讀者,因此,這些引進版心理學圖書缺乏本地適用性考察與調研。出版機構在引進心理學圖書時不僅要關注國外暢銷的品種,還要注意挑選真正適合中國讀者的作品。
四、關注市場,慎重選取題材
引進版心理學圖書選材范圍廣,出版人需謹慎選擇圖書種類,注重圖書品質,把握圖書影響力,還要進行深入的市場調查,選擇真正適合我國讀者的高質量圖書。編輯應參與到經營活動中,從而了解市場,把握市場動向,編輯出適銷對路的圖書。另外,編輯應不斷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多向相關的心理學專家咨詢,才能在圖書選題、策劃和引進的過程中,選出高質量的心理學圖書。
1.提升翻譯品質,保障合法權益
引進版心理學圖書常因翻譯語言不到位而損傷原著的專業品質,這就需要出版社加強翻譯力量,聘請專業人員翻譯,保證譯文的質量。例如,《理智勝過情感》的譯者張憶家博士,曾在美國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有專業執照并從業多年,這保證了圖書翻譯的質量。此外,出版社還應加強心理學著作翻譯人才的隊伍建設,提高翻譯人員待遇,培養大批既熟悉心理學,又擅長翻譯工作的人員,規范心理學著作翻譯市場。與此同時,出版社還應注重對高品質翻譯作品的立法保護,嚴懲學術不端行為,規范市場亂象,使粗制濫造的引進版心理學圖書無生存空間。
2.打破局限,勇于開拓
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中,引進版心理學圖書也應走市場化道路,讓市場起決定作用。出版社要打破引進版心理學圖書傾向于教材的局限性,不斷拓寬引進版心理學圖書的出版范圍。國外心理學圖書除了教材,還有很多與日常生活和個人成長關系更加緊密的好書。目前,國內引進的心理學圖書品種無論從類型還是從范圍看,都有非常廣闊的拓展空間。
3.分類出版,規范市場
我國目前的心理學圖書除心理學教材之外,面向專業心理學工作者的圖書品種有限。因此,筆者建議出版社可以分類出版,針對心理學專業人士出版專業用書,針對非專業人士出版實用的大眾心理學讀物。例如,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就在引進的心理學圖書整體規劃中,有意識地兼顧了心理學專業人士的需求。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大眾難免會遇到很多的心理問題和困惑,希望尋求解答或者解決方法,而國內的大眾心理學讀物相對發展緩慢,這為我國出版社引進實用的大眾心理學讀物提供了很大的空間。
此外,在引進真正優秀的國外著作時,出版工作者應積極發揮導向作用,推動我國心理學圖書的出版工作,營造多寫原創書的社會氛圍,把心理學領域的出版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參考文獻
[1]QC Jing,XL Fu. Modern Chinese psychology:Its indigenous roots an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1(36).
[2]徐娟.民國時期心理學圖書的出版與學科發展研究[J].出版廣角,2015(10).
[3]陳紅艷. 如何運作引進版心理學教材[J].出版實務,2014(6).
[4]常玉軒,劉麗麗.心理學引進版圖書的歷史、現狀與發展前景[J].科技與出版,2016(5).
[5]戴欣倍.引進版心理學圖書的發展思考[J].編輯學刊,2013(3).
[6]潘麗.我國心理學圖書市場分析及對策[J].觀點,2010(5).
[7]葛魯嘉.中國心理學的科學化和本土化[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2).
[8]李景端. 引進版圖書呼喚理性與管理[J].中國圖書評論,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