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彤

企業家是創業創新的主體,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早就指出,市場活力來自于人,特別是來自于企業家,來自于企業家精神。
民營企業家曹德旺先生的自傳體著作《心若菩提》在詮釋企業家精神時寫到,從小就記住父親的一句話——“做事要用心。有多少心就能辦多少事。”少年曹德旺掰著手指在想,“用心,真心,愛心,決心,專心,恒心,耐心和憐憫心……”父親謝世了,斯人已去,事業有成的曹德旺先生感嘆道,“隨著我的事業發展,我能數出來的‘心已經不是一雙手能夠容得下的了”??梢?,曹德旺先生的“心若菩提”之心,就是“不忘初心”?!俺跣摹闭吆??“初衷”之謂也,即鞠躬盡瘁為草民,死而后已。
正是曹德旺先生這樣的企業家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受常人受不了的罪,在市場競爭中經風雨、見世面、長本領。他們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有很深的家國情懷,始終不忘帶動鄉親共同致富,用真實不虛的踐行和實績回報社會。這就是永不滿足、不斷創新、追求卓越的企業家精神。
經濟發展新常態是一個關鍵時期,也是一個陣痛時期。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最主要的條件之一還要靠企業家來保障,要靠企業家的辛勤勞動、創造性勞動來實現,要靠企業家精神來鼓舞。
對中國企業家來說,他們不缺“精進之心”、“戰斗之心”、“謙卑之心”,但對“初心”,卻普遍有陌生感。他們急著奔跑,急著創新,急著做風口上的豬,這曾是屢試不爽的成長策略,但是,當最大對手成為自己,就需要一次徹底重啟,通過“初心”,激發更年輕的狀態。
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里斯滕森在《創新者的窘境》中描述了磁盤驅動器行業歷史,那些管理完善的行業領導企業,幾乎無一例外在下一波浪潮中失敗了,原因就在于他們過于沉溺于過去的成功經驗,過于重視滿足現有主流客戶需求,而忽視了顛覆式創新的存在。
改變總是件痛苦的事情,尤其是改變那些給自己帶來了成功和榮耀的光環,改變習以為常的組織結構,改變已經不適應變化的高管,改變舒適卻落后的企業文化。
企業家們只有不忘初心,站位高遠、立足當下、推進現代管理、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提高學習能力、增強法治意識、尋求創新機會、拓展發展空間,把習總書記“不忘初心”的精神落到實處,在自己的肩膀上,找到新的起點,熔鑄企業家精神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