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王樹巍+潘蕾+李潔+趙慧
【摘要】教師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過程起主導作用,但目前教師自身創新創業能力還存諸多問題,本文就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中教師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若干問題展開研究,并提出相關解決對策。
【關鍵字】教師 創新創業能力 培養路徑
2015年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國家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兩個文件從教育教學方面對創新創業教育提出要求;2016年國務院印發實施《中國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則從教師科技成果轉化方面進行了法律保障。可以看出,雙創主線已然確定,高職院校應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從而提升人才總體質量。
本文就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中教師能力培養若干問題展開研究,并提出相關解決對策,致力于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師團隊,推動和促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一、教師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教師作為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的主導,擔任專業知識與技能傳授、指導創新創業實踐活動開展。因而,教師應成為專業領域的技術能手,能夠勝任創新創業導師角色。結合目前高職院校教學改革與創新創業教育實施現狀,影響教師創新創業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即教育教學理念轉變、教學知識技能提升、服務社會能力培養。
(一)教育教學理念轉變
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的通知中明確提出:高職院校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堅持適應需求、面向人人,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推動高等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明確指出了要將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和思維養成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
高職院校必然要圍繞國家戰略發展要求,以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對人才的需求為依據,培養適應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加強學生通用能力、專業能力、綜合能力的培養和融合。因此,教師要深入理解和領會高職教育理念,要從單純傳授專業知識的理念轉化為培養具有創新與創業精神人才的理念,從根本上重構教學理念與內容、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進而實現教學目標。
(二)教學知識技能提升
教學知識技能包括基本職業素養、專業教學能力和崗位實踐技能。職業素養是從教師的人格出發,規定教師要具備的能夠感染學生的職業素質,能夠在教學過程中言傳身教,以人格培育人格;專業教學能力包括教學設計和研究能力、教學組織和實施能力、教學評價能力,要求教師能夠掌握專業基礎理論知識以及前沿應用知識,對區域經濟發展動態分析和把握,根據崗位工作內容和工作要求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并組織實施并在實踐教學中不斷修正;崗位實踐能力則是“雙師”型教師培養的重要標準,要求教師要注重專業知識與崗位實踐操作的結合,不斷提升科研能力,以研促教,以研帶教;具有創新學習能力,從實踐出發不斷調整豐富知識結構,總結經驗創新解決方案。
(三)服務社會能力培養
高職院校的辦學定位決定了教師肩負著教學和社會服務的雙重工作任務,在雙創教育目標下,培養具有職業精神和勝任企業專業技術工作能力的雙師隊伍成為時代的要求,教師不但要有社會服務能力,而且要有能把社會服務成果轉化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人才的能力。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只有認識到影響教師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因素,才能有的放矢提升教師綜合能力與素質。
二、教師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路徑
(一)樹立科學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環境
1、依托產業開展專業建設
高職院校要緊跟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緊貼市場、緊貼產業、緊貼職業,科學合理設置專業,圍繞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努力形成與區域產業分布形態相適應的專業布局,以多形式的校企合作著力打造專業。院校要立足實際,把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培養納入人才培養目標,貫穿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全過程,形成具有專業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
2、倡導創新創業教學改革
創新推動“一體化課堂+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校外實習基地”的教學做用一體的項目化教學模式,靈活應用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學法等行動導向教學法,強化學生學習和積極性與主動性;鼓勵教師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開展教學,融“教學做用”為一體,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提高教學質量;舉辦創新創業教學大賽,激發教師教學改革熱情。
(二)完善師資隊伍建設規劃,打造專兼結合的多元教師隊伍
1、集聚創新創業優秀師資。加強師資隊伍總體規劃建設,構建創新創業教育全員參與機制,設立專屬部門和指導委員會,構建專兼結合的教師團隊。從學校內部挖掘優秀教師資源,成為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聘請各行各業優秀人才,擔任創新創業課程授課或指導教師,讓親身參與過創新創業的人走進校園、站上講臺。
2、采用靈活方式引智培智。通過 “引進與引智相結合”、“大師與團隊相結合”等引智模式和國際交流培訓、企業掛職鍛煉等多種培智模式,逐步培養一到由專職教師、企業家、政府相關部門領導和專家組成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3、實施創業導師培訓計劃。采用崗前培訓、課程輪訓、骨干研修、相關專業教師和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到行業企業掛職鍛煉等舉措提高教師能力;引進創業培訓認證體系,培養專職創業導師。
4、鼓勵教師團隊傳幫帶。樹立創業典型,鼓勵創業導師和學生將創業成果及時轉化為科技成果,探索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經驗。通過創新創業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帶新教師、教師創新帶動學生創新創業、老生創業帶動新生創業,形成創新創業教(上接116頁)育的良形循環。
(三)打造教師創新創業平臺,豐富創新創業實踐
1、依托產學研項目,搭建實踐平臺。以產學研結合為載體,促進教師隊伍建設、高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三方聯動。例如,邯鄲高職院校以叢臺區政策構建的“一街四園一中心一基地”(邯鄲創業街、大學生創業園、文化創意園、科技孵化園、邯鄲金融中心、創新創業基地)為載體,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鍛煉師生的實踐能力;唐山工業職業學院建有與專業群對應的多個校內外實踐基地和國家行業企業培訓中心,為開展實踐活動提供了豐富平臺;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搭建“信創商城”電子商務平臺,為師生提供創業平臺,并提供各種創業支持和保障。
2、成立雙創教育中心,開展創業活動。由創業教師團隊負責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課程研發與教學、組織與指導創業大賽,學生創業團隊建設,并對學校創業園區和創業實訓基地進行日常管理,定期開展專項創業技能和創新思維的培訓。
三、教師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保障
推動高職院校“雙創”教育師資隊伍水平和教學活動良性運轉,需要政企校共同搭建平臺保障實施。
目前,學界、業界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的建設已形成共識,一些地方、行業先試先行,相繼出臺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相關法規和制度,鼓勵教師創立創新創業項目、開展崗位技能實踐與服務、進行創新創業理論研究。如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出臺了《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選拔培養和管理辦法》、《教師企業掛職鍛煉管理辦法》、《崗位評聘管理辦法》、《科研管理辦法》等多個文件,構建了海外培訓、國內培訓、校內培訓、企業掛職四位一體的教師培訓體系。明確規定專任教師每兩年必須去企業頂崗掛職半年,并作為教師職稱評聘的必要條件;明確了學院三大科研導向,一是解決區域行業企業技術難題或服務,二是智能家居與電子商務,三是創新創業理論與實踐研究;聘請企業專家和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或導師,教師也可在企業擔任技術員和技術顧問,校企共同進行人才培養。通過政策引導,大大提高了教師的職業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
構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和執行力,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已取得一定成果,但還需要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總結經驗,教師作為教育的主導力量,在完善和提升基礎教學能力的同時,也要加強自身創新學習和鍛煉,以期幫助學生更好實現創新創業夢想。
參考文獻:
[1]《國家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文,2015.05;
[2]《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教職成[2015]9號;
[3]“十二五”期間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回顧與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報告》的分析,薛成龍、盧彩晨、李端淼,中國高教研究,2016年第2期;
[4]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團隊建設構想,劉建磊,教育教學論壇,2017年1月。
基金項目:2016年度河北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研究課題“眾創背景下的河北省高職教師創新創業能力評價體系研究”(項目編號:JRS-2016-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