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苗苗+王春燕+張晶+彭春梅+孫曉
【摘要】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正在建立創新型國家,“互聯網+”的觀念正在引領著社會經濟的轉變。女大學生是祖國年輕一代中具有潛力的群體,而女大學生網絡創業也是最近幾年產生的一種新的理念,已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目前女大學生網絡創業已取得初步成效,但針對這一群體的特殊之處,還有許多問題存在。為了培育更多創新型人才,順應時代潮流,社會各界應該加大對女大學生網絡創業的支持。
【關鍵詞】女大學生 網絡創業 對策
本文在對女大學生網絡創業調查中發現,在網絡創業過程中風險承受能力不足、缺乏冒險精神,且沒有充份利用資源。在基礎之上,深入探討解決的對策,以期待能提高女大學生的網絡創業能力。
1.加強意識教育
1.1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
近幾年來,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急劇上升,就業難的問題也日益突出,所以,對在校大學生培養創業意識已是大勢所趨。一方面,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創業也是教育的實踐化,成為鍛煉學生綜合素質的一種途徑。另一方面,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如今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部分就業需求已經接近飽和,而創業可以彌補大學生就業難的狀況,還能滿足社會需求,促進社會各領域的平衡發展。大學生作為祖國的新生一代,是新領域人才支持的最佳人選,因此,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是學校的教育理念之一。
1.2.1健全大學生人格,提高大學生抗壓能力。健全大學生的人格,是提高抗壓能力的基礎,教師們可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模式,潛移默化的引導學生樹立良好“三觀”的同時樹立正確的壓力觀,鼓勵其全面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創造性,避免“一條路”競爭,提高其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從根本上提高大學生創業抗壓能力。
1.2.2.建立心理問題輔導機制為主,健康心理校園文化為輔的外部環境。傳統的心理輔導是“先發現后治療”,是消極的治療方法。心理輔導應該側重于“防患于未然”,現眾多高校均已聘請了專職心理咨詢教師,但由于人數有限,不能全面對學生進行專業輔導,針對這一現象,眾高校可以合理利用現有人員資源,通過接受專職人員心理輔導培訓,對學生進行分層預防性輔導,另一方面,利用現有的網絡技術,建立大學生網絡心理互動平臺,這樣更有利于大學生敞開心扉,接受輔導。大多數的大學生都不會正確的看待心理壓力,他們通常認為是自己能力不足導致的,是一次失敗,進而容易對自我產生懷疑,自我放棄,更不愿接受輔導,這是一個死循環,起因是不能正確的看對心理壓力。通過精彩多元的校園文化活動,可以用輕松愉快的方式傳遞心理壓力知識,讓學生在不抗拒的情況下學會正確看待心理壓力。
2.充分利用資源
2.1聘請網絡創業專業教師,補充高校資源。網絡創業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活動,師資力量的強弱是創業課程教學的關鍵,教師的經驗決定著教學的成果。在校期間,女大學生可以自主組織建立創業協會,舉辦交流會,進行大學生創業者內部交流,學校可以聘請相關的網絡創業老師對女大學生進行網絡創業能力的培訓,使女大學生能夠接受專業化、系統化、全面化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此外,專業教師有豐富的社會資源,可以帶領學生去實體企業參觀學習,好的創業項目還能帶來成功企業的投資,為創業積蓄資本。通過在校內提高網絡創業的能力,女大學生在畢業后可以快速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創業之路,減少創業成本,增加創業成功的幾率。
2.2利用政策優惠,減少創業成本。為了緩解就業形勢、鼓勵大學生創業,國家推出了一系列的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出現了不同形式和性質的扶持大學生創業的基金。政府也針對網絡創業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1)畢業2年以內的高校畢業生從事網絡創業的,自其首次在工商注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按規定可免收登記類、證照類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2)對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或畢業學年高校畢業生初始創業者,取得工商、稅務登記和有固定經營場所進行穩定創業經營活動的,還將給予一次性5000元的創業補貼等。國家出臺關于網創業的一系列政策的目的在于引導大學生樹立網絡創業的觀念,通過這些優惠政策可以不同程度的減少創業初期的資金緊缺壓力。
這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主要用于降低大學生創業成本,增強大學生網絡創業的信心,幫助大學生順利創業,從而提高女大學生網絡創業能力,緩解當前社會的就業壓力,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3.依靠自身努力
3.1不斷學習科技知識,增強自身網絡創業科技創新能力。女大學生網絡創業與信息技術息息相關,具有與時俱進的信息技術知識,積極參加網絡科技競賽,女大學生就能夠占據網絡創業的制高點。學校相關圖書、設備、師資力量等各方面都較為齊全、方便,女大學生在校期間,可以在學習專業課之余,學習信息技術方面的課程,還可以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科技能力創新大賽、大學生創業活動、科研論壇等活動,在實踐中鍛煉,不斷改進自己的不足,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3.2兼職相關感興趣的項目,進行網絡創業項目的多項選擇。如今,手機、電腦等比較普遍,大學生課余時間較為充足,一部手機或電腦就可以進行網絡交易。因此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在網上開店、做客服人員,兼職網絡代購、快遞服務等,熟悉網絡交易業務流程,提高業務能力,為網絡創業做好準備。除此之外,藝術設計、打印、數碼攝影、文字處理等各方面也是網絡創業項目不錯的選擇,女大學生可以去實體店兼職,進行操作、學習,多與工作人員交流溝通,提高自身交際能力,積累經驗。
3.3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理性選擇創業項目。網絡創業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不是所有的女大學生都適合網絡創業,也不是所有的網絡創業者都能夠創業成功。有些女大學生為了躲避畢業就業難而選擇網絡創業,這是不可取的。網絡創業相對于就業風險更大,需要有足夠的準備和承受能力。部分女大學生網絡創業積極性高,創業初期熱情高,但是在后期遇到困難,積極性降低。所以,女大學生在創業之前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職業測試分析,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并能夠全力以赴,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做好對困境的準備,才能使網絡創業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結語:在當今互聯網發展的浪潮下,網絡創業作為一種新興的創業形式已是大勢所趨。女大學生作為創業的新生力量,結合自身優勢,通過加強創業意識、憑借外部力量和依靠自身努力可以大大提升網絡創業成功的機率,以緩解就業壓力,使就業形式更加多樣化,為女大學生就業擇業提供更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