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陳寧+張婷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教育公平、構建學習型社會、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推動力。增強職業院校的辦學活力,創新辦學體制機制,推進校企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是關鍵。
【關鍵詞】校企合作 高職院校
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推動了職業教育又好又快的發展,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依據【教職成10號】文件精神,“高校的高職專業設置要堅持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以及社會公共服務的需要,適應各地、各行業對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需要,適應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所以,我們對學生的培養主要立足省會經濟建設,以學院發展為依托,以通信技術專業為研究重點,對多年校企合作的經驗進行探討。
一、為充分發揮校企雙方的優勢,發揮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為社會、行業、企業服務的功能為企業培養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同時也為學生實習、實訓、就業提高供更大空間,經友好協商,通信技術專業先后與河北通信建設有限公司網絡分公司、珠海經緯天地通訊有限公司、石家莊華政恒通通信有限公司、中國電信河北分公司等通信企業達成校企雙方人才培養、實習基地建設、科學技術合作,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等方面的校企合作協議。在合作意向中,校企雙方明確了各自的職責和義務,本著“教與學”、“理論與實踐”、“培養與需求”等平衡共融問題,確定人才培養的目標和完善教學資源建設。
二、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的制定;師資建設、實訓條件的優化。
從省工經聯近期舉行的重點行業信息發布會上獲悉,2015年前三季度河北省電子信息產業繼續保持健康穩定發展態勢,省會骨干通信企業仍是創收創利大戶。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高質量人才的培養,人才培養反映的是地區經濟發展的需求,也就是說做職業教育既要有的放矢,又要因地制宜。所以在進行人才培養方案制定過程中,我們邀請企業專家參與提供指導意見,并針對課程的設置進行詳細分析,去掉理論性強的課程,融入技能性強、入職職員應具備素質培養的課程,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以增大學生求職的競爭優勢。
針對老師們多是直接從院校畢業、實踐經驗不足的實際特點,我們通過兩種方式完善師資隊伍建設。一、請進來。將企業的能工巧匠聘請到課堂,將真實的工作項目融入到課程中,教師隨班“跟讀”。利用教研活動時間,外聘教師和教師們一起探討課程內容的設置,共同制定課程標準,共同編寫教材《通信專業基礎》、《通信工程概預算》、《基站工程》等,指導制作校級精品課《移動通信應用技術》、《通信工程監理》、《基站工程》,為進一步完善通信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充實內容。二、走出去。選派年青教師到企業進行專職頂崗實習。教育不能閉門造車,所以為了更好地培養一支過硬的專業教學團隊,通信技術教研室定期安排教師進入企業進行全職實習。截止目前,通信技術專業全部教師都已實現累計2年頂崗實習。在實習過程中,教師們都能做到遵守企業規章制度,積極參加企業員工的專業培訓,監督并指導學生實習。一段時期以來,不僅在授課上,學生反映效果良好,而且在參與國家級比賽時也有不俗表現。2015年和2016年參加“大唐杯”全國大學生移動通信技術大賽榮獲高職組的優異成績。
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謀求自身發展、實現與市場接軌、大力提高育人質量、有針對性地為企業培養一線實用型技術人才的重要舉措,而企業在相應的培訓過程中提供相應的平臺加以輔助。其初衷是讓學生在校所學與企業實踐有機結合,讓學校和企業的設備、技術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以切實提高育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質量。實訓基地建設規劃,是學校事業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加強高職院校基礎能力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現有的實訓條件是有限的,通過校企合作,利用企業已有的優勢資源——硬件設備進行學生的實訓,既可以節約辦學成本,又保證學生畢業后就可以直接上崗,發展與晉升的起點更高。在“大唐杯”的比賽中,模擬軟件和實操涉及的硬件設備是由合作企業免費提供的,并且企業選派指導教師與我們的教師一起全程參與指導練習和比賽。
三、與河北通信建設公司、珠海經緯分別成立“通建班”、“珠海經緯班”等定向冠名培養班。學生在校期間,除基礎課外,其他專業課均有企業技術人員承擔教學工作和實踐指導。授課時多采用工作中的真實案例,并帶學生到項目現場實際調研,指導學生實操。
在大三階段,學生們在通過企業對員工的資格培訓及考試后,能參與到公司所承擔的項目中的基站督導、通信客服、傳輸工程師、網絡優化等崗位,獨立完成工作任務,鍛煉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崗位專用能力和專業核心能力。在校期間安排學生頂崗實習230人;輸送合格畢業生88名。
在通建公司的走訪過程中,企業和我們強調了人才職業素質培養的問題。良好的職業素質伴隨每位員工的職業生涯中。在學生時期,專業教育和課程設置中應當需要灌輸職業素質的培養,這樣的學生才能在象牙塔的安逸生活中有意識的鍛煉自己,從而在實習和就業時更好地適應企業環境。學生素質不合乎企業用人標準,人才培養就會脫節,校企合作的主體失去了培養意義,更談不上長期合作了。企業的競爭力體現在“人本”的基礎上,經濟價值也體現在高素質的員工身上。無論哪個企業都希望擁有技能過硬、品質優良的高素質員工,熱愛企業、奉獻企業,首先就要了解企業。2015級學生軍訓期間,珠海經緯天地通訊有限公司安排工作人員,慰問學生,讓學生感受到來自企業的溫暖,感受到專業以后發展的美好前景,和來自企業的人文關懷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客觀地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引了正確的方向,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們對專業學習的熱情。
我們邀請企業技術專家和人事管理者入校參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的制定;參與教師技能培訓、考核;參與學生職業規劃教育。校企合作實現了社會資源與教學資源緊密結合,由企業為學生實踐、實習提供場所,使教學能夠以真實工作項目為載體,采用校內外實習、實訓相結合的訓練手段對學生進行職業能力的培養,充分體現企業對教學改革和學生“四種能力”培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