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要]德育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對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衡量一個學校的育人成效,還需看學生、教師的素質。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對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有促進作用,而且對提高全體師生的國民素質具有導向意義。因此,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chuàng)新學校德育工作至關重要。
【關鍵詞】小學德育工作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創(chuàng)新 學生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小學德育工作越來越難做。在網絡時代下,由于小學生的心智發(fā)展并未成熟,“三觀”極其容易受外界影響。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如果小學生看到一些負面信息會嚴重影響小學生健康發(fā)展。在現實中,我國很容易見到小學生去網吧、游戲廳、抽煙、染發(fā)、炫富、打架等現象,并且這種負面現象愈加嚴重。針對此類現象,我們必須要加強小學德育教育工作,實現小學德育教育的創(chuàng)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小學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與道德意識,讓小學生能夠形成一種負責、認真的態(tài)度,進而推動小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踐行社會核心價值觀,創(chuàng)新小學德育工作的意義
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更是我國未來的社會生產力,小學生責任意識、道德意識強弱與祖國未來發(fā)展有著直接關系。二胎開放不久,目前在校小學生大部分都是之前的獨生子女,他們嬌生慣養(yǎng),造就當今小學生衣來伸手,飯來裝口等一系列不良行為、現象,因此加強小學德育工作勢在必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基礎做起、從小學做起,一步一步加強小學德育創(chuàng)新工作。讓學生能夠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促進學生能夠主動的去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層含義,進而逐漸培養(yǎng)小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能夠為祖國發(fā)展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保障小學德育教育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二、踐行社會核心價值觀,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標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前提下,制定相應的德育教育目標,讓學生能夠書記核心價值觀的主要理念,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一改傳統(tǒng)德育教育模式,避免德育教育流于表面,以養(yǎng)成教育為主要的教學模式,不斷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愛勞動、愛學習、愛人民等社會主義情感,幫助學生樹立基本的是非觀念、初步了解法律意識、樹立集體意識,不斷引導學生能夠養(yǎng)成誠實守信、感恩孝敬、遵紀守法、團結友愛的良好道德品質。
三、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創(chuàng)新小學德育工作的有效渠道
(一)低年級小學教育重點以養(yǎng)成教育為主
(1)學會愛護自己。很多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受家長照顧較少,或家長過于照顧,一旦家長沒時間打理,便出現了孩子在上課時頭發(fā)凌亂,臉也洗的不認真。針對此類問題,我們通過展開主題班隊會活動;教師示范的形式讓學生能夠了解《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學會自己梳頭發(fā)、洗臉、剪指甲、打掃衛(wèi)生等。讓學生從小就能夠養(yǎng)成一定的自理能力,在生活中能夠自己照顧自己、愛護自己。只有學生學會怎么愛護自己,才能夠學生怎么愛護他人、愛護書本。
(2)遵守社會基本公德。公共場合人們的行為表現是衡量一個人道德水準的重要渠道。很多小學生基本公德欠缺,大聲喧嘩、亂扔果皮、亂寫亂畫的現象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小學生對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大口大叫。給予此,為了提高小學生的基本公德,樹立學生良好的公德意識,要加強小學生的基本公德教育。例如在新生入學時,要做到“三個一”,即一分鐘完成集隊、隊列要是一條直線、各班級要一片安靜。并給予此來擴展公德教育知識,要求小學生在生活中也要做到“快”、“整”、“靜”。
(二)中、高年級要強化民族傳統(tǒng)文化教育
(1)開展“每日一孝”教育活動。孝道是我傳統(tǒng)文化觀念之一,我國從古至今都非常注重孝道,“百善孝為先”更是我國耳熟能詳的文化理念。現如今,由于很多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并且由爺爺、奶奶等看管,爺爺輩通常都比較孫子、孫女,這就給孩子養(yǎng)成不好的學習習慣。筆者之前看到一個網絡視頻,其內容大致是:孫子想要一個玩具,但由于價格太貴,奶奶就沒給孩子買,這時視頻中展現出孫子扯著奶奶頭發(fā)大口大叫。通過這個視頻可以看出,我國孝道正在逐漸被現代化社會所淡化。基于此,學生可以展開“每日一孝”的感恩教育活動。這種體驗式教育是小學生非常喜愛的方式之一,學生通過該主題,制定出一系列的方案,并由教師、家長來知道學生完成這一體驗式活動。通過“每日一孝”活動,讓學生每天能夠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說一些心里話、為父母慶祝一次生日、為家里做一些家務活動等。讓學生能夠在活動中感受到家長的辛苦,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日常技能與知識。
(2)加強學生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了解。民族文化是我國文化的瑰寶,為了更好地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我們結合傳統(tǒng)節(jié)日開展各項活動以加強學生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了解。例如清明的掃墓活動、端午解吃粽子的風俗等節(jié)日的活動來,通過多種德育教育手段落實民族文化教育,例如文藝匯演、講故事、知識問答等,同時也可以營造出民族性的校園文化,例如宣傳走廊、黑板報、校園廣播等。
(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日常教育中
(1)德育教育與其它科目融合。德育教育直接關乎著學生的日常生活,如果僅憑借每周一次的升國旗儀式,每周兩節(jié)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日常教育中的各個方面。例如在語文課堂教育中《在家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孝敬意識,讓學生在家里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在體育教育時,由于一些體育項目需要展開團體游戲,教師可以在體育駕馭中滲透團隊合作的德育觀。只要教師能夠深入探究、積極思考,能夠在所有科目中挖掘德育教育點。
(2)展開社會實踐活動。每個城市都有獨特的歷史文化特點,可以充分利用城市歷史文化展開德育實踐活動。例如在清明節(jié)組織學生展開烈士紀念活動;重陽節(jié)展開公益活動,到軍烈家屬展開慰問活動;農忙季節(jié)時,下鄉(xiāng)進行幫助農民做一些農活等。
結束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其中的內容,更要讓學生應用到實踐,從點滴做起、從自身做起。在小學德育教育中,要能夠有所側重、有步驟的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小學教育中的各個方面,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劉錚,劉新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路徑探索[J],求索,2014(05):22-23.
[2]劉榮貴.網絡文化視域下小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J].社會科學版,2015(4):66-67.
[3]張紅梅.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德育發(fā)展[N].光明日報,2015-06-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