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楊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七日,農歷九月十九,立冬。
一侯水始冰,二侯地始凍,三侯雉入大水為蜃。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立冬時節,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量越來越少,由于此時地表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還不太冷。
立冬和立秋一樣,古人同樣在這個季節用占卜的方法來看冬天的冷暖,如『立冬晴,一冬凌; 立冬陰,一冬溫』。不無例外,古代也有到立冬這天皇帝會親自率領三公九卿大夫北郊行『迎之禮。
冬者,終也,萬物皆收藏也。冬天是一年之中保養、積蓄的最佳時機。『冬之三月,乾坤氣閉,萬物伏藏,君子戒謹,節嗜欲,止聲色,以待陰陽之定。』 天地閉藏,不少小動物開始了冬眠,人的新陳代謝速度也放緩。
現在,人們在立冬之日進補各地吃的五花八門。北方人大多在立冬這天吃餃子,在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等,很多家庭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二零一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農歷十月初五,小雪。
一侯虹藏不見,二侯天氣上升,三侯閉塞成冬。
小雪,一年中的第二十個節氣。小雪和雨水、谷雨、寒露、霜降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雪。小者未盛之辭』如果立冬還有些秋意,小雪則真正標志著氣候轉冷,雨水遇寒,則化雪,霏霏綏綏,天地自此似乎變得靜了,更顯人聲之喧。白居易有詩:『夜深煙火盡,霰雪白紛。』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御的習俗。
小雪后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干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除留夠過年用的鮮肉外,其余趁鮮用食鹽和香料腌入缸中。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