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牛肉、豬肉和羊肉等不同動物肉質嫩度的研究,各國科學家進行大量研究。結果顯示,肌間線蛋白降解、肌節長度、膠原蛋白含量和顆粒大小都與肉的嫩度有關聯,這些因素也是反映肌原纖維降解程度的指標參數。在這些參數中,肌間線蛋白是鈣激活中性蛋白酶的基礎物質,對維護細胞的完整性、肌肉功能和肉質嫩度有重要影響;肌節長度對嫩度的影響,也在不同動物、不同肌肉組織和不同處理方式上具有不同的表現;結構性膠原蛋白影響著肌肉肉質的韌性,可溶性蛋白對肉質嫩度則有明顯影響。為分析羊肱二頭肌嫩度參數(膠原蛋白含量(包括總含量和可溶性膠原蛋白)、肌間線蛋白降解和肌節長度)、剪切力和硬度之間的關系,澳大利亞科學家選擇112 頭雜交羊作為樣本,將羊屠宰后進行14 d的老化成熟。結果表明:肌間線蛋白降解與硬度之間具有明顯的相關性(P<0.05),肌間線蛋白的降解使得羊肉的硬度發生了降低;肌節長度與剪切力之間具有明顯的相關性(P<0.05),肌節長度增加會導致剪切力下降;剪切力和硬度之間具有明顯的相關性
(P<0.05),與可溶性膠原蛋白之間也有明顯的相關性(P<0.05),當硬度、肌節長度和可溶性膠原蛋白一致的情況下,雄羊羊肉具有較高的剪切力((4.4±1.72)N,P<0.05),也就是說,肱二頭肌的剪切力和硬度與可溶性膠原蛋白、肌節長度和肌間線蛋白降解具有明顯關聯。(預發表于2017年4月Meat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