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記
石頭:一位七十多歲老頭兒,居士。就你們山大出來的。他一人去管涔山頂天池邊改造舊屋居住在那里。一座大山,就他自己住。他給人看病,要問人的生活環境……何時去看看他。想想躺在山頂看月亮,我想你會瘋掉。我現在修佛,不和你一樣……但估計也要瘋。
(管涔山,晉地。隋煬帝曾建浩大行宮,夏天避暑)
玄武:那肯定。但暫不提月亮,說另一事。我想和那老頭看病要了解人生活環境一樣,很多人寫作出問題,也得從他生活找原因。不少朋友一成不變,越寫越干枯,慘不忍睹,因為他生活一成不變。而且他沒有尋找變化、打破僵局的動力。他沒有新的動力和活力。而且他一邊寫下去,一邊焦灼,一邊還千方百計維護他的生活狀態唯恐有變化……
石頭:他們恐懼生活狀態被打破。
玄武:你不同。我也不同。我們好歹有動力去尋找,去打破平衡,匯入活水。這樣才有進步?!瓰槿说囊饬x和寫作意義均在此。
石頭:說起進步我想到年輕人……我特別關注年輕人,他們身上有咱沒的東西,而咱們老了,有時看問題腐朽都不自知……
玄武:然。
楊敏:他唯恐生活會被改變,因為他離開現在的生活一無是處,他沒有能力離開或改變。所以形成圈子,互相吹捧,互相厚顏無恥地阿諛,互相扶持,捏揣著走路,回家又后悔不已,再互相謾罵,直至死去。死后還得給他一個好的墓志銘。只可惜幾年后,新人換舊人,無人知曉。
石頭兄從太原出發,一路步行,往老家壺關走,行程221公里。一直惦念他這次行走應該留下點兒文字,現在終于出來了。
默默地讀,一字字讀完。他文字簡,像破損的瓦片。像一雙沾了雪泥的腳。
我沒有感動,或別的什么。因覺他的行走,就像我自己在走。在塵間,赤心者往往能聽到赤心者的呼喊,這呼喊那般熟悉,也像出于自己喉嚨。
人當如此,心之所思,足為之踐,手為之書。
氣出丹田而聚于文中,秒殺種種虛偽、虛假、無病呻吟、小情調及花拳繡腿做作審美。
我在公號小眾推出石頭的行走文字,迅速得到巨大反響,跟帖留言的各地朋友,跟帖長度在手機上能排兩米多,到后來留言已滿,展示不出來了。也有朋友擔心一次行走修行會演變為一場“穿過大半個中國”之類。可以肯定地說,這個擔心完全多余,在小眾決然不會。該文是從作者博客直接拿來,因是友人,并未告知。我們只是希望對文壇各種假有所觸動,而實際已有觸動。
小眾在積累一種有區別的文學力量。它并未有意區別開來,只是默默在做。它更真實、真誠、身體力行。更樸質,有力。它不會各種花哨技巧和無病呻吟。心之所思,足為之踐,手為之書。我們唯愿,這樣的文學力量匯流更大、更兇猛,也更沉著。
弱水記
人一生所處,真正有交情的不會太多。弱水,我重要文友之一。所謂友,即能在你情緒極為低落時,賜予慰藉,或者鼓勵;所謂文友,即因文結識,尤其是原本完全陌生者,比如我于弱水。那時我在網絡上,做一個叫“漢字”的文學論壇,混山南海北的朋友,他們中不少,現在已是當代文學的中堅力量。我是自負的人,年輕時在寫作上猛沖亂撞,總覺勿需他人鼓勵;但友人的關切卻異常重要。弱水節制、理性、優雅。她從不過激,亦不火熱。我單身時她還介紹一女生給我,照片很美,據說是某省級高官女兒。我斷然謝絕。她可能一直奇怪我為何不接受,后來小心翼翼問過。我未答。我想她現在明白,除個別因素之外,我不喜突如其來的改變;不喜被動生活,為他人他物主宰。我樂意親身經歷人生過程,包括艱難、磨難,一一自己去做,得到或失去。
她以前在晉城。有次她出差至我在的城市,來看我。我當時奮力救一條病狗,是溫小刀。我住公園門口,溫小刀病得瘦了,原本幾乎不能動,那幾日回光返照般好轉。它在我們腳下,在公園草坪,歪歪斜斜地奔跑——它只是想奔跑,表現出想奔跑的樣子,一邊搖著尾巴。我猜它是想說:“你們看,我好了,我能跑了?!睆男峙鹿返娜跛谷桓腋┥砣ッl,小刀就舔她手。
溫小刀沒幾天就死了。埋在公園我們散步時路過的樹下。我午夜挖坑時,月光落在坑里面。我覺得是把溫小刀和一片月光同時埋了進去。
不久她調來我所在城市工作。某晚小聚,餐畢散步。大雪初霽,有天地茫茫的孤迥。她說,好想在雪地里打個滾啊。話音未畢,便于一聲輕叫跌落雪中。我拉她起,笑說你輕點兒,把雪壓疼了。風冷硬,抬頭天很低,滿天星光在頭發上面閃爍。積雪無聲息,四面圍攏而來,如此溫暖。
我極少能張嘴求人。唯有一次,因朋友生意事請弱水幫忙。她猶豫著答應了。我知道以她的為人,她做這個事也很困難,但她還是做了。
弱水后來去北京。去前短信問我,該如何選擇。我是不贊成的,因為我的確不喜歡北京。甚至厭惡,尤其厭惡那種貌似而非的大繁華之下,一種鄙俗的市儈氣息,這與我愛的民間草野相去太遠。但她還是去了,說為了孩子上學。我想她是對的。在很多事上,我其實是極迂、極固執、與世相抗的人。
有幾年不見她,時常會想到她。好在之前的論壇“漢字”現在成了微信公號“小眾”,依然是當世文界英雄,呼嘯往來。弱水是美女,總溫婉地淺笑。我在午夜飲酒,邊酌邊裝幾壇。我有用親種鮮花泡制而成的烈酒,其色沉,其味香,天下計五壇,我命名為玄酒。五壇之中,當有弱水一壇。明日便寄出。春日風雨至,愿我友安康、美麗,永遠溫柔。
黑陶記
與黑陶兄近有一晤。他是宜興人。龐培兄說,宜興人來自山里,那里是出俠客的地方。
黑陶兄結實?,F在仍打陳式太極。他說每天一小時,冬天打到出微汗。
我想到湛湛跳躍的火光中,泥土漸漸變硬。還有鐵漸漸變軟,流淌起來。火中會有美麗的陶,也會有寒氣逼人的劍器。兩者性質,其實相同。
我慢慢想念著一些朋友,他們漸漸生動,就好像在我身邊坐著,微笑起來。
人與人相交,不見亦如故。
黑陶是我始終關注的一個江南作家,即便是在因癡迷園藝而遠離文字,與江南花友們廝混的數載歲月里。我很難界定黑陶作品的性質,在我的判斷里,他的作品更近于詩,而我尤愛其詩作,偶爾因之想到圣·瓊·佩斯。一些與詩有近緣關系的散文作品,會在句子的跳躍和迅疾轉換中產生密度以及對讀者的逼迫感,而黑陶早期的句子干脆斷裂。全是句號。長句極少,每個句子都堅硬如石。巨大的想象空間及綿延不盡的詩意,便潛伏在這句子的斷裂里。
在黑陶筆下,江南的文化氣象得到巨大拓寬。我讀過他一則關于散文的論述,他以維度來闡釋對散文的認知。我以為,這則短論,是當代對散文寫作極有建設性的文論。
謝謝
請在登高眺望的地方
再植一棵向日葵
太陽升起
我會看見所有的背棄和迷途
霧靄中,一條去往金字塔的路
惡習由來已久
誰能洞察此際的知返,是不是一場地震的
余波
暗色的河流里
塵沙,接過了浪濤的洗滌
而我的覺醒,是一排鉛字的吶喊
如果我不說愛
——風,就會把故鄉
吹瘦
與君書
微風淡淡吹著
美好的物事,在閃光
輕下來的靈魂,有一萬里路
開一萬朵二月的花
杏花、梅花,眾多不認得的花,簇擁
紛紛告訴我
——這花開的答案
現在,越來越小,越來越安靜
沒有人會為我的癡絕擔心
一條路走在夢中
也走在雪白的紙上
我就用一些回憶,鋪排看不見的生活
用一些懷念,構建新的城堡
真的不想醒來
真的,真的,只想融入一幅畫的青色
——像一朵二月的花
被人間慣壞
同道者
——致鄢子和
有一種遇見
是注定的,仿若
在漢坊婺窯,必定要說到青瓷與詩
遠古和現代
……瓷色里,跳動的火焰
有黃金的臉
在時空中追逐,在無數章節中尋找岔路口
和另辟蹊徑,我們所經歷的,是酒和長短句釀造的滄桑
一條羈旅被時光不斷復述
它們像婺瓷,有剛柔,有開裂之苦痛
燒灼后之圓滿
……當一再提及風
與塵土飛揚,我們的額際
也必定是烙印了比現世更堅硬的、決絕的
——“是什么,讓兩顆不同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