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瑩
上了高中,學校之間的差異性愈加明顯。總有人在羨慕市外的活動多,市外的自由,總有人在嫌棄厭惡著自己學校的不如意、不人性。我是一名鹽高的學生。鹽高是深圳一座很普通的學校。但它在前些日子紅遍了深圳。原因是學校嚴禁學生帶手機來校,甚至12點后主任親自到宿舍樓收查手機。這一事件被稱為雷霆行動,引起了轟然大波。許多學生憤憤不平,原因各有不同,有的因為自己被發現帶了手機,有的則因學習機被當作手機一樣沒收而氣憤。在這期間,我的態度一直在變化。我也被迫一直在選擇相信誰。一開始我的態度是中立的,手機的有無對我來說并沒有多大的所謂。后來我是反對的,我認為一名高中生如果連如何控制自己都不知曉的話,上了大學也只能是灘爛泥。再后來,就是現在,我竟然有點兒贊同。曾經刷幾條朋友圈的時間我用來看書,曾經閑聊的時間我用來看書,曾經無所事事漫無目的地刷淘寶的時間,我用來看書。或許這些時間的逝去讓你不曾發覺,但隨著看的書越來越多,你會突然反思這些時光的流逝。而你是如此的心滿意足。許多事情都有正反面,好處壞處都不可能兼而有之。而在這件事上,我選擇相信利大于弊。
日本作家東野奎吾曾被嘲笑為被直木獎厭棄的男人。小李子曾被取笑一輩子拿不到小金人。李白曾被用千金打發出宮。他們無論收到多少打擊和嘲笑,始終選擇相信自己,選擇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輩豈是蓬蒿人”,選擇擁有認真堅持的品質。若他們有一絲松懈與氣餒,夢想便能輕易與他們擦肩而過。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們選擇相信自己。
這周末剛上映了一部電影《擺渡人》。電影中的主角陳末,失去了所愛之人何木子,他可以選擇墮落和絕望,但他浴火重生,選擇放下,選擇幫助他人放下。這就是擺渡人的含義—送你上岸。“這不是宿命,這是選擇。”他說。
選擇是一念之間,硬幣的正反面,很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態度與人生。或許很多選擇讓你感到失望,讓你后悔,你也不必自責。即使你曾經的選擇讓你苦不堪言,你也要永遠記住,這是你的選擇。每個人都有義務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自己選擇的路,跪著都要走完。”一個人的人生之所以精彩紛呈,那是因為選擇。全球十七億人,每個人都有上億個選擇,所有的選擇構成你的人生;而你的所有選擇,都來自于你自身。選擇滋生奇妙。選擇孕育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