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龍
摘 要:近幾年,隨著煤礦開采面的擴大以及開采深度的增加,煤炭行業正經歷著一系列危機。地測防治水技術是煤礦安全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怎樣建立煤礦防治水技術管理體系,充分發揮防治水技術在煤礦安全管理過程中具有積極的重要意義。文章從煤礦業的生存發展的角度出發,簡要提出幾點關于構建煤礦防治水技術管理體系的建議。
關鍵詞:煤炭行業;地測防治水體系;研究
引言
我國煤炭行業經歷了十年的黃金發展周期,在這個黃金周期里,煤炭行業經歷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變革,從資源整合到技術創新,不斷實現生產力的飛速發展,這個行業也在不同層面實現了生產能力擴張、技術水平提高、生產裝備不斷更新等日新月異的變化,這些變化推動了整個行業的長足進步和不斷發展。這個黃金十年里,一系列的變化和動蕩沖擊著整個煤炭行業。在過去的十年里,煤炭行業充分把握住各種機會,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如資源的整合與重組、技術創新等方式方法和技術手段全面實現了整個行業的迅速發展。
1 地測防治水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煤礦企業的地測防治水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首先,隨著煤礦開采年限的增加和采礦事業的迅速發展,開采面積隨之不斷增大,會導致“壓煤”范圍增長。其次,煤礦技術人員整體素質有待提高,部分礦井缺乏專業的開采人員,他們既沒有掌握熟練的采礦技術也沒有相應的安全知識武裝頭腦,導致在采礦過程中會力不從心,發生事故無法保護好自己。不僅影響工作效率,而且對防治水工作的順利開展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總的來說,造成礦井水害事故的原因是一個相當復雜的課題,它涉及到煤田形成的地質環境,以及后期的地質構造運動。地質作用的改造造成了煤田水文地質條件的巨大差異,水文地質條件的不同造成水害的原因也不盡相同,同時即使地質條件相似的煤田,也會因設計、技術、管理、人員素質差異而導致礦井發生水害的原因不同。縱觀煤礦水害事故的案例,造成礦井水害的水源無非是:(1)煤礦開采區域積水;(2)煤礦采空區積水;(3)雨季洪水泛濫;(4)測量出現錯誤,導致巷道產生積水區或含水層含水;(5)工程質量低劣,造成頂板塌落,溝通強含水層突水;(6)井下無防水閘門,或管理、使用不當;(7)忽視安全生產方針,違章作業等。各種水源由于各種原因涌入井下這就形成了不同的水害事故。
基于上述事故產生的種種原因以及各種不可抗力的存在,抓好地測專業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地測防治水在煤礦安全生產和經營發展過程中的基礎保障作用,無疑是擺在我們面前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為了防止水害事故的發生,保證礦井建設和生產的安全,我國煤礦工作者探索了一系列的防治水措施。這些措施概括起來主要有:防治地表水涌入礦井、探放水、疏放排水、防水煤柱的留設、水閘門和水閘墻的設置使用、注漿堵水、建立防治水保障制度、加強水文地質工作,做好礦井涌水、積水預報等。各煤礦的自然情況各不相同,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相應防治水措施具體說來,可以分為以下幾個要點:
2 構建地測防治水管理體系的相應舉措
2.1 組建專業的防治水害工作小組
每一個從事煤礦開采的企業都需要建立一個專業的防治水害工作小組,定期排查礦井可能存在的潛在隱患,并且積極進行水害分析,如召開排查水害的會議,企業領導以及技術人員務必參加,大家在會議上應該負起責任,將自己排查水害的結果在會議上公布于眾,使得問題可以得到討論并得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將水害的潛在問題消滅于萌芽中。防治水害小組要引入相關的考核體系,不斷使得小組的體系得以優化,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2.2 要充分發揮每一個技術人才的長處
在這里,首先需要強調的是政府相關部門的責任人,一定要將責任人的職責落實到位,使得責任人能夠各司其職,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監督職能。除此之外,地測防治水的第一負責人的地位也不能被忽視。必須將責任落實到個人。筆者認為,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設立專門的防治水機構,將每一個部門的具體工作內容落實到位,最好落在紙面上,分發到各部分,使得每個部門能清晰明了各自的職責。然后,再詳細劃分具體的工作內容,做到工作安排無死角。同時,要注意每個部門任務的安排都應該張弛有度,在工作中要做到勞逸結合。最后,我們在工作中應該充分發揮技術人才的長處,做到揚長避短,使其全心全意投人到地測防治水系的管理工作中來。同時,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配備防治水害的作業人員,每隊的工作人員中,掌握專業技術的工作人員與普通工作人員的比例要安排好,不要產生失衡的現象。
2.3 建立專業隊伍做到地測水工作的防治結合
完善的管理體系是人才合理配置的前提和基礎,也是人盡其才的保障。首先,地測防治水管理體系僅要有完善的制度保證,同時也需要有完善的組織管理體系,這些因素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著防治水害的效率,因此它們都是科學地預防與治理水害的重要影響因素。其次,企業的管理者應該高度重視地測防治水工作,建立以礦長為最高領導人的相關的工作小組,同時建立以專業技術人員為主要領導人的技術小組,同時,定期進行水害報與查,并且定期召開會議研究有可能存在的水害隱患,將預防與治理相結合,做到預防大于治理。做這些事情的主要目的,就是將一切可能發生的水害隱患扼殺在萌芽中,同時,防治水害的團隊應該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避免負能量的擴散,整個團隊應該培養積極樂觀的工作氛圍,每個隊員之間應該暢所欲言,各自取長補短,互相學習,不斷提高處理水害問題的工作能力,將團隊的凝聚力與執行力結合起來,強化隊伍抗打擊能力,同時應該轉變指導工作的思路,加強與科研所與專業院校的協作與互動,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提高防治水害小組的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與業務素養,使得地測防治水的體制能夠不斷得到完善,使整個煤礦的安全獲得更多的保障。
2.4 注重與科研機構的聯動提高管理水平
信息發達的社會,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我們必須認識到,一個國家具備的科技創新能力是整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關鍵體現,因此,作為傳統行業的煤礦企業就更需要在技術層面上依靠科技創新的能力來提高整個行業的發展與進步。因此,煤礦企業的管理者更應該積極與相關的科研機構與防治水害方面的技術專家聯動,形成一層強有力的技術保護網。煤炭企業應該定期邀請專家開展典型事故的案例分析、從專業人士的經驗中汲取能夠提升行業水平的養分。
2.5 制定地測防治水事故分析制度
在地測防治水工作的進行中,偶爾會出現圖紙與測量結果、以及實際的地質情況存在誤差的問題的狀況。這時就需要負責防治水害的地測水的相關領導積極負起責任,及時召開會議,與技術人員進行綜合分析,探討問題出現的原因,并形成書面材料提交給上級領導。以便于及時修改存在問題的各種圖紙和結果臺帳,同時盡快追回已發出的圖紙和相關資料,也可通知書面接收方及時改正。
3 結束語
近幾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增長以及人們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煤炭物資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密不可分。伴隨著煤炭開采面積的日趨擴大,做好煤礦設備的安全檢查工作意義重大。而地測防治水是煤礦安全的屏障,做好地測防治水工作既可以避免浪費資源,又可以有效預防水害、煤礦下瓦斯爆炸等惡性事故,能保障煤礦安全生產,因此做好地測防治水工作可以使煤礦企業實現良性發展。因此,及時發現地測防治水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修正日趨重要。
參考文獻
[1]鐘亞平.開灤煤礦防治水綜合技術研究[J].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1:25.
[2]靳德武.我國煤層底板突水問題的研究現狀及展望[J].煤炭科學技術,2002,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