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明+++劉韓光+++阮錦妃
摘 要:關于一種鼓式制動器棘輪自調機構,其特點在撐桿芯部安裝驅動彈簧,這種結構驅動力方向與彈簧軸線一致,彈簧力被充分利用,結構最緊湊。
關鍵詞:自調機構;制動間隙;鼓式制動器;棘輪;彈簧
引言
根據GB7258-2012 《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中7.2.7條規定:“制動器磨損后,制動間隙必須易于通過手動或自動調整裝置來補償”[1],即制動間隙補償機構是制動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鼓式制動器自調機構的結構種類很多,其原理通常都是在行車或駐車制動時靠各種彈簧驅動撥板、棘輪實現自動調整間隙,但不同結構的零件復雜程度和制造成本都不一樣,這其中還有很多的改善空間。
1 新自調機構方案介紹
在所有的鼓式制動器自調機構中,通常都有一根或多根固定和驅動自調機構運轉的彈簧(圖4中1、圖4中2),它們通常是外置并掛靠在制動蹄、駐車拉臂和自調機構零件上,在制動時,自調機構會隨制動蹄的張開運動而產生相對位置變化(圖3),此時自調彈簧會驅動撥板撥棘輪,棘輪帶動螺桿旋轉,達到自調的目的。
裝有本文所述的自調機構的鼓式制動器,行車制動時,液壓制動輪缸(圖1中4)推動領蹄(圖1中2)、從蹄(圖1中3)往外張開,調整機構中調整螺桿(圖2中1)和撐桿(圖2中4)在彈簧(圖2中5)的推動下跟隨制動蹄向兩邊運動,從而驅動棘輪頂片(圖2中8)撥動調整棘輪(圖2中7)。
2 新自調機構的特點及優勢
本文所敘述的方案,主要特點在自調機構的驅動彈簧安裝在撐桿芯部(圖2),以往老結構(圖4)的驅動彈簧(圖4中1、圖4中2)通常在外部,在芯部的結構有下面一些優點。
第一,從結構上對比,本結構更緊湊,自調驅動彈簧在撐桿芯部,不占用任何外部空間,不用考慮與周邊零件(如輪轂等)的干涉問題。
第二,從零件重量和成本上對比,本結構中自調彈簧為簡單的壓縮彈簧,其受力方向與彈簧軸線一致,彈簧力被充分利用,因此零件可以做得更小、更輕。而外部掛扣的彈簧,由于空間布置問題通常被彎來折去成奇怪形狀,加工成本高,而且由于彈簧的受力方向與自調機構的驅動力方向通常不一致,導致彈簧力利用率低,彈簧外形大,材料費用也高[2]。
第三,從加工和安裝工藝上對比,外置彈簧通常是拉簧,需要掛鉤及安裝孔,所以與其配對的零件(如制動蹄輻板、自調機構撐桿等)上面都要設計孔,不但工序多,而且常因位置有限導致加工困難,另外,掛鉤彈簧安裝對比壓縮彈簧直接放入工藝步驟更多,從工藝上來說,芯部加彈簧的方案也更簡易、更經濟。
3 結束語
本文所敘述的這種芯部裝驅動彈簧的自調機構,在工作原理上依然是采用傳統的棘輪、撥板結構,其創新之處在于通過分析自調機構的驅動原理,在芯部安裝驅動彈簧,使彈簧力利用率更大,產品結構更簡單,更經濟。
參考文獻
[1]應朝陽.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2012中7.2.7[S].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12-9-1.
[2]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 彈簧.啟動運輸件.五金件 卷[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