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題展示】
任選一題作文。(50分)
(1)題目:我的青春里有
要求:①現在橫線上填寫合適的內容,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2)讀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畫家費盡心力創作了一幅畫,在即將完成時,不小心將一滴墨滴在畫上,他沮喪極了,想要放棄這幅畫。冷靜下來后,他反復變轉角度看那個墨漬,隨后,在墨漬上涂了幾筆,墨漬變成了一只飛鳥,與整幅畫完美融合。
讀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聯想或感悟?請任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真題特點解析】
今年的河南省中考作文仍然采用了選題作文的形式,讓考生從一個半命題作文和一個材料作文中任選一個寫作。從試題中我們可以看出,材料作文是河南的必考題型,而命題與半命題則會交互出現。無論是命題作文還是半命題作文,河南的特點都是非常簡潔,沒有附加的材料也沒有提示,直接給出題目。而材料作文則是小故事、小寓言、名人名言居多,這些材料往往含有豐富的內涵,有多個解讀角度。
第一個題目“我的青春里有 ”,這是一個關注自我成長類的試題。寫作此題要注意以下幾點:
1.擬好題目。我們先分析一下題目的前半部分,“我的”一詞限定了文章只能是第一人稱,自己是主人公或者見證者;“青春里”則是限定了一個人的人生階段,不能是兒時,不能是童年時,只能是青春時光里。我們再來考慮后面要填寫的內容,這個內容顯然要受前兩個詞語的限制,青春里有什么呢?可以是表示情感的詞語,如歡樂、憂愁;可以是表示品質的詞語,如堅強、無畏,也可以是其他的詞語,如關懷、夢想等。
2.定好立意。立意要正,這是最基本的要求。要正就是要正確,要有正能量,不能消極。比如寫“我的青春里有憂愁”,這個憂愁雖然不太好,但是這個憂愁可以是人生階段必須經歷的,自己的生活環境不可避免的,自己學習中會遇到的,這些內容不算是消極的東西,是可以寫的。當然文章也要提到,這個憂愁是可以克服的,也可以呼吁社會關注青春期的孩子出現的某種憂慮,以求解決。
3.選好素材。素材在哪里,在生活中,在同學們平時的積累中。因為這個題目是“自我成長”類試題,與自我聯系緊密,所以寫作時,一定要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寫出自己的切身感受。這個題目不適合大量選歷史材料、名人材料,這些材料只能是與自己生活中事件相關聯、照應的事例,為自己的事件服務的東西。所以,翻閱自己的生活經歷,找到合適的能夠體現主題的材料很重要。運用素材時,可以一文只寫一事,也可以多事表述一個中心。
第二題目是一則材料作文,所給材料是一則富有啟發性的小故事。寫作此題需要同學們注意以下幾點:
1.分析材料,選好角度。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發現它至少包含了以下幾點含義:
(1)要善于尋找切入的角度,有了好的角度就能起到轉敗為勝的效果;
(2)要冷靜對待突發事件;
(3)面對困難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
(4)成功往往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同學們立意時,從中選擇一個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即可。
2.確定體裁,認真選材。對于寫作體裁,本題沒有過多的限制,只限制不能寫成詩歌,其他的體裁都可以選擇。根據材料的特點,此題適合寫成記敘文或者議論文。具體選擇哪個文體,這需要根據自己的擅長,平常自己最拿手哪種體裁就選哪一種來表達即可。選材記敘文首選自己經歷的故事,議論文則要選擇三則左右的歷史故事。
3.注意技法,寫出特色。如果寫成記敘文,可供運用的寫作技法很多。比如講述自己如何避免功虧一簣的故事時,可以運用抑揚結合的寫法;比如寫爸爸裝修房子變廢為寶的故事,可以運用巧設懸念的寫法等。如果寫成論文,最好選用正反事例來對比論證。
【考場佳作展示】
成功的偶然和必然
河南一考生
主題詞: 成功 偶然 必然
有人說,一個人的成功靠的是偶然和機遇,我們平常的努力沒什么用。并且,他們還能舉出很多實例,比如:
一個偶然的機會,英國學者約翰?道爾頓買了一雙適合老年人穿的棕灰色襪子,送給媽媽作為圣誕禮物。誰知母親接過襪子, 打開包裝一看, 竟然笑著說:我這么大年紀啦,怎么能穿櫻桃紅色的襪子呢?”由此道爾頓發現了色盲癥,為先天性色覺障礙疾病的醫學診斷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一個偶然的機會,喬利·貝朗發現煤油滴到衣服上不僅沒把衣服弄臟,反而將原來的污漬清除了。經過反復試驗,喬利又在煤油里加了其他的一些化學原料,終于研制出了干洗劑。甚至飛人劉翔當年拿得世界田徑冠軍,有人認為也有一定的偶然性,是因為他最大對手阿蘭·約翰遜不慎摔倒了。
但是,真的只是偶然造就了這些人的成功嗎?非也,偶然的成功源自其背后經年累月必然的努力。
如果約翰·道爾頓不在發現與母親視覺的差異后,去反復調查研究,色盲癥便不會被發現,其發病機理也不會為世人所明了。如果喬利·貝朗不抓住那被煤油洗凈的污點,細加研究,反復試驗,干洗劑仍不會被發明出來。至于飛人劉翔,如果沒有他經年累月的刻苦訓練,他便不會在賽場上跑出12秒88的好成績,這樣的成績意味著他打破了塵封13年之久、由英國名將科林·杰克遜保持的12秒91的世界紀錄,成為了新的世界紀錄擁有者。意味著他的對手即使沒有摔倒,當年的冠軍也非他莫屬。
所以,很多的成功看似源自偶然,實則來自背后刻苦、努力造就的必然。有一句流傳已久的名言:“機遇只光顧有準備的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讓我們在平常就刻苦、努力,以待那成功的機遇光顧時,能夠牢牢抓住。
【名師點評】
作為一篇考場上等佳作,本文有以下兩大突出亮點:
1.邏輯分析,深刻到位。本文先是列舉事例,引出論點。然后用充分翔實的事例、數據,駁斥“偶然造就這些人成功”的錯誤觀點,確立了“成功來自背后刻苦、努力造就的必然”的論點。結尾還引用名言對論點從理論上作進一步的支撐。論證非常深刻到位。
2.論證簡潔,干凈利落。小作者開頭沒有任何多余的言辭,直接扎筆成功與偶然的關系,在列舉一系列偶然成功的事例后,筆鋒一轉,用一個設問句引出論點:“偶然的成功源自其背后經年累月必然的努力”,然后又分析開頭列出的事例,尋找成功的真正原因。論證結束時用“所以”一詞歸納分析。整個論證過程沒有過多的鋪墊與枝節,論證過程干凈利落。
(點評名師:劉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