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增節
2017年6月13日,2018年世界杯預選賽亞洲區12強賽,中國隊客場迎戰敘利亞,最后的傷停補時階段,敘利亞任意球破門,比分2:2。中國隊這一場沒有輸,但等于輸了,因為小組出線只剩下了“理論上的可能性”。
第二天網民調侃:據說昨天足球比賽結束后,俄羅斯與美國外交部深表遺憾,致電中國外交部:“我們把敘利亞都炸成這樣了……連球場都炸沒了,你們還是贏不了……還要怎么幫你們……難道要把球員也炸了,你們才能贏嗎?”中國外交部回復:“敘利亞是一個苦難深重的國家,戰火、饑餓、傷痛、親人的離去,唯一僅有的快樂是足球,這是中國隊能給的……”。
在這次亞洲12強賽中,敘利亞隊是唯一沒有主場的球隊,由于內戰,他們國內沒有一個完好的球場,由于正是齋月,敘利亞隊只能在日落之后用飯,體能不足。大家一定還記得,2015年9月那張震驚世界的,三歲小難民艾蘭·庫爾迪在土耳其海灘遇難的照片,他正是敘利亞的孩子。
比賽結束后,6月14日上午,中國國足一行49人乘坐三架商務包機回國。敘利亞隊則全部經濟艙,按照最省錢的方式,多次轉機飛回國內,或飛回各自的俱樂部。
任意球破門的是目前在中國河南建業隊的敘利亞外援薩利赫,德國專業轉會網站估值,薩利赫身價為7.5萬歐元,而據稱中國國家男足主力隊員平均年收入超過1000萬人民幣。

6月13日,敘利亞隊球員薩利赫(左一)在馬來西亞馬六甲進行的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12強賽A組比賽中慶祝入球

夜間的咖啡館 [荷蘭]梵高
就是這樣一個經濟殘破、飽受戰火的國家球隊,堵住了我們這支世界經濟總量第二、財力富足的國家隊通向世界杯的道路。從這個案例看,經濟發達與足球強大并沒有關系。那么,經濟發展與藝術大作有沒有關聯?

最后的審判(局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創世紀(局部) [意大利] 米開朗基羅
近四十年以來,中國美術的名作大作基本產生于1980-1990年代,1990年中國人均GDP為344美元,2016年中國人均GDP超過8800美元,1990年中國的GDP總量3930億美元,2016年中國GDP總量超過10萬億美元。現在的中國,花點錢支持美術創作,已經不是問題,問題在于,以前沒有那么多錢,藝術家們反而創作出了一批激動人心的經典,現在有了大錢投入,反而見不到什么像樣的東西。從這個角度看,經濟發展與藝術大作也沒有關系。
藝術史還有另一種面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是一個經濟發展有力推進藝術繁榮的例子。當時的意大利之所以是世界藝術中心,是因為它同時也是世界經濟中心,富裕起來的人需要精神享受與尊嚴。威尼斯、熱那亞、佛羅倫薩的商人,積累財富后,開始以藝術來美化自己的家鄉和城市,雕刻、繪畫、建筑、音樂、詩歌和文學找到了新的表達空間與機會。
商業是歐洲文藝復興的決定因素之一,商人的文化水平和職業素質都比較高,商業旅行使他們在觀念上具有開放和批判的特性,同時由于商人擁有自己的豪華住宅,要用繪畫和雕塑裝飾。
今天的中國藝術家總是過于強調自由創作的重要性,似乎創作不出大作名作的根本原因是藝術創作外部環境的問題。自由創作無疑是重要的,但不能因此而否認市場需求對藝術大作的推動作用。
許多今天留下的美術經典名作其實就是市場訂制的,《蒙娜麗莎》是佛羅倫薩商人弗朗切斯科·德·喬康達訂制的,這幅畫也被稱作《喬康達夫人像》;揚·凡·艾克的《阿爾諾菲尼夫婦像》描繪了金融家阿爾諾菲尼夫婦以及一間佛蘭德斯風格的臥室。拉斐爾取材于希臘神話的《加拉特亞的凱旋》則是為銀行家阿格斯蒂諾·齊吉的法爾內塞別墅創作的。
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歷任教皇中,最重要的藝術贊助者是尤里烏斯二世和利奧十世,他們統治期間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達到了頂峰。
1505年,尤里烏斯二世委托米開朗基羅為他設計陵墓,計劃將其建成基督教世界最輝煌的作品,陵墓將被安放在當時正在興建的圣彼得大教堂內,米開朗基羅設計出了包括40件雕塑的草圖,并花了數個月時間到采石場去挑選用于雕塑的卡拉拉大理石。然而,教皇突然改變主意,讓米開朗基羅停下手里的工作去畫西斯廷教堂的天頂,這一決定讓米開朗基羅非常惱火,但他還是接受了委托,于是才有了今天令人贊嘆的西斯廷教堂天頂畫。
經濟發達后,市場對藝術的需求是藝術大作出現的重要條件,所以不能一概而說中國當下的市場經濟大潮對中國美術出精品、出大作是一種負面環境。就是官方直接訂制藝術品也是刺激藝術發展的重要動力,也能出大作名作,即使官方贊助方會對藝術家有多種限制,也妨礙不了藝術精品出現。

從床頭望去的教堂 [荷蘭]梵高

雅典學院 [意大利] 拉斐爾
文藝復興時期的法國藝術贊助政策一直采用國家干預形式,國王的意愿占主導地位。在17世紀上半葉以前,國王親自任命藝術品專員,委派他們接待藝術家,到各地挑選藝術品。法皇弗朗索瓦一世還委托民間藝術機構專門為他尋找各地的藝術品,甚至外交官也擔任藝術贊助者職務。國王還鼓勵和邀請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來法國定居、創作,包括安德里亞·薩托、本韋努托·切利尼、達·芬奇等人。弗朗索瓦一世還在意大利雇傭了一些藝術品專員專門為他收購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提香、拉斐爾的作品,運回法國。今天在盧浮宮見到的許多法國王室的收藏實際上都是從弗朗索瓦一世時代才開始的,在他即位之初,法國宮廷里還鮮有令人稱贊的油畫和藝術品。
因此,藝術越來越被世人重視,藝術家地位逐漸提高,隨著藝術贊助日趨成熟,宮廷貴族審美品位帶動了藝術市場,法國藝術達到了鼎盛階段。
瓦薩里在他的名著《意大利藝苑名人傳》中感概地寫道:天賦只有在那些熾愛藝術且得到君主們慷慨贊助的人身上才能創造奇跡。
不少贊助合同還規定了很多具體的條款,比如堅持要求藝術家親手完成作品、顏料的質量以及使用黃金或其它珍貴材料的數量、完成日期、支付條件和違約處罰等內容。當年吉貝爾蒂獲得了銅門委托后,在合同中就規定了他必須采用由卡利馬拉藝術行會提供的青銅,而“吉貝爾蒂師傅”必須全天親自在制作現場工作,就像工匠一樣,要把每天工作和不工作的時間都記到賬上。
馬西莫·菲爾波指出:“文藝復興時期羅馬的輝煌,成為數十年間杰出藝術家們薈萃的中心,如果沒有教會的大量訂貨和教皇與紅衣主教們用之不竭的消費,是不可想象的,因為這些都是最重要的社會前提之一。”
贊助人訂購藝術作品,他們的興趣和要求會對藝術家的創作產生非常具體的影響。畫家馬泰奧·德·帕斯蒂寫給皮耶羅的信中,談到皮耶羅委托繪制的彼特拉克凱旋儀式時這樣寫道:我已經收到了您關于“傳聞的凱旋”的指示,但我不知道您想讓坐在車里的那位女子穿簡樸的衣服,還是像我打算的那樣,讓她披斗篷。其他的我都知道:要畫四只大象,給她拉車,但是請告訴我,您想要她的隨從中只有年輕人和女子呢?還是想同時畫幾個有名望的老頭。
這與今天中國市場與政府訂制藝術品的情況基本相當。
我感覺,相比對書畫家的贊助,今天中國政府對詩人的態度值得贊賞,1980-1990年代的中國,詩人是社會文化,甚至是整個社會的中心,尤其是青年人,個個都想成為詩人,校園內外詩會、詩社、詩集遍地,戲稱:在人群中隨便丟塊石頭就能砸中一個詩人。但,這種狀態是不正常的,詩人應該是社會中的極少數人,大多數人應該是商人、工人、農民、教師、公務員、營業員、工程師、媒體人。現在的狀態似乎較為正常,政府只是從社會文化這一角度,花一點小錢贊助詩人,詩人群體更像是氣味相投的人在一起自得其樂,自費出版詩集、自費開詩會,樂在其中。書畫家們也是同樣,如果信仰自由創作,就不需要政府給予太大的關注與贊助,政府應該將省下的經費去支持科學發現與技術發明。

阿爾諾菲尼夫婦像 [尼德蘭]揚·凡·艾克

蒙娜麗莎 [意大利] 達·芬奇

西斯廷圣母 [意大利]拉斐爾
宋朝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的文藝復興,比歐洲文藝復興早差不多400年,明人宋濂謂:“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
宋朝的藝術成就與當時的經濟實力有密切關系。宋朝年財政收入最高時達到16000萬貫文,占當時全世界總量的65%,北宋中后期還可達8000~9000萬貫文,南宋財政收入也高達10000萬貫文。盡管明朝的國土要遠遠大于宋朝,但明朝的財政收入不到北宋的1/10,不到南宋的1/6。
中國四大發明中的三項是在宋朝被發明或是開始得到廣泛使用;文學的唐宋八大家,宋朝占了六位;書法有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理學有程頤、程顥。宋朝有許多著名畫家,如范寬、郭熙、趙佶、李唐、馬遠、夏圭、張擇端等,宋代山水畫代表了中國山水畫的最高水平。宋是中國陶瓷的昌盛時期,定窯、鈞窯、龍泉青瓷、景德鎮青白瓷均源出于宋。宋朝建筑文獻《營造法式》,對后世中國建筑設計影響深遠。
有調查問今天的文人,你喜歡生活在中國古代的哪一個朝代,大部分人的選擇是宋朝。宋元氣象毫無疑問是當代中國書畫家的一個深深的文化烙印,由此看來,經濟發達與藝術大作還是有關系的。
但為什么今天的中國經濟如此巨量,但藝術又如此渺小?可能是時間問題。當下中國經濟相對40年前是發達多了,但文化藝術要有一個更長的發育、成長、成熟期,也許再過100年后,中國藝術家的心態、氣息、思緒才能慢慢平靜下來,才可能放松、自由地進行藝術創作,才可能產生真正留得下來的名作、大作。
也可能,現在已經產生了真正的大作品,但還不為外界所知,正如巴赫要等到門德爾松出現才為人所知,梵高到死后40年才知名,黃賓虹生前說50年后人們才能理解我。畢竟,宋朝有320年的歷史,南宋也有153年。
也可能是,藝術標準變了,原有的藝術名作評判標準失去了統一性、權威性,進入了所謂后現代狀態,藝術失去了中心感、崇高感,變得離散、多元,藝術大作的含義已經消解,甚至藝術界已經進入了反藝術大作的時代。
有學者研究文藝復興時的佛羅倫薩和威尼斯,認為文藝復興在意大利的衰落與意大利經濟的衰落有內在關聯,同時又認為,意大利文藝復興衰落的內在根源在于藝術家的道德腐化。
因此而論,整體藝術的狀態與社會經濟是有關聯的,但藝術家個人的創作與社會經濟是否發達又可以沒有關系,就像一個身價7.5萬歐元的球員可以戰勝身價千萬的球員一樣,關鍵還是要看藝術家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