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高新區鎮湖幼兒園 周愛青
初探農村幼兒成語學習新方法
江蘇省蘇州高新區鎮湖幼兒園 周愛青
成語展現了漢語表達巨大而豐富內涵的能力和語義融合能力,它是濃縮的歷史,是我們生活中的良師益友;幼兒學習成語更能全面提高孩子們的概括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課外知識可以說是大部分農村幼兒學習上的短板,孩子們對成語的認知更是知之甚少。如何有效地幫助農村地區幼兒學習成語;如何幫助老師進行成語教學;如何開發家長參與幼兒學習成語的教育活動中等等,這不僅是擺在老師面前一個全新的、重要的、特殊的研究課題,也是幫助幼兒全面發展的新路徑。
農村幼兒 成語學習 新方法
與時俱進的今天,不少家長和老師越來越關注幼兒對課外知識的學習,成語就是其中之一。《指南》在“說明”部分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的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人在引導幼兒學習成語時,可以從以下幾點引導幼兒。
第一,以成語故事或者成語動畫片為契機,激發幼兒學習成語的樂趣。幼兒園時期的孩子以直觀感受為主,他們喜歡聽故事,喜歡看色彩絢麗的動畫片,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孩子們既得到了視聽覺的滿足感,又能在輕松的氛圍中打開學習成語知識的大門。比如:小班的孩子可以欣賞簡單易懂的成語故事動畫片《愚公移山》《守株待兔》,中班的孩子就可以聽一些有趣的成語故事《畫蛇添足》《掩耳盜鈴》,大班幼兒可以結合成語接龍、你畫我猜等游戲,逐步激發幼兒對成語的樂趣。
第二,注重情境創設,讓習慣成自然。學習需要環境,成語學習也是如此,好的成語環境可以變成孩子的活教材。通過環境對幼兒潛移默化的刺激,幼兒漸漸有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自然而然的習得成語,以此反復,他們就可以逐步的真正掌握成語的含義,并再次運用到一日生活中。當習慣成自然,我們也就達到了“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幼兒自主的學習成語,這不是最好的學習狀態嗎?
另外,為了保護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們要杜絕讓幼兒死記硬背、刻板反復。《指南》中指出: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家長和老師對幼兒引導的落腳點應該是注重幼兒的感受、體驗,只有這樣,幼兒才會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去學習、探索和總結。
《指南》中指出: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提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力,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的確,游戲對于幼兒的重要性,可謂由來已久、眾所周知,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更是深有體會。那么,怎樣讓我們的成語教學也變的游戲化,農村幼兒園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做嘗試。
第一,將成語故事融入教學活動。本園在研究《運用成語對大班幼兒進行行為習慣培養的研究》課題中,發動全員教師進行了成語教學的集體備課,挑選了一些結合了幼兒興趣愛好、具有特色并且適合大班幼兒學習的成語,以欣賞、游戲等形式展開教學活動,幼兒可以有針對性的去感知和體驗。幼兒學習簡單的成語,讓成語學習貫穿在教學、環境和區域之中,以環境和游戲帶動幼兒對成語的自主學習。
第二,將成語故事貫穿在幼兒的角色表演中。比如,在聽了成語故事《狐假虎威》后,教師和孩子們一起對成語的角色進行了分析,并引導幼兒自主分析各個角色的人物特點,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接下來,就可以引導幼兒動手制作一些簡單的角色道具,不僅豐富了區域的活動內容,同時也發展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最后,孩子們在表演區進行最終完整的表演,此時的表演既能愉悅幼兒身心,更能深刻體驗成語故事的內涵和精髓。
第三,將成語游戲貫穿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很多環節之間存在著零散的時間,將這些時間巧妙利用起來,既能豐富孩子們的一日生活內容,又能提高孩子對成語的認知。比如,我們班從中班開始玩簡單的詞語接龍(兩個字),逐漸加大難度(三個字或者四個字),到現在大班,我們嘗試用成語進行接龍游戲。孩子們從開始不太會玩,到現在會玩、想玩、暢玩,可以說是玩得不亦樂乎。當然,在嘗試的初始階段,經常出現“卡殼”的情況,讓我們的游戲進入冰點,這個時候,老師需要及時的引導,在保護幼兒對成語興趣的前提下,游戲難度可以靈活調整。
農村幼兒在學習成語時,由于家長們缺少科學的教學方法,大多數情況下是運用傳統的“傳授法”,也就是我們所常見的:成人說,幼兒聽;成人講,幼兒記。幼兒在這樣重復單一、枯燥乏味的學習環境中,不僅無法體會成語真正的內涵和意義,還會漸漸失去學習成語的興趣,甚至產生抵觸心理。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家長自身熱愛成語,自然而然就給了孩子一個良好的成語語言環境。而農村家長往往工作繁忙,很難有時間陪伴孩子學習,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也就相對比較困難了。參考本班家長的成語教育實踐,總結以下幾點經驗。
第一,家長培養對成語學習的興趣。研究發現,家長對孩子有榜樣示范的作用,父母經常讀書、讀雜志、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孩子也會喜歡看書、學習。父母經常談論自己感興趣的成語,讓孩子感覺到你對學習成語的興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被潛移默化的被感染了。家長利用周末的時間,帶著孩子去圖書館挑一些成語故事書,或者和孩子一起觀看成語方面的動畫片。相信在家長想學、要學的環境中,孩子會更加愿意去接觸成語、了解成語、學習成語。
第二,游戲學習讓孩子輕松愉悅學成語。熱愛游戲的孩子們,他們渴望著爸爸媽媽和他們一起游戲。白天忙于工作的家長們,可以利用晚上的時間,和孩子做一些成語方面的游戲,從而加強對成語的學習。比如:我們班辰辰的爸爸媽媽,經常利用平板電腦玩“你畫我猜”的游戲,軟件里有各種各樣的成語,你來比劃我來猜,孩子玩的津津有味。
第三,讓睡前故事給孩子的成語學習添磚加瓦。最新一期的《神經科學雜志》發表研究稱,睡前學習可增強記憶效果。家長利用晚上和孩子一起相處的時間,尤其是睡覺之前,孩子們都喜歡聽故事,家長只需要抽取一小部分時間就可以很好的和孩子一起交流。開始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挑選一些簡單、幽默的成語,后面逐漸讓孩子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相信動靜結合,孩子們學習成語的效果更加顯著。
總之,學習成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貫穿在生活、學習、每一次的感悟和每一個細節中,需要老師、家長和孩子持之以恒的努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效地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為幼兒在“中國傳統文化——成語”這一塊開辟新鮮又耐人尋味的新天地,同時,也為幼兒一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