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東關實驗小學 茆 燕
轉換思路,成就精彩
——淺談低年級學段的語文課堂教學改革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東關實驗小學 茆 燕
在低年級學段的語文教學中,一直以來都是把識字、寫字作為重中之重,卻忽略了對于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這也導致到了三年級轉折過渡時的師生被動局面,所以,我們應該從低年級開始,就關注這個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并且有相關的訓練方法,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在升入中年級后,平穩、自然地銜接起來。本文就將這個問題展開具體論述。
語言文字 運用能力 關注目標 語言訓練 學習表達
低年級語文教學,應該怎么教,才可以體現語文課程的性質?這是每一個語文老師都應該面對的話題。很多的低年級語文老師認為:低年級學段里,字詞教學是基礎,也是關鍵,就把教學的重心全部放在字詞教學上,卻忽略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內容,這樣是偏離語文教學的主旨的。
新課標一直強調這樣的理論,就是語文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的課程,它應該注重的是對于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在低年級學段,語文老師應該充分認識到語言文字運用的重要性,在平時的教學中,做到字詞基礎和語文運用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正所謂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不可割裂字詞與篇章的聯系,而應該讓它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共同學習,共同分析,從而突破原來語文教學的瓶頸,探尋語文教學的真正價值。
小學生在低年級學段學習中,很多老師還認識不到語言文字訓練的重要性,等他們升到了三年級,才意識到學生銜接起語文知識來,要吃力得多,究其原因,還是在一開始,弱化了對于語言文字的運用訓練。如果在低年級時,能合理有效地進行相關能力的訓練和培養,那么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如果語文老師能夠把字詞訓練和語言訓練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那么完全可以通過語言的訓練,鞏固對字詞的理解,在字里行間的朗讀和背誦過程中,更加深化對于文本的感悟。我們建議:要想訓練語言,不妨先從教學目標抓起。每篇文本都設置了相關的教學目標,要想帶領學生學習能力,就要看看本文的目標側重點在哪里,然后做到心中有數,高屋建瓴,從全局把握教學思路。
例如,在蘇教版課文《狐假虎威》時,我們就首先從教學目標入手,找出本文的教學目標集中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時學會復述故事,而且能夠明白狐貍的言行,懂得狐假虎威的真正意思。要想明白狐假虎威的正式含義,就要通過對文本的深入研讀、細致分析才可以明白,這樣就要要求學生認真朗讀課文,讓學生找出關鍵字詞,從狐貍的“從老虎身邊竄過”明白狐貍的驚慌害怕,然后通過“狐貍眼珠子骨碌一轉”“扯著嗓子”懂得狐貍的狡猾奸詐,再次通過“活靈活現”“搖頭擺尾”看出狐貍蒙騙老虎之后那種志得意滿的樣子,讓學生通過閱讀文本,明白了狐貍從最初的想逃而逃不掉,到后來的眼珠子一轉,而計上心來,最終蒙騙了森林之王——老虎的全部過程,從而懂得“狐假虎威”是狐貍假借老虎的威風真正的意思。
以上做法,語文老師能夠很好地把語言訓練落實在課堂的每個步驟,學生在自己體會、交流、想象中,不僅積累了一些關鍵詞語,還懂得運用學到的詞語知識去表達、溝通。學生能夠從閱讀理解發展到對于語言的運用訓練中,真正發展語言能力,提升語文素養。
所謂的語言訓練,不是單純的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它是體現在每篇文本中的,在低年級學段,我們接觸到很多的訓練,是讓學生去找近義詞、反義詞,與其空洞地在那里講解近義詞,讓學生機械地去記憶詞匯,不如通過實實在在的語言訓練,讓學生在聽、說、讀、寫過程中,自主學習掌握,并且深入拓展關于詞語的辨析、使用,這樣學生完成訓練目的,提升運用語言的能力便簡單多了。
在《狐假虎威》中,我們可以通過給文中的關鍵詞語找同義詞,來深入了解文中動物的形象。例如在第一節中,寫到了狐貍見到老虎之后,一下子從老虎身邊竄過,一個“竄”字,把狐貍的驚慌失措表達非常到位,讓學生給“竄”找近義詞來代替,學生們紛紛想到了用“逃”“溜”“跑”等這些表示心情驚慌的詞語,挨個放置在文本中去體會,不管換成哪個詞,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狐貍最開始的那個“竄”,明明就是看到老虎內心害怕,而急切逃跑的樣子??!說明自身實力的弱小狀況。
在后文中,當狐貍帶領老虎到森林中走一趟時,狐貍完全換了樣子,那是一副搖頭擺尾,神氣活現?。∥覀冊俅巫寣W生給“搖頭擺尾”“神氣活現”來找近義詞,學生分別想到了“搖頭晃腦”“得意忘形”,以及“活靈活現”“神氣十足”“自以為是”等詞語來代替,有了前文因為害怕想逃而未逃掉,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狐貍騙了老虎之后,自己那種洋洋得意的樣子,從而對于狐貍的認識更加全面和立體。
低年級語文課文雖然篇章很短,但是能夠重視新字詞語對于表達文本的作用,同時簡單體會詞語的使用技巧,并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語文老師可以通過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在認真揣摩和體會中,深入文本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對于提升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會大有裨益。
語文老師也可以通過模仿學習語言組織和運用,先模仿,后內化,以此來整合自己的見聞感受,優化書面語言的組織能力,切實提高表達能力。
在《狐假虎威》一文中,百獸見到狐貍背后的大老虎后,都是什么樣子的?文中只寫到了一小部分小動物的表現,這時我們不妨激發學生的想象,你覺得森林中還會有哪些小動物?它們見到老虎之后又是什么表現?他們分別會說些什么呢?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然后自由練說,這樣,既學會了如何組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看法,同時對于課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低年級學段的語言訓練是基礎,只有進行扎實的學習后,學生進入中高年級時,才可以從容不迫地進行更高層次的語言學習。相反,沒有良好的基礎,那么高年級的語言訓練無異于空中樓閣。所以,我們在低年級時,就應該牢牢抓住語言訓練,夯實基礎,落實練習,為學生的將來的語文學習奠定根基。
【1】王以俊.語文課堂語言運用的方法【M】.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3)
【2】王中軍.中小學語言運用訓練技巧【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3)
【3】顧現春.語文教學之從詞語到篇章【M】.知識出版社,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