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濱海縣濱淮鎮中心小學 何 艷
發散性思維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江蘇省濱海縣濱淮鎮中心小學 何 艷
發散性思維是一種不用常規方式、從多方面進行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發散思維對于學生創造性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多種數據表明:語言和思維是密切相關的,語言的正確精簡與否在于思路的正確。所以在作文訓練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擴散,完成作文的教學。
小學 發散性思維 創造性 作文
現代的小學生作文大多都還停留在較低的水平層面上,內容平乏無趣,構思也千篇一律。很多學生在對作文進行構思時,都僅僅停留在一種思維上,這導致了作文中沒有新鮮點。只有從多種角度、多種方面進行思考,充分發散想象的思維,才會思路開闊,才思泉涌。比如在“朋友”這一話題中,多數學生都會從朋友是誰,朋友對我多好,朋友有多優秀來進行作文的構思,這樣的作文千篇一律。教師不妨帶領學生進行思維的發散:朋友不一定是同年級的呀,還有老朋友、小朋友、小動物……通過這樣的發散,讓作文的內容更加豐富。
學習是從模仿開始的。尤其是在小學的學習中,小學的學習是學生正接受教育的起始階段,學生在進入小學的學習時,知識的積累水平、心理發展的水平、各項技能的水平都處于一種比較低的階段,所以教師應該充分引導學生進行模仿,讓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完成對知識的積累。但是在模仿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不要失去學生本來的風格。比如教師提出用“傷心”造三個句子句。有同學就寫到“今天我摔倒了,很傷心”“今天同學摔倒了,他很傷心”……千篇一律地用這個句子,教師可以適當提示學生“我被爸爸批評了,很傷心”“外公病了,我很傷心”……讓學生的思路充分開闊。所以教學中的模仿并不是簡單地進行重復,而是通過一點點的模仿進行創造。
發散思維的基本組成方面是想象和聯想。其中,想象力比知識更加重要,知識畢竟是有限的,想象力包括著世間萬物,是推動社會進步,知識進化的動力。如果學生沒有一定的想象力,在未來的工作中就難以有所突破,所以教師在作文的訓練中,要讓學生在寫作中插上想象的翅膀,讓學生在想象的空間力盡情地進行創造,傾注自己的情感。從而讓自己寫出來的文章動人心弦。比如在教學《海底世界》 這篇文章時,教師引導學生想象自己穿著潛水衣、氧氣瓶、帶上探照燈,會看到什么樣子的景象?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
審題是否正確對于作文的優秀有著很大的影響。教師在學生寫作文時,為了避免學生審題出現錯誤情況發生,或者寫作時無話可說、作文內容雷同等,教師可以適當地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審題指導。比如在“門”這個題目中,教師可以指出,“門”可以代表多種多樣的,比如校門、家門、正門、后門、玻璃門、木門、鐵門、地獄之門、夢想之門……讓學生充分發散思維進行創作。或者在“網”的題目中,教師可以提到“蜘蛛網”“法網”等,適當對學生進行思路的點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從而完成寫作。
思維發散能力的培養還可以從作文的續寫中來進行培養。所謂的續寫就是給學生一篇文章的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讓學生根據原有的文章來進行創造,最后把學生續寫的內容進行一定的歸納和整理,最后讓學生深刻地明白:同樣的開頭也可以有不同的結尾,或者是相同的結尾也可以有不同的開頭和過程。通過這樣的多次練習,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思維發散能力。比如在“這兩個人肩并肩地走著,突然,天空下起了雪……”這樣的開頭,讓學生想象接下來會發生的故事,并且闡述這兩個人的關系,可以是情侶、姐妹、同學、父女等關系,可以寫親情、愛情等。
在作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喜歡用成語來促進學生進行寫作,比如古代寓言《亡羊補牢》,教師一般會給出命題《亡羊補牢讀后感》《亡羊補牢后續》,在《歧路亡羊》中,又給出《我讀歧路亡羊》等,都千篇一律,削弱了學生的寫作興趣,降低了學生創作的熱情。教師應該在寫作題目中加入一點時代的東西,增加學生的新鮮感,充分含有生活的信息,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對社會的了解和關注。比如在《濫竽充數》這個寓言故事中,教師可以引出題目《吹笛也要競爭》《續寫南郭先生下崗后》等,啟發學生不同的思考方向,讓學生在寫作中產生自己的思想,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課外閱讀對學生的思維發散也有很好的幫助作用,有效的課外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增加學生的見識,提高自己的知識認知。課外的閱讀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是一把開啟其他世界的鑰匙。學生的見識廣闊了,寫的文章也自然豐富多彩了。
總的來說,在學生的作文寫作中加強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文章的豐富程度。通過加強學生思維的發散來促進學生舉一反三、不落俗套能力的提高,讓學生的文章有真知灼見,能夠表達一定的思想。作文中發散性思維的培養是一個長期不斷的任務,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
【1】陸同娟.發散性思維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5(11)
【2】張雅璞.淺談小學作文教學中的發散性思維【J】.出國與就業,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