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興化市景范學校 張麗麗
談“讓學引思”教學模式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
江蘇省興化市景范學校 張麗麗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各層教育機關(guān)、各地學校越發(fā)重視教育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果,并積極探索較有效的教學指導思想和教學模式。在開拓過程中,“讓學引思”這一理念逐漸被人提起和重視。目前,“讓學引思”教學模式開始應用教育教學的多方面。如何使“讓學引思”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更好地發(fā)揮作用是我們本文所探討的重點。
讓學引思 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當前,我國的教育體制中存在著較多不平衡,簡單概括來分主要有城鄉(xiāng)教育差距、東西地域差異、學科門類差異等。在“讓學引思”這一教學模式上所體現(xiàn)出來的基本是:有些地域、學校已經(jīng)開始熟練運用這一模式,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而部分地域、學校這一教學理念還沒有得到完全的普及和應用。下文,本文將從具體解釋“讓學而思”這一概念開始,聯(lián)系當下教學實際,探討“讓學而思”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1.1 “讓學”的理念解讀和實際意義
“讓學”是由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提出的教學理念,它直抵教學的核心和本質(zhì)。“讓”是位置的變化,是重心的轉(zhuǎn)移,把位置、時間、機會等盡可能的讓位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地學習,創(chuàng)造的學習,做學習的主人。
這一理念的提出很好的響應和支持了新課程改革活動。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處在教學活動的被動地位,被動的接受知識灌輸,被動的完成學習任務,積極性和主動性受到了極大地壓抑和限制,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得不到很好的培養(yǎng)。近年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國家和社會開始注重教育體制內(nèi)的改革,和“讓學”理念有很多共通之處,新課程改革也要求重視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意識,為學生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形成提供盡可能大的空間。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讓學”理念也應作為大方向,指導教學。在作文教學中,給予學生適度的自由空間,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指路人指導學生作文寫作,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1.2 “引思”的理念解讀和實際意義
通過“引思”達到“引學”的目的,其核心是為了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引思”的方法在于引導、啟發(fā)、喚醒,在聚焦學生思維能力、價值形成和學習習慣培養(yǎng)中,引導學生完成對知識的自主構(gòu)建和自覺遷移,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和實踐能力。
與“讓學”不同,“引思”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更加具體和高層次的要求。不得不說,當今教育體制下培養(yǎng)起來的孩子獨立思考能力欠缺,這主要是指在學習的宏觀意識上,比如說對于學習方法的探究,自主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等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是單純的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缺乏對于學習的反思和領悟,完全不去考慮為什么要這么做,還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方式來替代它等這樣的問題。這樣的教學思維最終對學生性格的養(yǎng)成和未來的發(fā)展產(chǎn)生不好的影響。在這個飛速發(fā)展、瞬息萬變的社會,當代小學生應該具備獨立的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做好接過社會主義建設大旗的準備。這一能力的養(yǎng)成應滲透于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在小學作文教學中也應尤為注意。
2.1 鼓勵式教學保持學生對于作文寫作的熱情
不時地會在網(wǎng)絡上看到學生不堪重度,自殘甚至自殺的消息。其實,細細分析來看,課業(yè)繁重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與教師、家長的教育方式也有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在學校生活中,一些教師對于學生取得的進步置之不理,不予以任何的鼓勵,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有絲毫的退步便小題大做、嚴厲斥責。在“讓學引思”的教學模式指導下,這樣的做法是極為不可取的。小學生在很多事情的行動上都在尋求家長和教師的認同和關(guān)注,而這同樣也是教師工作的一部分。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也是,教師大可不必過分糾結(jié)小學生寫作的規(guī)范性,結(jié)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特點適當?shù)慕o予他們鼓勵,保持其對作文寫作的積極性
2.2 適當?shù)亟o出開放式作文題目,給予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目前小學語文教學過度追求學生思維的規(guī)范性和答案的準確性,以求在各種考試中贏得較高的分數(shù),而這也恰恰泯滅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獨立思考能力,以至于學生在日后的發(fā)展中也深受其影響,缺乏沖破桎梏和規(guī)范的魄力。這樣的教學特點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也有所體現(xiàn)。而想要真正的貫徹“讓學引思”的教學模式,不僅需要轉(zhuǎn)變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還需要改變教學活動的形式,從中落實新的教育教學思想。在必要的命題作文訓練之外,教師可以適當給出開放式作文題目,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抒發(fā)己見,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自主意識。
2.3 注重作文講評,引導學生反思進步
作文講評是作文教學的最后一步也是重要一步。在這一階段中,以往教師都是在作文上交后,進行批閱,給出自己對于這篇文章的看法和意見,然后下發(fā),在課堂上著重講評重要的點和下次應該注意的地方。一系列看起來沒有問題的流程其實可以通過改進而變得更好。“讓學引思”的要義之一便是轉(zhuǎn)變教學的中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以半命題作文題目《長大我要做什么》為例,在作文上交、教師做到心中有數(shù)之后,文章可以下發(fā)組織學生在小組內(nèi)進行討論交流,并針對組內(nèi)的每一篇作文,各小組成員給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優(yōu)劣。然后教師在集體講評中,對于學生在作文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可以提出來,讓學生在分析中自己發(fā)現(xiàn)這樣寫作存在的不足,以自我清醒的認識來促進進步。
“讓學引思”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是我國小學語文教育進步和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但是這一模式的充分運用仍需要不斷地摸索和探究。相信在眾多教育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讓學引思”教學模式將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1】劉訓培.“讓學引思”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思維與智慧,2016(26)
【2】李芳.讓學引思開拓教學新視角【J】.基礎教育研究,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