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萍
(廣西科技大學外語學院,廣西 柳州 545006)
“一帶一路”經濟發展戰略中廣西地區語言服務產業體系的構建
鄭麗萍
(廣西科技大學外語學院,廣西 柳州 545006)
目前廣西地區的語言服務業存在產業結構失衡、產業組織分散、資源利用不足、產業人才匱乏等問題。應盡快制定扶持語言產業的相關政策、制定語言產業的規范政策、創建以“多元語言服務體系”為核心的多元語言服務環境。對于提供語言服務的企業而言,要積極提升語言服務意識,充分重視語言在貿易過程中的作用和影響;對于具有語言服務需求的企業而言,則應積極建設企業語言資產管理平臺。
一帶一路;語言服務;民族地區;產業體系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自身所具有的特點決定了其與經濟的發展緊密關聯,經濟發展決定了語言發展,語言發展對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反作用力[1]。 在經濟活動中,交際的成效會帶來相應的、不同的經濟效益,繼而產生了語言經濟學。Marschak[2]在進行信息經濟學研究時揭示了語言的經濟學特性和產業特征,即價值、效用、費用和收益。
語言經濟學是一門利用經濟學方法和工具研究決定和影響語言水平的學科,它的研究范圍不僅包括語言對文化、收入、語言相關產品及服務市場的影響,同時也涉及語言規劃選擇成本、收益以及少數民族語言保護等問題[3]。二戰之后,民族主義蓬勃高漲,語言選擇研究興起,語言經濟學迅速發展。20世紀70年代開始,在人力資本理論和教育經濟學思想的影響下,語言經濟學研究涉及到雙語教育、語言政策、語言規劃以及語言與收入關系等問題;20世紀90年代,語言經濟學開始運用經濟學理論和方法對語言政策、雙語人員經濟收入進行研究[4]。同時,相關學者的研究領域擴展到了經濟發展與語言、詞匯變化[5]、語言與貿易[6]等方面;90年代末期,更有學者開始運用博弈論方法研究語言經濟學問題,語言經濟學的全新流派——現代流派[7]出現。隨著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的全面深入,近50年間語言經濟學已成長為一門成熟的學科,引起了各國學者的重視。中國語言經濟學研究始于20世紀末,許其潮[8]首次將“語言經濟學”引入中國,2004年以來逐步形成了研究熱潮[9]。在過去的五十年里,語言經濟學的研究不斷向縱深方向發展,從Marschak最初采用跨學科的方法研究物質價值和語言的交集,到傳統語言經濟學家關注的三大問題:語言對經濟變量的影響;經濟變量對語言動態發展的影響(語言動力學)以及語言與經濟變量之間的交互關系[3],直至最新的語言經濟學流派——現代流派[7]的出現,它專注于語言的表達,將優選論和演化博弈理論用于探究語言的本質、機制和進化。這些研究成果對經濟發展、語言研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基于經濟學理論,語言的經濟價值和產業特征使其成為“稀缺產品”[10],構成語言產業。語言產業主要采取市場化的經營方式生產語言類產品或者語言服務,以此滿足國家或者個人對各種語言類產品或者語言服務的多層次需求,語言產業定位為語言服務業[10]。 語言服務業主要包括翻譯與本地化服務、語言技術工具開發、語言教學與培訓、語言相關咨詢業務等內容。隨著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語言在經濟活動中占有越來越關鍵的位置。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加快了企業在全球市場的信息傳播,同時也要求信息內容和形式的本地化,由此,加快了語言服務行業的發展。語言服務包括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 宏觀層面的語言服務是指國家或政府部門為保證所轄區域內的成員合理、有效地使用語言而做出的對語言資源的有效配置及規劃、規范;微觀層面包括服務方向接受方提供以語言為內容或以語言為主要工具手段的有償或無償,并使接受方從中獲益的活動[11]。語言服務業在我國的出現始于北京奧運會籌備期間,2014年5月29日,在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京交會)上語言服務業作為獨立板塊首次亮相,標志著語言服務業已成為一個獨立的產業門類。據統計,到2014年全球語言服務中本地化服務的市場規模達到了389億美元。隨著國內語言服務業的不斷擴展,中國的語言本地化服務外包的業務規模還會持續增長。2014年5月29日,商務部服貿司副司長呂繼堅在第三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語言服務與全球化論壇上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語言服務業對于中國而言,其意義十分深遠,它將是大國崛起的必由之路。語言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將進一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經濟增長朝著有就業、更環保、可持續的積極發展方向前行,這將有利于增強國家文化傳播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大幅提升國家軟實力;有利于提高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水平,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12]。
根據2015年3月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簡稱“一帶一路”),廣西在“一帶一路”規劃中的定位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一帶一路”的提出為廣西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廣西占有東盟國家陸海相鄰的獨特優勢,北部灣經濟區和珠江-西江經濟帶將利用區位優勢進一步開放發展,構建面向東盟區域的國際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
要實現廣西的國際通道定位,語言環境建設是重要的文化軟環境制成。“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內容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要實現這“五通”必然需要語言相通作為重要的基礎之一。語言文化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基礎工程、先導工程和民心工程。語言先行、溝通先行、發展和諧關系先行,在此基礎上才能達到“一帶一路”的延伸發展。因此,深入研究這一時代背景下的語言政策與規劃問題,制訂恰當的交流合作策略,努力規避語言文字差異所帶來的各方面的分歧、誤解和沖突,是“一帶一路”建設當中非常值得重視的課題。
為了更好地開展對新社會背景下的語言環境建設,很有必要對民族地區經濟新格局下的語言服務現狀進行相關調研,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語言政策與規劃,為“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提供切實有效的語言服務。
國內發達地區語言業的發展已經步入最佳戰略發展黃金期。盡管語言產業在國外以及國內發達地區發展迅速,創造了可觀的經濟價值,但在廣西,語言服務產業整體起步較晚,在地域分布上也很不平衡。從調研數據來看,廣西的語言服務公司基本成立于2006年前后,數量約在496家,南寧有265家,占了全區的53%。其他語言公司分布情況大致如下:桂林65家、北海22家、柳州35家。以西南工業重鎮柳州為例,柳州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國內四大汽車集團整車生產基地的城市,產業聚集效應明顯,正在建設國際化、工業化、信息化世界一流汽車城,這些企業翻譯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每年的翻譯任務超過1000萬字以上(僅筆譯)。本研究曾對柳州的大部分具有語言服務需求的用人單位和企業,就外語人才需求以及外語技能等方面的問題做過問卷調查,統計數據表明,用人單位最需要的外語人才前三名分別是商務類(50%)、管理類(36.6%)、翻譯類(27.5%);在未來語言服務人才需求問題上,50%的用人單位認為,對語言服務人才的需求量將有所上升;同時,75%的用人單位表示外語口語表達能力是工作中的主要能力,36.3%的用人單位則認為外語書面翻譯能力是主要能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涉及的翻譯事務一般通過企業自有的翻譯人員、臨時聘請的外語教師,以及柳州市僅有的6家規模較小的翻譯公司來完成,大量翻譯需求無法完成。 由此可見,廣西語言服務產業的發展遠遠落后于其經濟發展的需求,語言產業的發展仍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1.語言產業結構失衡。從宏觀層面來看,在廣西的產業結構中,語言服務僅占極少的比例,并沒有形成與經濟發展相匹配的應有規模,與面向東盟區域國際通道的建設需求相去甚遠。 從微觀層面來看,語言產業內部業態發展不均衡,翻譯、語言培訓發展速度較快,但在語言技術工具開發方面基本屬于空白領域。
2.語言產業組織分散。目前,區內提供語言服務的企業呈分散規模,許多語言企業的經營模式仍沿用小作坊式的形式,運營尚未規范化;企業規模較小,且缺乏業務規范;從業人員流動性大,顧客服務滿意度較低。在調查的150多家翻譯公司中,除7家為外資企業外,2143家均為私營企業或個體戶,企業規模均在30人以下。從資本情況來看,4家公司的注冊資本50萬元以上到100萬元(含100萬元),30家公司的注冊資本在10萬元以上到50萬元(含50萬元)之間,剩下的公司注冊資本均在10萬元以下。從翻譯語種來看,調查的翻譯公司主要以英語為主,在小語種中又以越南語的翻譯量最大。由此可見,區內語言服務產業亟需優化組合產業結構以形成專業化的分工與協作。
3.語言資源利用不足。“廣義的‘語言資源’是指語言本體及其社會、文化等價值;狹義的‘語言資源’是指語言信息處理用的各種語料庫和語言數據庫,以及各種語言詞典等”[13]。廣西在語言資源利用方面仍不充分,各專業語料庫尚未開發;有些少數民族語言屬于瀕危語言,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和利用。
4.語言產業人才匱乏。人才是語言產業發展的關鍵,人才匱乏制約著語言產業的發展。區內語言服務人才從數量、質量到培養方向都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高水平語言服務人才的供應存在一定缺口。當代市場對于語言服務業的人才需求不僅僅滿足于專門翻譯人才,而且也需要人才結構多樣化,翻譯項目經理、高級譯審、高級技術翻譯成為幾乎所有外向型企業的急需人才。作為人才培養主體的高等院校,近年來在人才培養方面雖作出了積極努力,但無論在課程設置或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都存在嚴重不足。目前整個廣西只有廣西大學、廣西師范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西科技大學和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開設翻譯碩士專業,從招生的情況看,五校每年招生的人數合計不超過120人。這五所高校分別培養的是面向東盟的綜合性會議口、筆譯人才;小語種翻譯人才;語言文化教育、旅游翻譯以及科技翻譯方面的人才。同時,語言行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營銷人才和技術人才,而從區內高校翻譯碩士專業的課程設置來看,主要以翻譯類課程為主,尚未涉及專門的語言產業管理內容,語言服務管理人才的培養難以支撐整個產業的發展。
據調查,區內提高企業語言服務存在以下問題:(1)具有語言服務需求的企業自身語言服務意識薄弱。在廣西區內,大部分企業忽略“語言”對提高產品經濟價值的意義,他們基本沒有把“語言”作為一個獨立的要素納入企業的總體戰略管理中。近年來,還時有發生企業因缺乏外語談判人才,或不及時了解出口國最新資訊導致上市或出口機會喪失的情況;(2)同時,這些企業獲得的語言服務質量欠佳,存在語言翻譯質量不合格現象,甚至出現了因翻譯內容不符合目的國相關法律法規所導致的法律爭端;(3)專業領域語言服務人才缺乏。尤其是缺乏復合型的外語人才,特別是掌握一定外語能力,同時又熟悉外貿業務的復合型外貿人才,而能與東南亞國家對接、交流和溝通,同時又熟悉東南亞國家法律、金融知識,具備市場分析能力的國際化人才更是十分稀缺。
目前,廣西區內的語言服務無論是在“質”或者“量”方面,都無法滿足語言生活迅速發展的需要。為適應“一帶一路”經濟發展戰略, 應科學構建起廣西的語言服務產業體系,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制定語言產業政策體系的首要任務是保護語言的相關權利,只有保護了語言相關權利,語言產業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會得到提高,語言產業的創新與升級才會加速發展。在民族地區,還要制定語言產業的相關扶持政策,扶持語言產業發展,語言產業的良性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政策環境創新與公共財政支持[14]。在制定語言產業扶持政策時,政府主要應著力于科技、財政、稅收、金融和人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在制定政策時既要重視其法律性、文化性和教育性,同時還要兼顧其經濟性,以積極引導語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語言產業與市場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市場是語言產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語言產業通過市場為消費者提供語言實物產品與服務產品。因此,相應政策措施的制定對語言產業市場上經濟活動的規劃、協調和監管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需營造統一、公平、公開的規范化的市場環境,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語言產業市場的正常運行和健康發展,推動其規范、迅速地發展。
構筑“城市語言服務體系”是當代數字化城市完整體系中的一個標準子系統。目前, 國內一些大城市已在構建數字化語言服務體系,通過該系統改善城市的“語言能力”,增強城市的綜合競爭實力。廣西應抓住“一帶一路”發展的實際,結合不同城市的語言生活,構建語言服務體系。通過各個城市整體形象在語言環境方面的設計、實施和推廣工作, 迅速提升國際化形象;根據區內各主要城市的特色,建立相應的特色語言服務,如,南寧作為東盟博覽會的永久會址,可發展東盟語言;柳州作為工業重鎮,特別是汽車產業的聚集地,可優先發展企業語言服務;桂林作為國際旅游城市,可繼續加強英語、日語等語言的服務。
對于區域提供語言服務的企業而言,轉變觀念尤為重要,要積極提升語言服務意識,充分重視語言在貿易過程中的作用和影響。企業不僅要增強自身的語言服務意識,更要積極主動地制定自身的語言資源計劃,將語言戰略貫穿到公司運作的各個環節中,強化“投入語言成本,可促進經濟效益”的理念。另外,如果條件允許,語言服務外包是有效利用企業語言資產的戰略之一,有效的語言服務可大大減少外貿過程中由于語言壁壘而造成的貿易障礙[14]。
對于具有語言服務需求的企業本身而言,應積極建設企業語言資產管理平臺。各企業應根據自身產品特征、市場分布和業務發展的實際需求,在深入分析市場現狀、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將企業語言資產管理平臺與企業信息全球化管理系統以及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緊密結合,提升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有效提高企業語言資產管理的投資回報。建立本產業語言資產管理平臺能為翻譯和術語規范提供有力依據,提高語言服務準確率、提高語言服務質量,更好地為企業搭建國際交流平臺,為地方的文化交流與經濟建設服務。其中,術語管理系統是重要的語言服務戰略之一。術語管理能加快產品上市時間,有助于實現產品宣傳用詞的統一性,更可有效地實現企業各部分之間以及部分內部知識共享。管理得當的術語項目可讓企業有效控制核心智慧成本。
在汽車產業聚集地城市——柳州,可開展以汽車制造產業為基礎的企業語言資產管理研究,搭建汽車制造產業英漢平行語料庫之專用語料庫( specialized corpus) 。根據區域汽車行業需求分析,建設涵蓋汽車工業技術以及營銷兩大模塊的汽車科技英語語料庫。主要用于滿足汽車制造產業語言服務以及相關語言研究的需求,為汽車制造產業英語術語提取、翻譯研究與培訓、詞典編纂、學術研究等提供真實可靠的語料依據。毋庸置疑,汽車制造產業英漢平行語料庫的構建可積累空前巨大的語言資源,使得檢索和提取相關專業語言信息變得方便靈活,將為汽車產業提升國際競爭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國家實施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是一項以經濟建設為主導,促進沿線各國經濟繁榮、政治互信、文明互鑒、共同發展,造福各國人民的偉大事業[15]。推進這項偉大事業,離不開語言保障。面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語言需求,語言服務大有可為。制定專門的語言服務應對策略,構建語言服務平臺,將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有針對性的語言服務。
[1]劉麗靜.論廣西經濟發展與語言發展的關系[J].學術論壇,2014,(12).
[2]Marschak, J.The Economics of Language[J].Behavioral Science,1965,(10).
[3]鄭麗萍.國外語言經濟學研究流派綜述[J].外語研究,2015,(1).
[4]Grin F. Economic approaches to language and language planning: An introdu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1996,(21).
[5]Reksulak M, W Shughart II,R Tollison. Economics and English: Language growth in economic perspective[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2004,(2).
[6]胡小玲.論語言產業的結構性、外部性與發展方式[J].語言文字應用,2013,(8).
[7]Zhang W,Grenier G. How can language be linked to economics:A survey of two strands of research[J].Language problems & language planning, 2013, (3).
[8]許其潮.語言經濟學: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J].外國語,1999,(4).
[9]張衛國.遮蔽與澄明:語言經濟學的幾個基本問題[J].學術月刊,2012,(12).
[10]黃少安,蘇劍.語言經濟學的幾個基本命題[J].學術月刊,2011,(9).
[11]李現樂.語言資源與語言經濟研究[J].經濟問題,2010,(9).
[12]張巖.用語言服務搭建全球化橋梁[J].中國報道,2014,(7).
[13]姜國權.語言產業發展中的政府職能定位[J].中國行政管理,2014,(10).
[14]陳國生,周怡岑,袁鵬,等.湖南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思路、重點和政策建議[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7,(4).
[15]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責任編校:簡小烜)
ConstructingofLanguageServiceIndustrySysteminGuangxiunder“OneBeltandOneRoad”EconomicDevelopmentStrategy
ZHENG Lip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uzhou Guangxi 545006, China)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language service industry in Guangxi, such as the imbalance of language industry structure, the dispersion of language industry organization, the under-utilization of language resources and the lack of qualified personnel in language industry. We should formulate relevant policies to support the language industry as soon as possible; formulate standard policy of the language industry, and create a multi-lingual language service environment with the “multilingual language service system” as the core. For enterprises that provide language services in the region, they should actively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services and pay full attention to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 language in the process of trade. For enterprises which have language service needs, they should actively build enterprise language asset management platform.
One Belt and One Road; language service; ethnic minority areas; industry system
F069.9
A
1008-4681(2017)06-0029-05
2017-10-09
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語言文字研究專項課題,編號:2015ZYG009。
鄭麗萍(1973— ),女,瑤族,廣西恭城人,廣西科技大學外語學院教授。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