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興陽
摘 要:北京是個快節奏的城市,在其繁華而靚麗的外表下,環境污染真的不容忽視,前三十年的北京與現在相比真的是天壤之別,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霧霾,沙塵等惡劣天氣隨之而來,那么在如此惡劣的情況下發展綠色化學刻不容緩。建立綠色化學的目的是站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角度出發來發展傳統化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扭轉環境問題治理過程中治標不治本的現狀,從根本上在醫療、工業、居民日常生活等方面應用無害可循環的資源,治理環境污染,從綠色化學開始!本文主要從三方面展開北京環境污染下的綠色化學的發展情況。
關鍵詞:環境污染;綠色化學;建議
中圖分類號:F42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2-0011-01
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工業化學作為經濟發展支柱給人們帶巨大受益的同時也向們的生活里注入了大量的化學垃圾,大自然是公平的,在人們為了求發展不斷的獲取壓榨自然資源的情況下出現了一系列的惡劣現象,溫室效應加重,霧霾、揚沙等等。因此,立綠色化學迫在眉睫,而綠色化學是化學科學與化學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是最不經濟的。人們要發展必須兼顧自然社會經濟等個方面的平衡。北京作為首都更應走在發展的前沿,大力發展綠色化學,將資源重復有效利用,把浪費減少到最低,把污染減少到最小,從根本上治理環境污染,還北京一個好天氣,還世界一片藍天。
1 白色污染的治理
綠色化學又稱為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或清潔化學,是指化學反應和過程以原子經濟性為原則即在獲取新物質的化學反應中充分利用參與反應的每一個原料原子,在化學反應開始時就采用污染預防的科學手段。因而,過程和終端均為零排放和零污染,是一門從源頭阻止污染的化學。
白色污染目前已經被國家列為三大環境治理任務之一,白色污染塑料包裝袋,一次性筷子等等,人們從多年的經驗總結中得出一套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包裝物,例如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生物-陽光雙降解塑料等等,這些方法在我國已經進入試用階段,北京發展較為迅速,經濟發展的同時餐飲業也被帶動起來,加大對白色污染的治理力度可不容緩。提倡綠色化學研制更多綠色有機材料,將污染物從根源挖除,是城市化建設的最低發展要求。
2 水污染治理
水是生命之源,是一個生命的開始,地球盡管被70%的水覆蓋,但是能利用的淡水資源卻少之又少。由于經濟發展的需要,城市化用水緊缺,加上亂排亂放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污水的合理循環利用是發展之首。無磷洗滌劑的研制和推廣,減少了城市周圍湖泊的磷污染,使得水中生物不再受到化學廢棄料的侵擾。中水道技術是一種污水合理利用的技術,即中水回收,這種技術帶來明顯經濟效益的同時,并且有效的減少了用水量,提高了用水效率。對于大城市來說這項技術給人民生活帶來巨大的便利,也帶來了明顯的經濟效益。綠色化學不是被動的治理污染而是主動的治理,從根源處防止污染,我們應重視綠色化學,并推廣整體社會的綠色化學理念,強化化學意識,從而保護環境。
3 綠色化學的重要性及發展前景
生活中的化學無處不在,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的今天,綠色化學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也提升了資源的利用價值,降低了生產成本,符合人們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我們的地球只有一個,無止境的索取最終釀成的后果只有人們自己承擔,化學工業生產的產品與人們息息相關,大量的廢棄物嚴重的危害著環境和人類的健康,因此,綠色化學作為最有效直接的改變現狀的方法,我們應該牢牢抓住,只有建立環境友好的產業才能獲取更高的利潤,從根上鏟除病源。
綠色化學當前已經成為新興的發展趨勢,科學家們已經認識到利用原子反應技術從根本上防止污染的產生,才是綠色化學的真諦。綠色化學可以有效的解決日益惡化的環境,奇缺的能源,并且還能確保人民生活質量安全。它正朝著節能環保以及循環利用的方向發展,政府的大力支持,國家頒布的各種法律政策等都對其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在環境、資源、生命、健康等多個領域我們應拓寬綠色化學的發展道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綠色化學的發展是一片光明的。
4 結語
綠色化學的發展勢頭之迅速受到了廣大科學家的重視,研制出新一代綠色化學制品是帶動經濟發展的前提。這要求科學研究者研制出新一代綠色化學能源,并對新能源不斷地探索和研究,讓綠色化學深入到千萬民眾家中,建立安全、健康、綠色的社會。綠色化學走在國際化學科學研究的前沿,并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大力支持,這使得其發展道路暢通無阻,在當今越來越重視環境污染的局勢下,每一次新的嘗試都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人們生活中,綠色化學都占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北京作為一線城市其環境也受到極高的重視,在經濟發展的步伐下,更應發展綠色化學,使得資源重復有效利用,為城市人民生活打下基礎。即使我國在綠色科研方向發展慢了些,但是依然相信,綠色化學仍然是所有經濟發展的基礎,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兼顧環境保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敏.綠色化學的倫理思考[D].南京師范大學,2013.
[2]李芳蓉.白色污染的危害及其綠色化治理[J].江蘇教育學院科學院,2013.
[3]魯戰明.中水回用與循環冷卻水系統的研究與應用[D].中南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