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冠奇



Goldmund,我想我不需要在這里再對它做太多的介紹了,凡是對音響有那么多少了解的讀者都知道Goldmund是高大上的東西。Goldmund對于我來說,我對它從曾經的夢想到曾經的擁有,從曾經的擁有之后,它又成為了我的過去,如今再一次相遇,輾轉間也不知道過了多少年。Goldmund是很多發燒友夢寐以求的品牌,記得當年不斷努力賺錢的同時又不斷地省吃儉用,經過一年的時間終于從代理商手上抱回一臺以優惠價處理的Mimesis SRI-2入門級合并機,身邊的燒友們都投來羨慕的目光,言語間和行動上也透露出上門蹭聽的沖動,正是因為這樣的一款合并機而讓我在燒友圈子里面的地位來了個三級跳,變成了大家眼中公認的高燒玩家。而我在自己的發燒圈子里面說話也變得權威起來,榮耀感也隨之增大幾倍。所以,Goldmund在我的眼里,擁有Goldmund不僅僅是擁有好聲的象征,還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氣死你,但又不得不佩服
這次讓我評論的Goldmund Metis 7也是一款入門級合并機,或許因為是入門級合并機的關系,Metis 7讓我產生了不少的共鳴。圈子里面有不少的燒友說起Goldmund時,總是眉飛色舞,說Goldmund的音色如何這般美,如何這般獨特云云。但要我來評論Goldmund的話,那我認為Goldmund是那種“氣死你,但又不得不佩服”的音響。到底怎樣理解?就好像那臺Mimesis SRI-2,2萬多大洋的售價,里面的線路卻沒有多少東西,也沒有什么發燒件,但元件排布很緊湊,每聲道就一塊蓋著外殼的JOB模組,幾顆功率管,電源部分就那么幾個小電容做濾波,整流部分就一只橋堆整流JC,一點兒都不豪氣,如果不是因為Goldmund,發燒友一定看不起它!而且喇叭線接線端子正負端之間的距離挨得很近,看著讓人揪心,唯獨變壓器部分比較給力,雙變壓器供電,整機輸出功率125W,但不得不佩服的是,控制力相當好,將B&W N805的低頻控制得貼貼服服,播放RR的交響樂錄音也能爆起來,而且爆棚程度絕對不輸給那些體型比它龐大N倍的家伙。當然,音色也很清澈透明,密度感和音樂感也是很不錯的!
反觀這臺Metis 7,其實它在設計上有很多方面跟MimesisSRI-2比較接近,也沒有什么發燒元件,線路布局同樣緊湊,尤其是功率放大部分,功率管與推動管分別安裝在電路板的正反兩面,而且距離挨得非常貼近,功率管直接固定在機殼底部,利用機箱散熱,這樣就省去了笨重的散熱器,電源部分也不豪氣,左右聲道共用一對6800μF的濾波電容,再外加一只橋堆整流IC構成,供電僅采用一只變壓器,整機輸出功率也不低,將近200W,比Mimesis SRI-2高出不少呢……
化繁為簡
Goldmund近年來推行“化繁為簡”的理念以簡化系統的架構,所以對旗下的器材進行了一些整合,例如把功放塞到音箱里面,再加入無線傳輸功能,演變出一系列無線有源音箱,然后再配上數碼控制器和播放機就能組成系統。對于合并功放,Goldmund就會加入數字處理功能,讓它具備數字音頻處理能力,然后配上電腦和音箱就能組成系統。那么Metis 7里面的數字處理部分究竟有什么功能?答案是D/A轉換、A/D轉換,還有時間和相位修正這兩方面的功能。所以,Metis 7自身就提供同軸、光纖和USB這三種數字輸入接口,分別給你連接CD轉盤和電腦。另外,還有一組模擬輸入接口。使用Metis 7,我首選數字輸入方式,而采用模擬輸入時音頻信號都先經過A/D轉換,畢竟時間相位修正功能是以數字方式進行處理的,使用數字輸入方式可繞過A/D轉換環節,道理上失真會更少。
不過,使用Metis 7時有一個地方是需要注意的,由于音量控制是無級調節,以往使用這種音量調節形式的功放基本都配上顯示屏顯示音量大小信息,而Metis 7則沒有配置顯示屏。所以,為了防止音量過大而沖壞音箱,在不確定音量大小的情況下最好先將音量旋鈕往逆時針方向多扭幾圈,確保音量處于最小狀態。
調音手段確實獨到
我很早就聽聞Goldmund功放與Dynaudio音箱很合拍,這次就剛好有機會讓Metis 7與Dynaudio Focus 140搭配。而且Focus 140對我來說是滾瓜爛熟的音箱,通過它我還能很好地了解到Metis 7的聲音特性。對于Metis 7,我也不得不跟Goldmund說聲佩服。簡單來說,這樣的一臺合并機驅動Focus140,聲音聽起來是很健康、很美好的,低頻的份量又足夠,中頻和高頻細節也不會少,而且音樂感又好,播放我手邊那幾張平時最喜歡的古典唱片和流行音樂唱片,Metis 7驅動Focus140都可以重播出很悅耳動聽的聲音,特別是播放通俗易懂的經典港臺流行歌,不光我,還有我的同事們都覺得好聽。
不過,我更欣賞的是Goldmund的調音手段,真的很獨到。但要首先聲明,Metis 7的聲音并不是追求唯真,它的聲音是有修飾的、很有味道的。或者說,Metis 7的聲音很有膽機的特質,相信大家應該會比較容易理解一些,尤其是低頻部分真的很有膽機的感覺,Metis 7的份量、速度和力度之間能把握到一個很好的平衡點,份量足,力度并不猛烈,不松不緊,有溫和感,瞬變快,而且還有凝聚、彈跳力。聽港臺流行音樂時,Metis 7有輕盈快速的節奏感,聽古典音樂的時候,龐大樂隊演奏時也能感受到一定程度的雄偉感。在中高頻部分,Metis 7是亮麗、鮮活的,但清澈透明中帶有一絲暖意,如同冬日的太陽一樣,舒適、溫暖又燦爛,EMI那張由李赫特、羅斯托科維奇和大衛共同演繹的《貝多芬三重協奏曲》,小提琴、鋼琴和大提琴的聲音都很精致,樂器的輪廓和線條都是很清晰的,而且質感充滿光澤,但又不失圓潤感,還有挺豐富的信息量,音色特別的誘人。
當然,Metis 7自身還有著良好的聲音開放性,所以在重播音樂的時候,我不會覺得有太多的壓抑感,聲音總是從容自然的,音樂的流暢性和生動感相當好,而且音場的寬度和深度也能很輕松地拉開。特別是重播由內蒙古少年合唱團演繹的《鴻雁》專輯時,就能很好地感受到良好聲音開放性所帶來的寬廣空間感。
每一樣都恰到好處,足夠你享受音樂
Metis 7作為Goldmund的新款合并機,它跟我以前所用的Goldmund合并機感覺很接近,也是一款很出色的機型。它比上有很多的不足,比下又是勝任有余,對比很多其他品牌的同級機型,Metis 7卻有著很鮮明的個性。而且對于Goldmund的調音手段,我是相當的佩服,Metis 7的聲音能做到每一樣都把握得恰到好處,一臺小小的合并機,要說低頻和力度,它并不猛烈,但要它宏偉起來卻不是難事;要說高低兩端的延伸,Metis 7并不是那種能上天下、無窮無盡的感覺,可是聽起來不會覺得有什么壓抑感,聽起來相當的舒展自然;要說聲音的信息量,Metis 7并不是多得聽不完的那種,可是重播古典音樂時,唱片里面的空氣感、樂器的質感等細節一個不缺。要說瞬變速度,Metis 7不徐不疾,說不上迅速,說不上電光火石的速度,需要快的時候能跟得上節奏,但慢樂章的時候它也有迷人的柔慢魅力。要說音色,這恐怕是Metis 7的厲害之處,也是獨到之處,我在試聽Metis 7的時候也找過幾位朋友過來一起試聽,他們都覺得Metis 7的音色有毒性,而且還是慢性毒性。除非你不喜歡它的音色,可以一旦愛上之后,輕則會無法自拔,重則以后就會非Goldmund不聽,非Goldmund不玩。像這樣的例子,我身邊可謂多得很……
總體來說,Metis 7就是一種在各個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但卻不會更進一步表現,也不會著重于單方面的優勢,反正聽大部分的音樂都會讓你覺得很滿足。畢竟它僅僅是一款入門級的合并機,是用來引誘你成為Goldmund粉絲的產品。若想獲得更極致的聲音,那就是Telos系列要干的事情了!
總結
躺在沙發,拿著紅酒,品味音樂!
以我們廣東人的說法,Goldmund Metis 7合并機是一種屬于“嘆世界的聲音”,它的聲音有著獨特的味道,除了舒服還是舒服,除了好聽還是好聽。所以,你需要一個寧靜的晚上,在一個熏暗燈光的環境下。然后,身體躺在沙發上,手拿著紅酒,一邊品嘗美酒,一邊品味音樂,再加上適當的音量,這才是Metis 7正確的聆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