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藜芬
摘 要:自主性游戲作為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學習活動,是幼兒社會化的重要途徑。教師在設計與指導中普遍存在著過度強調游戲的教育價值的問題。要由幼兒自主設計游戲,教師明確自己在游戲中的角色定位,善于為幼兒提供必要的指導幫助,以推進游戲進程,在游戲后要注重反饋評價。
關鍵詞:自主;自由;觀察;合作;激勵
自主性游戲即幼兒在一定的游戲環境中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積極主動的活動過程。這一過程也是幼兒興趣需要得到滿足,天性自由表露,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和人格健全的過程。但在現實中教師普遍對自主游戲存在著片面的認識和指導,忽視幼兒的自主自發生成游戲,強調教師的設計;忽視幼兒自由的表現,強調游戲的統一表現;忽視游戲過程,強調游戲結果。所以教師要明確自己在自主游戲中的角色定位,尊重幼兒意愿,給予幼兒充分的自由,滿足幼兒的游戲需求。
一、自主性游戲的設計
自主性游戲的本質是自由意志的體現,即“玩什么”“怎么玩”“與誰一起玩”,都由游戲者自己選擇決定,這種自由讓幼兒感到愉悅并產生自信。
1.玩什么——讓幼兒自主確定游戲主題
教師要尊重幼兒提出游戲主題的自由意愿,讓幼兒自主確定游戲主題,創設條件讓幼兒盡量表達出他的構思或想法。當固執的孩子堅持要玩某種不太適合的游戲時,教師也不妨讓幼兒進行嘗試。當幼兒提出的主題比較簡單或抽象,難以進行持續一段時間的游戲,教師可以幫助幼兒充實內容,讓這一主題內容豐滿起來。如果有些主題目前根本無法開展,可以提醒幼兒以后注意觀察與這一主題相關的內容,不斷地使主題從不可行到可以玩起來。教師平時要多收集幼兒感興趣的主題,制作相關的游戲材料。活動時可把與各主題有關的材料一一展出,讓幼兒自己選擇相對應的主題,滿足幼兒自主選擇的權利。
2.和誰玩——讓幼兒在游戲中自由結伴
幼兒喜歡獨自游戲,自由結伴游戲,在自主性游戲中,教師要讓幼兒自由選擇游戲伙伴,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而不需要規定誰和誰玩;讓幼兒自己設計、構思情節,而非由教師導演、安排;讓幼兒盡情發揮想象,而不需要成人添枝加葉,從而促進幼兒主體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碰到許多幼兒都想當一個角色的問題,這個矛盾是在幼兒中產生的,就應該讓幼兒自己解決。可以讓爭執的人談談自己為什么想當這個角色,要怎樣把這個角色當好。也可以多創設幾個崗位,或者采用大家輪流的方式等。我們所要考慮的是如何讓幼兒在游戲中多動腦、多動手、多動口,讓他們經過碰撞達成選擇與合作,最終能學會理解與尊重,體驗公正與互惠,初步掌握溝通與交流技能,提高合作能力。
3.怎么玩——讓幼兒自主制定游戲規則
自主性游戲也是有規則的,幼兒游戲行為水平的體現之一就是對規則的理解和執行。當幼兒能夠自覺執行游戲的規則時,也說明幼兒的游戲行為從自發性走向了自主性。形象化、直觀性的區域標記有利于幼兒對各區域的直觀感知,教師要和幼兒共同討論、設置區域標記。我們幼兒園各班都是在KT板上將各個區域用代表性標記標出,如閱讀區用繪本圖片做標記,建構區用積木圖片作標記等。各區域能容納幾個人,就在區域標記后面粘上幾個插袋,幼兒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先將自己的學號牌插入想玩的區域標記后的插袋中,再有序進入對應的區域游戲。這樣既解決了人多擁擠的問題,也培養了幼兒的規則意識,豐富了幼兒的交往經驗。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難免會發生大吵大鬧、亂丟亂扔等現象。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針對具體問題開展討論,制定各區域游戲規則,引導幼兒將這些規則畫出來,教師在畫的后面寫上相應的文字,再將規則集中張貼在相應的區域里。幼兒有了親身體驗,自然就會遵守自己制訂的游戲規則,整個游戲過程也就井然有序了。
二、自主性游戲的指導
幼兒自主進行游戲是他們充分表現、自由交往、協作創新的愉快過程,是孩子個性化的游戲,是孩子領導孩子的游戲。教師要明確自己在自主性游戲中的角色定位,善于為幼兒提供必要的幫助指導,以推進游戲進程。
1.做幼兒自主游戲的觀察者
教師要站在幼兒游戲外,不以教師身份干預幼兒的游戲。教師要認真細致地觀察到幼兒游戲的各種現象,如孩子們偏愛哪一類游戲、哪些人有領導游戲的能力、哪些玩具能引起孩子們的游戲興趣、游戲是否合適、材料的投放有沒有問題、幼兒認知經驗和社會性水平哪些方面有了進步,還存在什么問題等。只有觀察游戲才能使教師了解幼兒游戲的興趣和需要,從而制訂出適合幼兒需要的、有針對性的游戲指導計劃,更好地做幼兒游戲的支持者。
2.做幼兒自主游戲的合作者
當孩子們在分配角色,安排任務時,教師應作為游戲中的合作者,服從游戲組織者的分配,以平等的身份與幼兒共同游戲,共享快樂。就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教師要“變成孩子”,與孩子共享歡樂。教師的童心、游戲心會使幼兒倍感親切、自然、融洽,從而營造寬松和諧的游戲氛圍。以合作的身份參與游戲也有助于教師更深入細致地了解幼兒,更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響。
3.做幼兒自主游戲的引導者
當幼兒在游戲中確實碰到了他們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教師應該是以普通游戲者的身份,發表一些參考性的建議,供幼兒參考,但不發表決定性的意見。當個別幼兒游戲碰到困難了,教師應像同伴一樣問問原因,談談自己的看法,不強行勸說,但教師的建議和意見必須是一種正確的引導,有助于解決問題,有助于促進游戲的進程。如在小超市中,當教師觀察發現沒有寄存處,就自言自語說:“唉!我拎著包購物太麻煩了,要是能把包存起來就好了。”個別幼兒聽見了就立刻設置了一個超市寄存處。教師以游戲者的身份,自然地引導了游戲發展。
三、自主性游戲的評價
自主性游戲活動的評價環節,就是幫助幼兒獲得新經驗,激勵幼兒探索新經驗的過程,教師應該關注幼兒的情感體驗,以促進其獲得最大可能的發展。
1.捕捉引發新經驗
幼兒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關鍵經驗,教師要能夠捕捉幼兒當下關鍵經驗和興趣點,在評價時不斷激勵幼兒,從而為下一次活動指引新的發展方向。
2.討論傳遞新經驗
有效的評價可以讓幼兒不斷地從同伴身上學習不同的方法。如幼兒按照特征將不同顏色和大小的圖形進行分類,可以先請幼兒出示分類的結果,然后組織其他幼兒討論他是按什么來進行分類的,最后由介紹的幼兒公布自己分類的方法,這樣的討論猜測可以引發全體幼兒的思考。
3.設疑豐富新經驗
在評價環節,教師可以收集幼兒游戲中產生的問題,或是對幼兒的游戲情況進行設疑,引發幼兒對下一輪活動新的思考。或是在幼兒沒有疑問的時候問一句:你還有什么想問的嗎?設疑不僅能推動下一次的活動,還能促進幼兒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總之,教師要在了解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共同參與游戲環境創設,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選擇游戲,激勵幼兒探索新經驗,促進幼兒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盧玲.談談幼兒自主游戲中教師的指導[J].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2).
[2]王燕.幼兒自主游戲的指導策略[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2).
[3]陸潔慧.淺議自主性游戲中教師的指導策略[J].黑河學刊,2014(1).
?誗編輯 喬彥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