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將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工程降水收集貯存起來,然后進行回收利用近年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文章分析了我國水資源的現狀,闡述了目前我國進行工程降水綜合利用的緊迫性及重要意義,結合本人的專業知識,介紹了工程降水回收再利用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降水;綜合利用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建設工程的數量越來越多,場地條件越來越復雜,當地下水水位高于基底時,基坑施工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降低地下水水位的問題—基坑降水。長期以來基坑施工降水的利用很少有人關注,大量工程降水與雨水被排入市政排污管道,變成雨、污水進行排放,大部分工程現場沒有將基坑施工中的所降地下水進行回收和利用,造成了水資源的二次污染和浪費,不利于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構建,在如今我國水資源短缺不斷加重以及用水成本不斷增長的大背景下,不論從節約資源,還是從經濟效益角度來說,工程降水都應當加以合理利用。
1 我國水資源的現狀分析
我國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m3,占全球水資源的7%,但我國人均占有水量為2200m3,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被聯合國列為貧水國之一。在全國600多座城市中,缺水城市就有400多座,其中嚴重缺水的城市有130多座,城市每年缺水量為60億m3,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300億元,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人口的迸一步增加、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產的發展,我國對水資源的需求將持續增長。據水利部門預測,到2030年我國人口增至16億時,人均水資源量將降到1760m3,已接近國際公認的水資源緊張標準。全國實際可能合理利用的水資源量約為(8000~9500)×108m3,而到2050年,全國總需水量將達(7000~8000)×108m3,已接近可合理利用水量的極限,未來我國水資源的形勢十分嚴峻。因此,必須盡快采取措施來解決這一危機。
2 建筑工程降水綜合利用的緊迫性
我國目前有440億平方米的既有建筑,預計到2020年,還將新增建筑面積約300億平方米,新建建筑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地下水位的存在出現降水的過程。在基坑的開挖過程中,隨著挖掘的深入,基坑內的水會越來越多。為了保證施工作業環境的干燥與安全,施工方大多會選降水,就是將地下水排出。降水過程中,排水的量會根據地下水位的多少以及建筑地基深入的而定,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排水時間是與施工進度相關聯的,也就是說在施工沒有完成的時候,排水每天24小時都會進行。現在這部分水基本上都排入城市排水系統白白流失了。據專家指出,一棟構造簡單的六層住宅樓,結構完工時間需要2個月以上。如果是結構復雜和樓層更高的建筑,結構施工延續的時間會更長。施工降水的量不容小視,建筑工程降水中將大量水資源白白流入市政管道,當做污水排走實在是太過浪費了。另一方面,在工程現場施工中用水量是非常大的,工程施工用水主要用于以下幾方面:結構階段混凝土養護用水、裝修階段攪拌砂漿、文明施工方面的灑水除塵、廁所沖洗、職工飲用洗浴用水,目前,這些用水基本上全部是通過市政管道供應自來水。根據以往的工程管理經驗,大約兩萬多平米的工程每月用水量在3000噸左右,每天用水在100噸左右,加上一些浪費現象,每天能達到120~130噸。而其中每天只有20~30噸水用于職工飲用洗浴用水生活,其它水大部分白花花地流走,這非常浪費、非常可惜、也是對水資源的一種二次污染。
3 加強基坑降水回收再利用的對策
3.1 政府應出臺相關的工程節水政策
施工降水的量不容小視,應引起各級政府的重視,政府應對建筑工程具體施工中的節水問題出臺必要的獎懲措施。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對工程降水浪費的施工企業及建設單位進行處罰,對工程降水進行綜合利用的單位進行相當的獎勵。目前,北京市對地下工程的降水管理辦法中就明確規定,地下工程首先應采取措施減少對地下水的降排,如果一定要采取降水的措施,降水方案要經過政府相關部門組織的鑒定,并且要申請降水指標,并且在降水過程中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沈陽市政府相關部門對建筑施工單位進行專項檢查,對于施工不節水的單位要進行處罰。沈陽市專項檢查的重點是,施工單位是否辦理臨時用水指標證,是否制訂了相關的節水措施方案以及配套建設節水設施,是否使節水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3.2 地鐵降水工程回收利用
將工程降水利用技術與建筑施工用水的現實需求相結合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過去那種基坑降水大量浪費而水資源日益枯竭尷尬情況。將以往排入市政排水管網的工程降水加以收集利用,減輕市政排水系統的壓力,節約淡水資源。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可以設置蓄水水箱將建筑基坑施工降水集中存放,經過初步沉淀處理或簡單沙慮處理。處理后的地下水水體水質經檢測達到城市雜用水水質要求時,通過管道將水引入到生活區、加工場、施工區,用于消防、現場降塵、車輛沖洗、場區綠化、廁所沖洗、建筑施工(包括結構施工中的混凝土養護、混凝土試塊養護、砌筑抹灰、裝飾裝修施工)等。
4 結語
建筑工程中施工現場回收的建筑物基坑降水資源,加以正確處理,水質清晰合格,完全可以在施工現場廣泛應用,從而代替以往慣用的市政水源。如果全部將基坑降水進行回收和利用,算下來竟然能節約上億元的水費,同時節約了大量的市政自來水用水,緩解自來水的供給緊張局面,且有效保護了環境,社會效益相當可觀。充分利用基坑降水,利用廢水的同時節約了大量的寶貴的飲用水資源,符合國家環保和節水政策和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綠色施工的環保理念。在水資源日益嚴重匱乏的今天,工程降水的綜合利用,既節約了大量寶貴的公共用水,又降低了施工成本,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黃忠臣,唐昕迎.建筑施工工地水資源的綜合利用[J].建設科技, 2007(07):80-81.
[2] 李福花.建筑施工工地水資源的綜合利用[J].財經界,2014(29):128.
[3] 耿長威,劉鵬.建筑基坑降水工程地下水回收再利用技術淺談[[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09):59.
作者簡介:秦紹峰(1994- ),男,湖北武漢人,湖北工程學院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